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4日11:22 來源: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廣州4月3日電 (記者鄭楊)又是一年清明時。去年人流如織、僅清明節當天就接待祭掃群眾超過20萬人次的廣東佛山市飛鵝墓園,今年是一片寧靜。因疫情防控要求,佛山全市的公墓、殯儀館在清明期間暫停了祭掃活動,代之以網絡祭掃、公墓工作人員免費代獻鮮花等服務。在佛山,通過廣東省“粵省事”民生服務微信小程序開展“云祭掃”,為先人和革命英烈書寫寄語,成為祭掃新風尚。
廣東群眾非常重視清明節日,據統計,廣東省各殯儀館、公墓等祭掃場所,每年清明節小長假3天接待祭掃人員超過1000萬人次。今年,早在清明節前半個月,廣東省就開始大力倡導綠色祭掃,并推出了多種形式的綠色文明追思服務。
“今年清明期間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更應該轉變傳統的祭掃習俗,倡導綠色、簡約、文明的祭掃方式。”廣東省民政廳副廳長方洽平介紹,為了方便因疫情影響無法到實地祭掃的群眾緬懷逝者、寄托哀思,廣東省民政部門提供了網絡祭掃、代理祭掃、公益祭掃3種形式的文明追思服務。
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指出,現在,出門佩戴口罩、垃圾分類投放、保持社交距離、推廣分餐公筷、看病網上預約等,正在悄然成為良好社會風尚。
莊稼地里墳頭密集、燒紙祭祀引發火災、大辦白事攀比成風……沿襲千年的殯葬舊習是鄉村振興工作中難啃的“硬骨頭”。而地處沂蒙山區的山東省沂水縣,通過兩年前啟動的“殯葬全免費”改革,不僅推動了群眾“逝有所安”,而且取得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移風易俗等多重效益。
11月底,中央紀委第一次在黨內專題通報并向社會公開曝光6起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問題,向全黨全社會釋放出了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強烈信號。廣大基層干部認為,通知一針見血,指出了當前我們督查考核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更釋放了重視實干實績、鼓勵擔當作為的強烈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