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2日10:09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今天(4月1日)的《一線抗疫群英譜》,我們來認識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仝小林。疫情暴發后,他第一時間奔赴前線,用精湛的醫術和忘我的投入踐行了醫者仁心。
作為國家中醫醫療救治專家組的組長,在武漢期間,仝小林每天要巡診多家醫院。每到一處,第一件事就是先到病房診治患者,問診、看舌、把脈,每個細節都不放過。在武漢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病房,71歲的患者李榮祥剛來時生命垂危,還伴有基礎病,一度治療效果并不理想。
大年三十抵達武漢時,看到各家醫院發熱門診病人非常多,仝小林果斷提出在當時全市發病率最高的武昌區開展社區中醫防控。但中醫防控,必須要有一個通治的中醫藥方。他與當地專家緊急擬定出“武漢抗疫方”,又稱1號方,通治新冠肺炎輕癥、普通型、疑似病人和居家隔離的發熱病人。隨后武漢市衛建委發文在全市推廣1號方,廣泛應用于方艙醫院和隔離點,并推廣到湖北各地。截至目前,湖北省范圍已經發放70多萬副1號方藥,5萬多病人服用了此藥。
在武漢的兩個多月,ICU、急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隔離點、方艙醫院,哪里的陣地告急,仝小林就沖到哪里。手機里2000多張患者的舌苔照片記錄了他與新冠病魔晝夜奮戰的點滴。
白天治病救人,晚上仝小林還經常開會到半夜,聽取全國中醫藥新冠肺炎治療情況匯報,將各地治療的寶貴經驗充實到全國診療方案中。他牽頭制定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醫部分,已經從第三版更新到了第七版。
中醫藥優勢在社區、隔離點疫情防控中得以彰顯——防疫關口前移 有效精準施治 4月11日,77歲的杜大爺出院整2個月。”仝小林說,中醫藥抗疫的“武昌模式”,是面對新發、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醫藥參與社區防護的一種全新思路。
從大年三十抵達武漢,仝小林已經奮戰了兩個多月,回想剛到武漢時的場景,他依然印象深刻。 中央指導組專家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家組組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 仝小林:我們當時考慮到就是整個治療要重心下沉,關口前移,把這個疾病阻止在社區。
中央指導組專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家組組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日前接受中國日報記者專訪,介紹中醫在武漢抗擊新冠疫情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仝小林退掉了飛往海南的機票,逆行來到武漢。大年初一,仝小林直奔專門收治重癥危重癥病人的武漢金銀潭醫院,然后深入發熱門診、急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隔離點、方艙醫院等地,了解疫情,研究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