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5日21:19 來源:央視新聞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做出了巨大犧牲的武漢,終于在50多天后開始恢復生機——交通陸續恢復運行了,很多商鋪也恢復營業了。
老計本名吳輝,是武漢的一名外賣騎手。因疫情期間在微博上記錄自己的工作點滴,引起了網友的關注,他被網友親切地稱為“老計”。
老計用微博記錄“陀螺”式工作
1月23日,武漢實施城市管控,老計沒有離開,而是堅守崗位,用自己的力量默默守護這座他曾就讀四年的城市——穿梭在大街小巷,為社區居民送餐、跑腿買藥、買菜,甚至多次前往醫院給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送餐。
△老計為社區居民買藥。
1月25日,新年第一單,送去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第二單,老計把外賣送到武昌醫院,然后是第三單、第四單......那些天,老計接了太多送往醫院的訂單。
△老計在微博上簡單記錄著工作的點滴。
老計用微博記錄著自己熟悉又陌生的武漢,也不斷給自己打氣。后來,很多人看了他的微博,加了他的微信,把他當成了可以求助的人。這讓老計與客戶之間的溝通,不僅限于取貨送貨。
從“外賣小哥”到“可以求助的人”
△熱心網友留言鼓勵小青
這位女生叫小青,她說,老計的熱心幫助和網友的鼓勵,讓她感到特別溫暖。
作為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者,老計被邀請參加了國新辦在武漢舉行的記者見面會。之后,不斷有人通過微博私信給老計轉錢,希望通過他幫助那些堅守在武漢抗疫一線的人們。
但老計一直在婉言拒絕這些捐款。
外賣員老計:起初,我是幫醫護人員買水果和零食,后來在社交賬號上提到了環衛工人,網友們就打錢給我,讓我給環衛工買水果……我一開始覺得好像意義不太大,因為解決不了什么大問題,后來覺得其實它表達了很多人的心意。網友們想表達他們對武漢工作人員的關懷。另外,這些在前線工作的人得到了這種關懷,他們通過這件事本身知道他們并不孤單,而是很多人在支持他們。
雖然不斷婉拒,老計最終還是收到了各地網友大約1.6萬元的愛心款,其中,給貴州援鄂的醫療團隊、一線醫護人員和身在一線的環衛工人們依次購買水果和零食用去了大半,剩下的4000多元善款,老計最終在4月1日直接以現金的形式轉交給了9名默默工作在抗疫一線的環衛工人。
△老計把剩下的4000多元發給了9名環衛工人(老計的微博截圖)
4月3日,老計將自己這次使用善款的明細公布在了微博上,“有始有終”這是他信奉的“道”。
老計說:“網友給我的這個錢,這個錢不是給我的,是給我用的,那么我一定要把它盡可能地用到該用的地方去。”
在疫情初期,老計的微博每天收到最多的是各種各樣的求助,現在,幾乎不再有求助信息,取而代之的是對他的問候、關心和點贊,微博對于老計也不再只是一個社交媒介。
外賣員老計:從恐慌害怕到不恐慌、不害怕,很多的力量是來自微博上的一些網友們。微博可能是我的一個力量源泉,但是最終促使我真正發生轉變的是活生生的人,是生活中的、看得到的、摸得著的那些人。
老計:現在他們不需要我了,我覺得挺好的
接到的訂單就像晴雨表,反映著市民生活的需求。老計說,武漢“封城”的時候,每天爆單,而隨著疫情好轉,武漢逐步解封,自己也不再那么繁忙了,經常會閑下來等訂單。雖然訂單少了,但是老計心里卻很開心,因為一切都在慢慢恢復正常。
△老計閑下來等訂單
外賣員老計:現在很多商店也都開了,超市他們也可以進了,都可以自己去買了,所以就不需要我了。我覺得這樣挺好,慢慢恢復正常。
城市在慢慢恢復常態,老計的工作節奏也越來越從容。
外賣員 老計:恐慌基本已經沒有了,營業的商家越來越多,街上的人越來越多,這所有的東西都預示著已經勝利在望了。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湖北武漢的市內公共交通正逐步恢復。
從3月25日起,武漢市內的117條公交線路恢復了運行。
3月28日,武漢市地鐵有6條線路恢復運營。
3月30日是武漢商圈恢復營業首日。
截至4月1日,武漢公交集團原有的512條線路中已恢復運營180條。截至4月2日,武漢市地鐵已恢復運營的6條線路日均客運量達23.44萬人次。
更多新聞
監制/唐怡 陸毅制片人/鄭弘
編導/方興 郭潔 何方
策劃/張慶
編輯/尹惠仙 秦靜
素材來源/《新聞調查》欄目
央視新聞
我們的武漢,回來了!↓↓↓
他們是武漢市硚口區委常委、區公安分局黨委書記、局長張曉紅,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南四病區主任余亭,中日友好醫院援鄂醫療隊護理組組長趙培玉,外賣騎手吳輝,武漢市青山區鋼花小學音樂教師華雨辰。
900萬武漢人大多數都在家中躲避病毒時,仍然在城市中奔跑的外賣騎手成了能看見外面世界的人,騎手老計用微博記錄了他看到、聽到、和想到的。外賣騎手 老計: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信心,這個城市雖然封鎖了,他們一開始以為這個城市的交通沒了、電影院沒了、唱K沒了、吃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