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5日10:12 來源:人民日報
為全球抗疫提供堅實科技支撐(患難見真情 共同抗疫情)
——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開展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和對外合作
核酸檢測是確診新冠肺炎的主要檢測手段。圖為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服務機構之一、武漢金域醫學公司核酸檢測實驗室檢測人員在處理樣本。新華社記者 程 敏攝
河南省夏邑于氏中醫院積極推進中醫藥參與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配制中藥湯劑供抗疫人員使用。苗育才攝(影像中國)
在疫情防控科研攻關中,中國科技界與各國同行攜手,加強在溯源、藥物、疫苗、檢測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共享科研數據和信息,共同研究提出應對策略,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撐,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贊譽。
行動——
高度負責任
在藥物篩選研發方面,中國向世界公開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及藥物篩選結果,法匹拉韋、恢復期血漿、中藥等重點藥物已向發生疫情的相關國家提供。
“中國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了疫情,并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英國知名醫學刊物《柳葉刀》刊文稱,中國科學家在應對和防控本國疫情過程中所做的不懈努力,為其他國家爭取了寶貴時間,也為國際科學界共同應對疫情提供了有益經驗,為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提供堅實科技支撐。
“中國科研機構在病毒學方面所作的研究令人印象深刻。此外,中國還對現有注冊藥物在抑制病毒活性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中國科學家的工作為疫苗研發奠定了基礎。”俄羅斯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基因工程實驗室主任帕維爾·沃爾奇科夫認為,中國的生物科學和醫學工作者在抗擊疫情中表現出了高度的專業水平。中國政府所采取的果斷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值得他國借鑒。
日本醫療治理研究所理事長上昌宏積極評價中國與多國專家和制藥公司合作開發治療新冠肺炎的相關藥物和疫苗,認為科學數據和信息共享是國際合作的前提和基礎,中國負責任的做法有助于全球醫學發展和進步。
公開——
共享與交流
中國科技界緊急搭建“全球冠狀病毒組學數據共享與分析系統”“2019新型冠狀病毒資源庫”兩個平臺,后者已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訪客提供數據服務,下載文件超過400萬份。在疫情發生后搭建的“防控新冠肺炎科研成果共享交流平臺”上,目前約有100種期刊上線,論文和報告超過700篇。
同期,在《柳葉刀》《新英格蘭雜志》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中國科學家發表了50多篇論文,供全球同行交流。
知名學術期刊《科學》日前刊文稱,中國和德國科研團隊正聯手解析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晶體結構,這將有助于推動抑制劑的研發。前不久,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和英國國家科研與創新署發布聯合聲明,表示將動員、協調和整合資金,共同支持兩國科學界為疫情防治提供科技保障和決策建議。
“在疫情防控科研攻關中,中國科學家與國際同行保持交流合作,深入溝通,并與各國及時共享科學數據、技術成果和防控策略。”沃爾奇科夫強調,新冠肺炎疫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依靠全球科技界的共同努力,集中全人類的智慧,同時我們取得的成果也應共享”。
巴西中醫學院院長海金斯說:“中國科研人員第一時間分離鑒定出病毒毒株,并與全世界分享,充分展現出了中國的科研實力。”海金斯認為,中國科學界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圍繞著有效藥物研發和臨床救治做了大量工作,并形成了一套相對完整的方案。這將為其他國家抗擊疫情提供重要支持。
泰國衛生部傳染病控制廳傳染病學專家蓬叻德表示,中國高度重視疫情防控的科研全球合作,第一時間向全球分享了病毒全基因組序列,并與多個國家、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等技術文件,提高了其他國家應對疫情的能力和速度。“中國向其他國家提供醫療物資支持,并在藥物、疫苗、檢測試劑等方面開展科研合作,共享科研成果,為全球抗擊疫情作出重要貢獻。在診治過程中,中國一系列高技術手段在病毒溯源、藥物研發、疫苗研制、重癥救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蓬叻德說。
