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3日21:08 來源:荔枝新聞
特約評論員/胡路
百姓無小事。群眾生活的一枝一葉,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深深的牽掛。3月30日,正在浙江省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安吉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了解群眾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模式運行情況。他強調:“基層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要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把黨員、干部下訪和群眾上訪結合起來,把群眾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規范起來,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切實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
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想法就不同,人與人之間難免會因此產生矛盾沖突。尤其是涉及到個人利益、家庭利益,發生糾紛產生矛盾不可避免。此時,若沒有一個“評評理”的地方、“討個說法”的平臺,個人的負面情緒就會積壓,輕則影響家庭和睦、鄰里關系,重則由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小管涌”淪為“大塌方”,動搖國家長治久安、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礎。對此,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切實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化解在基層,是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穩定前提,是各地強化基層治理的重點任務。
堅定傾聽想法,讓老百姓遇到問題“有地說”。“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踐行初心,就是要當好“致富帶頭人”,擔當作為、發展經濟,讓老百姓的錢包“鼓起來”;就是要當好“知心人”,俯下身子、傾聽民聲,讓老百姓笑容“多起來”。基層黨員干部離百姓最近,是調處矛盾糾紛的“主力軍”,要充分利用好距離優勢,增強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多走出辦公室、走進基層、走近群眾,聯通黨員、干部下訪和群眾上訪的渠道,及時傾聽老百姓的想法、訴求,耐心紓解其不滿情緒,實現雙向交流、良性互動,把“離百姓最近”變成“與老百姓最親”,讓老百姓遇到問題“有地說”。
用活調處辦法,讓老百姓遇到問題“愿意說”。老百姓遇到問題,總想“找個說法”,而這個“說法”的前提是“有地說”,關鍵是“有辦法”。如果沒有辦法,問題得不到解決,就算有地說,老百姓也不愿說。作為化解矛盾的主陣地,基層黨組織要勤思解決辦法,用活調處辦法。要對照“防患于未然”的期待,加快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讓矛盾糾紛的苗頭和隱患“無處藏身”;要對照“化解在基層”的要求,站穩公平公正的立場,堅守服務人民的初心,全方位了解矛盾糾紛的發生原因、過程和現狀,精準把握各方利益訴求,堅持疏導與教育相結合,依靠法規與依靠人民相結合,引導群眾互諒互讓、平等協商,嚴格依法依規處理,及時定分止爭。
創新方式方法,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舒心說”。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老百姓遇到的問題在不斷變化,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也要隨之變化,否則就會出現“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的尷尬局面。“楓橋經驗”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初,經過幾十年的創新發展,其內涵已經由“發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實現捕人少,治安好”,更新為“堅持黨建統領,堅持人民主體,堅持‘三治融合’,堅持‘四防并舉’,堅持共建共享”。正是有了這份創新,“楓橋經驗”才依然具備很高的時代價值和突出的實踐成效。各地要學習“楓橋經驗”,更要踐行創新理念,結合地方實際、發展需求和百姓期待,不斷創新矛盾調處的方式方法,把老百姓遇到問題有地方“找個說法”的要求落細落實。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各地要對照基層治理的新變化、新要求,勇于擔當、積極作為,多聽民聲民意、多思調處辦法、創新方式方法,讓老百姓遇到問題能有地方“找個說法”,切實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為國家長治久安、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夯實基礎。(胡路)
8月,走進德清縣莫干山,修竹茂密的青山綠水間,幾座現代民宿宅院錯落其中、相生相宜。2016年,他帶著對莫干山的向往和投資的期望來到這里,租下了一間廢棄的廠房,改建成了民宿。
2014年,蘇州市姑蘇區雙塔街道通過“老娘舅”“老法師”等在鄰里間有威信的人主持、小巷居民參與的說事議事模式調解鄰里糾紛,創建了“小巷評理”工作品牌,并在此基礎上創設“板凳會議”“大院說理”機制。
2014年,蘇州市姑蘇區雙塔街道通過“老娘舅”“老法師”等在鄰里間有威信的人主持、小巷居民參與的說事議事模式調解鄰里糾紛,創建了“小巷評理”工作品牌,并在此基礎上創設“板凳會議”“大院說理”機制。
為進一步提高轄區農村群眾交通安全意識,預防和減少交通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的發生,8月11日,鄭州交警六大隊來到定點扶貧村中牟縣官渡鎮孫莊村,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倡導群眾交通安全記心中,出行安全伴我行。
而以后,農民有了“土地經營權”,不僅不失去土地,還能得到切實的紅利,對外承包、入股分紅,實實在在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本期,《光明云說法·民法典專家談》聚焦民法典物權編中關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相關內容,邀請民法典編纂專家,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教授申衛星進行詳細解讀。
” 王淑榮說,自己當時一看到寫著老伴小名的招牌就“鬧心”,正巧遇上趙海濤在村里,就發生了“討說法”的一幕。王淑榮說:“客人都好奇為啥取這么俏皮的名字,一邊和我們‘嘮嗑兒’,一邊就把菜買了,院子里人來人往特別熱鬧。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張夢旭 環球時報記者 李司坤 劉皓然 青木 柳玉鵬】“火與怒席卷全美。美國《紐約時報》稱,弗洛伊德案所引發的民憤呈現出升級態勢,抗議活動席卷全美至少75座城市,各地的抗議活動總計有數萬人參加。
最近,美國一名非洲裔男子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活活弄死,引發美國多地大規模騷亂。在美國新冠肺炎疫情病亡人數突破十萬的背景下,這一事件如火上澆油,再次揭開了美國血淋淋的種族歧視瘡疤。
民法典物權編草案首次提出“居住權”制度,規定“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今天,《光明云說法·民法典專家談》第二期聚焦物權編草案“居住權”問題,讓我們一起來聽民法典編纂專家的解讀。
目前,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居世界之首。來自澳大利亞衛生部的疫情分析信息顯示,澳大利亞全國發現的6900多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輸入病例占比很高。根據此篇學術論文的結論,從科學的角度說,澳大利亞政府與其費心到武漢尋找“病毒源頭”,還不如在本土找,或者去美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