2020年04月07日16:50 來源:湖北日報
漢陽區龍燈里小區下沉黨員和志愿者為出入居民掃碼、測量體溫。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朱惠 攝)
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將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
城門打開,連接城內城外,顯示武漢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變化,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
可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提高警惕。4月2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知,要求建立疫情防控長效機制、持續做好小區封控管理。
目前,武漢的社區工作者們仍堅守防控崗位,一刻也沒有松勁。4月6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兵分三路進行現場探訪。
青山青和居社區——
加大力度發動群防群控
青山區青和居社區是武漢市最大的公租房社區。這里常住人口8000多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多,前期疫情防控壓力大。
經兩個多月持續努力,3月20日,青和居入列“無疫情社區”名單。
4月6日上午,記者來到青和居,發現社區兩個小區仍舊各保留一個進出通道,19棟居民樓每棟都確保兩名志愿者值守,防控力度不減。
但與一周前相比,進出小區的居民明顯增多,周邊商店有序復工復市加速,城市復蘇跡象越來越明顯。
80后桂小妹,是青和居社區黨總支書記。4月4日,吃睡在社區堅持抗疫74天后,她第一次回了趟家。
“期待武漢‘解封’很久了!”在桂小妹看來,兩個多月前,武漢“生病了”,封城是疫情防控需要。
農歷臘月廿八,桂小妹回家簡單收拾洗漱等必備用品,把上初一的女兒送到母親家,自此后每天吃睡在社區,一心撲到疫情防控中。
在她的帶動下,社區5名群干相繼住進社區,“零距離”服務居民。2月中下旬以后,社區嚴格封閉管理到樓棟,桂小妹帶著網格員,與下沉黨員干部、志愿者日夜奮戰,確保居民特別是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物資供應。
“出城通道管控解除,居民防控思想可能放松,進出小區的人流加大,聚集性感染風險有可能增加。”桂小妹說,疫情防控還只是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形勢依然很嚴峻。對基層社區工作者來說,防控責任更重。
據介紹,在青和居社區,下沉黨員、志愿者也正有序撤離回到各自工作崗位。為應對社區防控力量不足,青和居正加大力度發動群防群控,將招募更多的老年黨員、志愿者加入到后續的常態化防控工作中。
武昌寧松社區——
居民們凝聚成了“一家人”
4月6日10時20分,記者在武昌區松濤苑小區北一門看到,9名保安分工協作,有的手持測溫儀對進出人員測溫,有的拿二維碼讓居民掃碼,有的正在對進出人員進行登記。
寧松社區書記張艷介紹,松濤苑小區共有2400多戶,超過7000名居民,小區原有6個門,2月10日起,只留一門進出。此前,人員登記是由下沉黨員負責,隨著武漢解封后下沉黨員有序撤離復工,這部分工作將逐漸交給物業保安。
記者在登記桌上看到有近10本名冊,每個出入人員都有詳細記錄。保安龔松濤介紹,名冊分為兩大類——常住居民登記冊和臨時進出登記冊。因上班等原因需要進出的人員,會在常住名冊上登記。對于臨時進出的,則在另一本登記冊上記錄,大多數是住院、看病。
張艷表示,雖然武漢即將解除離漢通道管控,但社區封控不能放松。3月19日,寧松社區成為無疫情社區,目前社區實施每天1戶1人可以外出購物、買藥1次,時間控制在2個小時以內。
“現在社區封控的工作量并沒有減少,但由于有細致的工作流程,效率更高了。”張艷介紹,寧松社區有5個小區、5300多戶超過1.5萬居民。從1月23日開始,社區工作人員20人全員在崗。最忙的那些天,她每天只能睡一到兩個小時。
由于多次接觸確診患者,2月初張艷從家里搬出,住進了附近酒店。2月8日,首批下沉社區黨員到來,最多時社區有近百名下沉黨員幫忙。有了足夠的人手,張艷將整個社區防疫工作流程逐一細化、落實到人,社區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張艷說,疫情期間感受最深的,就是社區的凝聚力,“平常可能一些社區鄰里都不認識,這次疫情讓大家凝聚成了一家人”。