創新——
新技術超贊
美國媒體近日突出報道了中國科技公司以多種形式深度參與抗擊疫情的事例,援引休斯敦大學機器人研究專家歐馬里的話說:“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追溯疫情傳播信息、確定危險程度,并找出限制疫情傳播的辦法。”
泰中商會副主席派奇表示:“抗擊疫情過程中,中國科技應用令人印象深刻。”派奇認為,中國在多個地區推行遠程檢測病毒并開展治療的高科技診斷系統,這些自動診斷系統運用了人工智能技術,病毒檢測準確率高達96%。他還列舉了諸如能夠24小時熬制草藥的機器人、無人機運送急需醫療物資等諸多高新科技手段,認為這些創新產品的應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也降低了人員被感染的風險。
多米尼加技術專家希德克爾·莫里森近日制作了視頻短片,點贊中國使用現代科技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在醫院,機器人可以代替護士為病人送藥品或食品,以此減少醫患之間的直接接觸。在社區,無人機和機器人不僅用來消毒,還可以提醒居民回家隔離并采取防護措施。機器人被用來檢查電網、維護電路和電信設備等,這樣就減少了工人被感染的風險。”莫里森在短片中說。
(人民日報北京、莫斯科、東京、里約熱內盧、曼谷4月4日電 記者李鋒、殷新宇、劉軍國、張遠南、李曉驍、孫廣勇)
難忘安徽,一聲“行動起來,到一線去,筑起抗擊疫情的堅固防線”動員令,安徽衛健系統45萬干部職工立刻進入戰時狀態,全員在崗。難忘安徽,抗疫與生產“兩手抓、兩不誤”,以更有力舉措投入“兩個戰場”作戰,為抗擊疫情、穩定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12月8日0時至6時,四川省成都市新增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2月7日,勐[měng]臘發布官方微信消息,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發布通知,勐臘縣所有歌舞娛樂場所、網吧、電影院等全部關停。
——要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來抓,分秒必爭、不留死角堵住防疫漏洞,盡快把疫情控在萌芽、禁在局部。——要落實院感防控,加強和規范定點醫院的管理,提高定點醫療機構防護等級,嚴格落實日常院感防控規章制度措施,堅決避免發生院感事件,堅決守住醫院安全防線。
12月7日白天,成都市郫都區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打破了成都自今年3月以來無本地確診病例的態勢,進一步凸顯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復雜性、嚴峻性和防控任務的艱巨性,敲響了疫情防控警鐘。
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7日在山東曲阜舉行。中央網信辦會同相關部門權威指導,中央重點新聞網站、行業性及區域性辟謠平臺形成合力,澄清謬誤、解疑釋惑,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積極貢獻。
“疫情阻擋不了中外文化思想交流的腳步,也阻擋不了我們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的善意聚合。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新興的短視頻形式成為中國文化揚帆出海的輕騎兵。
12月6日,記者從鄭州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12月5日,鄭州市按照“每車、每類、每批”必檢的管控要求,在對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時,發現中牟縣萬邦市場一批原產地為俄羅斯的冷凍雞整翅內包裝樣本呈陽性。
12月7日,四川成都郫都區新增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省、市、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21支流調、檢測和消殺專業隊伍,全面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核酸檢測、環境消殺和現場管控等措施。下一步,將繼續做好相關人員流行病學調查溯源和核酸檢測工作,嚴格落實屬地防控責任,做好閉環管理和各項防疫工作。
12月7日,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在山東曲阜舉行。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臺在大會發布了“2020年度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辟謠榜”,以此倡導網絡文明,助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環境。
進口冷鏈食品進入鄭州市場的第一環節,需按照“每車每批必檢”原則落實核酸檢測工作。采購進口冷鏈食品的企業(市場開辦方)需設定專門區域作為進口冷鏈食品運輸車輛的待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