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5日20:1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天津4月4日電 題:“沒有哪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哪個春天不會到來”——天津外企快馬加鞭推進復工復產一線觀察
新華社記者毛振華、王井懷
走進位于天津開發區的一汽豐田生產基地,卡羅拉生產線上,機械手臂上下揮舞,物料運送有序自如,工廠內繁忙景象與往常無異。
大疫當前,唯有眾志成城,才能共克時艱。天津是我國外商在華投資的重要聚集地,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外資企業加快發展的腳步沒有停滯。與抗擊疫情同步,外企在復工復產的另一條戰線上打響攻堅戰,傳遞出扎根沃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中國信心”。
抗疫不誤復工時
工人在位于天津開發區的一汽豐田生產基地進行生產作業(2月18日攝)。 新華社發
“一汽豐田全國487家一級供應商全部復工,天津基地產能恢復達102%,每天下線車輛2000臺。”說起復工復產,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陳黎明底氣十足。
從2月17日至今,一汽豐田正式復工復產已有一個半月。在這段特殊的時期,陳黎明帶領員工馬不停蹄,一手抓防疫健康,成立物資保障、工作準備等10個工作組,齊頭并進保安全;一手抓生產建設,重點瞄準汽車產業上下游關聯度強的特點,推進產業協同復產。
得益于思慮周全,一汽豐田復工復產穩中提速。不但年產能擴充至22萬輛的建設計劃按部就班,而且有更多新能源車型蓄勢待發。
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的還有一汽-大眾華北基地,春節前后是該公司新車型下線的關鍵籌備階段。然而,模具供應商不能按計劃到場,焊裝車間外方調試人員提前回國……疫情影響下“黑天鵝”接踵而至。
外控風險,內強優勢。3月6日,一汽-大眾歷時3年籌備的首款插電式混動SUV車型在華北基地下線,一汽-大眾天津分公司總經理王國富心頭的陰霾一掃而空。
現如今,一汽-大眾華北基地已恢復至一天單班滿產600臺的產能。除湖北外,華北基地全國282家供應商全部復工。王國富說:“我們有信心在完成全年30萬輛的基礎上,做到產量只增不減。”
暖心政策正當時
施耐德梅蘭日蘭低壓(天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的電視正播放防護知識(2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相距一汽豐田不到3公里遠,施耐德梅蘭日蘭低壓(天津)有限公司也早已馬力全開。全自動化生產線上,微型斷路器源源不斷下線,從這里走進千家萬戶。
“施耐德電氣在中國有兩家工廠生產高端微型斷路器,除天津工廠外,另一家在武漢。在過去一段時間,天津工廠承擔了不小的訂單交付壓力。”總經理鄭智淞說,工廠能這么快恢復正常產能,與當地政府部門不遺余力協調努力密不可分。
工人在施耐德梅蘭日蘭低壓(天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作(2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在工廠二樓會議室,身穿紅馬甲的天津開發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孫洪雨正對照手里的表格,逐項詢問施耐德有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孫洪雨說,天津開發區將轄區劃分為32個網格,每個網格內有專人一對一幫扶,精準推動復工復產。一個多月下來,他負責的網格里80多家規上企業基本都實現復工復產。
在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作人員查看設備運行情況(2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疫情防控責任重,慢性病患者的用藥也耽擱不得。劉麗是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的一名胰島素包裝操作協調員,她肩負著所在班組的人員調配任務。“疫情期間不但沒有中斷交付,前幾天更是創下單日產量歷史新高。”劉麗說。
“在天津市各級政府的幫助下,我們做好了準備。”諾和諾德全球公司副總裁尼爾森給中國“點贊”,“對諾和諾德在中國和天津的發展,我們充滿信心。”
工人在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作(2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化危為機天地寬
開山拓土,化危為機。外企在疫情中積極籌謀,扎根中國之路越走越寬。
隨著道閘緩緩抬起,“蘇新號”貨車駛出空客位于天津的工廠。這輛貨車運載著空客零部件,從天津出發一路向西,最終抵達德國。自此,卡車陸運成為繼航空、船舶、鐵路之后,天津與歐洲之間的“第四物流通道”。
疫情全球肆虐,傳統的空運、海運通道遭遇腸梗阻。在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支持下,多家物流企業聯手,為空客復工復產打開新通道。負責物流運送的負責人戴道斌說,“蘇新號”中途只換一次車,就可直達客戶的德國廠房,全程只需14天。
在實現與大眾汽車自動變速器(天津)有限公司同步復工后,施洛特汽車零部件(天津)有限公司采取管理層支援一線生產和工程師遠程協助兩種方式,積極幫助上海的采埃孚工廠提前復工。在具備生產條件的第一時間,又加緊開啟寶馬零部件生產線。施洛特在中國的發展壯大之路越走越寬。
在復工復產這場無聲的戰斗中,天津政府部門與外資企業全力以赴,在平穩中漸入佳境。在陳黎明看來,“沒有哪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哪個春天不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