“我準備4月8日搬回自己家住。”時隔兩個多月,終于要回家了,張艷表示,將繼續做好社區封控工作,直到取得戰“疫”的最后勝利。
漢陽龍燈社區——
已做好成立居民志愿者團隊預案
4月6日下午2時許,在漢陽區龍燈里小區門口,一輛送貨車正在給居民送菜,不時有居民憑健康碼掃碼、測溫后出入。
“龍燈里是一個老舊小區,共有居民480戶541人,約六成居民是老年人。”漢陽區龍燈社區書記陳鈴介紹,2月17日,小區實行全封閉管理,由于沒有物業,小區封控、排查、保供等工作,均由3名社區工作人員、6名下沉黨員和3名志愿者共同完成,目前小區為無疫情小區。
記者現場發現,小區僅留了緊臨龍燈路的唯一出入口,其余7個出入口均被封閉,小區四面設置100余米長的藍色鐵質擋板,將小區合圍起來。
“您好,請掃健康碼,并測量體溫。”“您要出小區到對面超市買菜,需要先辦理一張今天的居民采購通行證。”在出入口卡口,“80后”下沉黨員李銀正在忙碌著。
“我們仍不能放松警惕。”李銀介紹,他2月9日以來一直堅守在小區出入口,沒有休息一天。
“解封后,我們兩口子還會一直堅守,直至武漢完全‘康復’。”小區居民莫昭瓊和丈夫都是月湖小紅帽志愿者服務隊成員,從小區封閉管理首日開始,夫妻倆每天下午5點半到晚上8點在大門口值守,從未間斷一天。
“居民少出門,我們多服務。”陳鈴介紹,目前社區已準備了招募志愿者、成立居民志愿者團隊等預案,“一刻不松勁,持續筑牢小區防控大堤”。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朱惠 夏中華 王哲)
商圈防控不放松
4月6日,武漢市江漢路步行街,工作人員在門口設立檢測點,對進出人員測量體溫并消毒。(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蔡俊 攝)
醫護人員的心愿——
讓更多的患者能看上病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余瑾毅
守護生命,職責所在。疫情期間,武漢一線的醫護人員承受著異常的壓力,負重前行。眼下,武漢的春花重新綻放,熱干面又在街巷飄香,醫護人員的使命仍在肩頭,他們拼盡全力,為了光明的未來繼續奔跑,守護這座城市的健康。
生的希望不可阻擋
4月6日,同濟醫院產科副主任烏劍利一早趕往醫院門診時發現,醫院門口開始堵車了。曾經很厭煩堵車的烏劍利,這次卻感到“久違的親切”。
街頭車流不斷,醫院旁邊部分商鋪已經營業,門診患者逐漸增多,烏劍利看著這一切說:“寂靜無聲,不是武漢該有的樣子。熱鬧,才是大武漢。”
當天上午,烏劍利在門診接診了15位孕產婦。“為避免人員聚集引起交叉感染,現在仍實行預約就診,醫院門診都全面恢復了。”他說。
烏劍利是遼寧人,同濟醫學院畢業后留在武漢工作,他早將武漢當作第二故鄉。疫情發生前,他剛剛結束一年半的援疆任務,放棄了休假堅守一線。“感受到武漢身處危機,我要與她共進退”。60多天來,烏劍利為10多位確診或疑似新冠肺炎孕婦完成剖宮產手術。眼下,他還在為5位隔離的待產新冠肺炎孕婦保駕護航。
前段時間,武漢寂靜空曠,每當烏劍利在產房聽到嬰兒的啼哭時,都會感嘆“這是這個時候最美好的聲音”。離漢通道解除管控在即,烏劍利反復說:“生的希望不可阻擋”。
冬去春來,烏劍利笑言“在隔離病房和手術室里錯過了整個春天”,他期待重新走進武漢這座城市的懷抱,“最想去東湖,看看春意盎然;也想去江邊,看璀璨夜景。我想念她的每一面。”
這是一場心靈洗禮
4月6日,談到武漢即將解除離漢通道管控,協和醫院心外科護士長王晶說,她最大的期待是:“解除后,更多病人能看上病。”
1月27日起,王晶被派往武漢市紅會醫院隔離病房支援了三個星期。經過隔離觀察,3月初,離家2個月的她終于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緊緊地擁抱10歲的兒子。在家陪伴兒子做作業、繪畫,為他講解新冠肺炎的科普知識,這些平淡的日常生活如今在王晶看來十分珍貴。“雖然生活還有不便,但能回家陪伴家人,對我而言,小家已經‘解封’,武漢這個‘大家’也需要恢復正軌。”
王晶負責心外科先天性心臟病患者護理,疫情期間,該科手術量銳減。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最近病人開始多了起來。王晶說,協和平日就有很多外地患者,隨著管控解除,科室很快會忙起來,但再忙也高興,因為一切在恢復正常,病人將得到及時救治。
王晶是地道的武漢人,在漢口和武昌兩地生活,對武漢的角角落落都有著深厚的感情:“武漢人直率,疫情期間大家齊心協力,經歷了生死,就像接受了一場心靈洗禮,我們會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情況正在好轉,王晶2個月前的心愿也要實現了:“我想再回到紅會醫院,在那里支援時,我得到了兩位護士長的大力幫助,可惜都沒見過她們‘真面目’,我想見見她們。”
基層黨員干部——
“盡己所能奉獻力量,再苦也值得”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哲
陳誠是一名90后黨員,博士,在長江新城管委會綜合一處工作才一年多。1月30日,他主動請戰加入到諶家磯街道防疫工作。2月3日至今,他下沉到洪山區和平街麗華苑社區。
“起初,心里的確有一點擔心,尤其是當時老婆還懷著小孩。但自己作為一名90后的年輕黨員,覺得確確實實應該去做點什么。”陳誠表示。
社區一線的工作辛苦繁雜,“四類”人員排查、巡邏值守、送菜、聯系物資發放……從大雪紛飛忙到春暖花開,陳誠說,在社區防控一線工作的兩個多月,忙碌而充實。
對陳誠個人而言,雖然是博士畢業,但以前接觸基層并不多,通過一個多月的下沉社區,他加深了與居民群眾的血肉感情。現在,看到疫情形勢逐漸好轉,社區居民狀態也越來越好,心里覺得自己的工作充滿了意義,“再辛苦也是值得”。
武漢市計量所熱能室負責人韓礎,也和陳誠一樣有著共同的深刻感受。
4月6日,市計量所大樓二樓的熱能實驗室里,韓礎正對一批手持式紅外測溫儀進行檢定。他介紹,武漢市計量所是全市唯一具有國家資質的測溫檢定機構,疫情期間,該所組成計量所溫度計量突擊分隊,為全市交通樞紐的人員手持測溫設備提供檢定保障服務。
1月22日至今,突擊分隊免費服務了天河機場、3家火車站、3家汽車站、80個地鐵站及59家復工復產單位和企業。疫情期間,武漢市計量所設置24小時值守機制,電話隨時暢通,隨時解決問詢者的技術解答、計量服務預約和接待,保證計量工作不因為疫情而中斷,不因為困難而退縮。
“全國一盤棋,大家團結一致,才有現在來之不易的局面。”韓礎說,作為計量工作者,能在國家危難的時刻貢獻自己的力量,感覺非常光榮,一定會繼續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志愿者代表——
“將志愿服務精神傳遞下去”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夏中華 王哲
4月6日9時,武漢青山工人村康復驛站,90后志愿者華雨辰早早來到這里,為當日中午和晚上的播音做準備。
3月9日青山方艙醫院休艙后,她立即轉戰到“康復驛站”,一來就是20多天。
事實上,作為一名小學音樂教師,當播音員還只是華雨辰眾多志愿服務中的一項。此前,她還做過接送醫護人員的“司機”,收費站“測溫員”、隔離點“搬運工”等,堪稱“武漢戰疫全能志愿者”。
“武漢即將解除離漢通道管控,很期待也很激動。”華雨辰說,作為眾多志愿者中的一員,自己不僅見證武漢從按住暫停到恢復重啟的全過程,還有幸參與到這場大戰中,覺得很驕傲。期待武漢能早日恢復生機,重現往日活力。
華雨辰表示,解除離漢通道只是說明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下一步,除了繼續做好康復驛站播音工作,她會根據需要積極參與各項其他志愿服務。此外,待復學返崗后,她還會將志愿服務精神傳遞給下一代,在學生中弘揚更多正能量。
4月6日一早,70后汪洋駕車將武漢市九醫院一名醫生送去上班。當日下午,他又按時來到青山北湖收費站,開展解封前的測溫服務。
這是汪洋參與戰“疫”志愿服務的第74天。他稱,在這些天里,自己收獲了很多感動。至今還清楚記得,大年初六早上,汶川6臺運送捐贈物資的車輛就是從北湖收費站進入武漢的。那一刻,他第一次淚目,和同在現場的交警紛紛敬禮致敬。
“守護我們這座城市的不光是我們自己,還有全國各地同胞。相信有全國人民的支持,解封后的武漢一定會加速好起來。”汪洋表示,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即便返崗復工,自己也會在工作之余投身到社區防控服務中去,繼續貢獻自己一份力。
今年33歲的衛婧,2011年畢業于湖北中醫藥大學。從除夕那天開始,她與朋友們投入到醫療物資保障志愿服務中,線上聯系了湖北省內的280多家醫院,把愛心企業、愛心組織的捐贈,一一對接到各家醫院。衛婧說,持續50多天的志愿者工作中,她內心充盈著感動——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而那些危難之中前來支援的各省市醫療隊,以及每一個捐贈企業和組織,還有許多素不相識的志愿者伙伴們,都令人難忘而感動。
“阻擊疫情,很多人在持續不斷地拼搏、付出,這是愛的力量,更是我們這座城市面對艱難險阻迎難而上、團結向前、不放棄的力量。”衛婧說,被按了“暫停鍵”的武漢,兩個多月以后終于要重啟了。“這一場疫情之后,我們每個人都要更加懂得保護自己和家人,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和擁有的一切。”
滯留在漢外地人員——
“感謝武漢對外鄉人的照顧”
4月6日,漢陽區滯漢人員集中安置點,荊門小伙符文冰在清理行李物品。(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溪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朱惠 通訊員 劉晶晶 朱勝妮
4月6日10時30分,在武漢市漢陽區滯留在漢外地人員集中安置點,29名滯漢人員正在收拾行李,準備在8日、9日兩天出城返鄉。
50歲的王榮秀是四川人,在廣州一家化妝品公司打工,1月23日,她從廣州乘坐火車到達武漢,“那天武漢封城了,我回不了四川,就在武漢的朋友那里住了一段時間,后被安排入住安置點。”
“我回廣州上班的車票已經買好了。”王榮秀打開手機上購票成功的信息給記者看,4月8日零時50分,她將乘坐K字頭火車從武昌站出發前往廣州。
“王榮秀是安置點最早乘車離漢的人員,我們已經為她安排好車輛,當天晚上送她去火車站。”該安置點工作人員劉菲介紹,3月1日安置點正式運行以來,累計安置滯漢人員287名,目前仍有107人在安置點,均有街道社區出具的健康證明、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健康碼綠碼,其中近七成人員已買到離漢離鄂火車票和飛機票。
6日上午11時,在安置點A4-135房間,湖北荊門人符文冰在整理行李。他年前在蘇州旅游,路過武漢時被滯留,無法返回荊門。
符文冰已在網上購買了一張4月8日從漢口駛往京山的火車票。“很感謝武漢在這么艱難的時候,還把我們外鄉人照顧得這么好”,今年6月即將大學畢業的符文冰說,“非常喜歡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希望有機會可以來武漢工作和發展。”
5月25日,是90后醫學女研究生小甜(化名)再也不愿記起的日子,當天發生的一場意外,讓她至今仍無法動彈,胸部以下均沒有知覺。
他們中,有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今年的兩會上,有一句話被反復提及,那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人民至上”。
這兩天,國內諸多主流媒體為一個醫生的名字刷屏——劉智明。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欄目在2月21日刊發6分鐘專題報道《醫魂猶在矢志明:追憶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記錄了一個片段。
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截至2月18日,已有1870人因為新冠肺炎不幸離世。據國家衛健委數據,截至2月18日,已有1870人因為新冠肺炎不幸離世。2月17日晚,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發文緬懷因感染肺炎去世的湖北電影制片廠導演常凱,“疫情之下生命如此脆弱,傷感的消息讓我們深感痛心。
據湖北衛健委網站消息,武漢市武昌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智明同志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不幸感染,經全力救治無效,于2月18日不幸殉職,終年51歲。武漢市衛生健康委表示,武漢市疫情防控工作正處于攻堅時刻,希望全市廣大醫務工作者團結一致,迎難而上,英勇奮戰,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1月26日下午15:30分,中國十七冶醫院接到馬鞍山市衛計委緊急通知:安徽省要組派支援湖北醫療隊,需要重癥醫學護士參加醫療救助。1月27日下午2時30分,王靜隨同馬鞍山市首批援助湖北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4名醫護人員前往合肥,與安徽省其他186名醫護人員會合后連夜奔赴武漢。
郭啟愛為村民看病 郭衛17歲讀完初中便跟著父親郭啟愛學醫,19歲進入村衛生所工作。郭衛與80多歲的母親馬洪益在一起,馬洪益也曾在村里擔任婦幼醫生,接生過100多個嬰兒 郭家壩村也是郭衛老家所在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