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7日17:43 來源:華聲在線
治愈率99.6%是怎樣做到的
——湖南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綜述之一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歐陽煜
3月,春回大地。歷經寒冬,無數花朵已悄然在枝頭綻放。
經過全省上下近兩個月的共同努力,湖南白衣戰士交出了一份飽含心血和汗水的新冠肺炎醫療救治成績單:自1月21日我省確診首例病例,至3月14日最后1例住院確診患者出院,全省共確診病例1018例,治愈出院1014例,病亡4例,治愈率99.6%。其中,累計有150例重型、危重型患者出院。出院患者平均年齡45.5歲,其中年齡最大90歲、最小3個月,患者平均住院15.68天。
據了解,湖南是全國第9個在院確診病例為零的省(區、市),也是首個累計確診病例在1000例以上清零的省(區、市)。
3月26日,記者采訪有關專家,探尋患者治愈背后的故事,以期找到醫療救治“湖南經驗”,未來更好地為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高效的指揮體系,有力的物資保障
“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講話強調,要把醫療救治工作擺在第一位,盡最大努力救治患者,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1月23日,湖南省在全國率先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
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醫療救治工作,省委書記杜家毫,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靠前指揮,深入醫院聽取醫療救治工作情況匯報,慰問一線醫護人員,多次召開醫療專家座談會和專題調度會。
疫情即軍令,責任重如山。
湖南省應對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貼近一線,迅速建立涵蓋各級定點醫院和省市兩級專家組在內的全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工作指揮體系。通過扁平化調度,暢通信息,高效指揮。
醫護變身戰士,醫用防護物資是盔甲、彈藥。在病毒最肆虐的地方,救治組千方百計給抗疫戰士最好的保護、最有力的保障。
“在最緊缺的時候,我們統籌了全省所有醫療機構的防護服和口罩,甚至從畜牧部門收集防護物資,及時保障了救治需要。”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龍開超介紹,疫情發生以來,省紅十字會統籌協調,全省累計收到海內外捐贈的296批次、486萬件(個)防護用品,成為救治保障工作的有力補充;省級累計采購各類醫療物資1.08億元,向醫療機構發放防護服、口罩1332萬套(個),并為定點醫院配備了人工肺等急需醫療設備,滿足了臨床救治需求。
救治關口前移,“四個集中”全力救治
疫情如戰場,將優勢兵力聚焦主戰場。
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是全國提出的抗疫工作原則和要求,也是我省在歷次救治工作中積累的行之有效的經驗。
早在1月17日,我省就明確了省、市、縣三級定點醫院116家,將患者收治在定點醫院。隨著疫情的發展,所有確診患者轉至省、市兩級定點醫院,定點醫院由116家縮減至17家。各市州集中轄區最優秀團隊、最先進設備、最全面保障,全力救治患者,提升救治效果。
從湘雅醫院等各大醫院抽調228名專家,組成兩個梯隊省級專家組,全面進駐14個市州定點醫院,現場指導參與救治。第一梯隊主要指導重型、危重型患者救治,盡最大努力降低病死率,推動“重轉輕”;第二梯隊主要負責對所有在院患者進行每日病情評估并指導非重癥患者救治,讓患者早日治愈出院,減少“輕轉重”。駐點專家職責明確,扎根一線、深入病房,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
救治患者,時間就是生命。
早診早治,關口前移。全省開設發熱門診1918個,執行統一的新冠肺炎篩查確診流程,規范發熱疑似病例管理,制定并印發新冠肺炎診療與轉運流程等系列規范性文件,逐步建立規范有序的新冠肺炎診療體系。
疫情來勢洶洶。為提升確診速度,全省各級疾控部門加班加點,與病毒賽跑。1月24日,湖南省迅速啟動18家醫療機構開展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工作。隨著疫情的發展和復工復產的需要,又批準第三方檢測機構開展核酸檢測。全省一共62家核酸檢測機構高效運轉,確保當天發現、當天采樣、當天檢測、當天出結果,第一時間將確診患者轉運至定點醫院進行早期干預。
5萬醫護人員日夜奮戰、科學施治
與病毒正面交鋒,白衣戰士有勇有謀。
“相信我們的救治能力和水平!”1月30日,湖南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高級專家組組長艾宇航向省委書記承諾。
專家貼近基層,醫護貼近患者。
“治療期間,有一晚我痛得睡不著覺,醫生護士們便輪流陪伴我、安慰我。每當我灰心、壓抑時,他們總在第一時間出現,比親人還好。”長沙市最后一名新冠肺炎住院患者劉女士說,看著一間間病房日益冷清,她著急、焦慮。長沙市第一醫院心靈關懷小組知曉后,及時進行心理干預,為她建立信心。經過近40天的悉心治療,劉女士終于轉危為安,順利出院。
據不完全統計,疫情發生以來,全省有超過5萬名臨床、護理、檢驗、影像、院感防控等醫護人員夜以繼日奮戰在醫療救治最前線。在隔離病房里,他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又憋又悶,眼罩模糊,卻始終不言棄、不松勁,對患者耐心觀察、細心診治、精心護理,身心兼治。
面對新冠病毒,專家們不斷深化認識,持續完善診療方法。疫情發生以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已“迭代”7版;在保障醫療質量安全的前提下,我省在全國率先將磷酸氯喹與樂復能用于患者救治,在全國較早開展康復者血漿治療,開展應用間充質干細胞治療重型、危重型患者,各種新的治療方法積極應用,提升救治效果。
中醫進病房、中西醫結合,呼吸管理、營養支持、肺康復治療、專科護理等救治協同,呼吸機、人工肺ECMO等高科技設備支持,遠程醫療、心理咨詢多管齊下,生命的奇跡,每天都在發生——
1月30日,我省治愈出院首例新冠肺炎患者;2月20日出院患者人數達到60例的單日峰值;2月份,全省3個市州住院確診病例實現清零;3月2日,株洲鄧女士撤下ECMO,肺部“復工復產”,成為我省首位成功脫離ECMO的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
“在抗擊疫情的這場‘大考’中,湖南救治工作實現了傳承與創新、技術與管理的深度融合,專家貼近基層、醫護貼近患者、決策貼近實際聚集成救治“硬核”,早診早治、集中收治、綜合施治、物資保障是醫療救治取得階段性成果的重要保障。”湖南省衛生健康委負責人如是總結。
美國單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再超10萬例
新華社記者 王婧嬙 攝 新冠疫情近期在韓國再次出現反彈且持續擴散,韓國政府從8日零時起再次上調全國保持社交距離防疫級別,進一步收緊防疫措施。從8日起,首爾、仁川、京畿道等首都圈地區的防疫級別從2級提升至2.5級,其他非首都圈地區從1.5級提升至2級,暫定實施3周。
施洛賓斯基說,今年德語語言還誕生了一批構詞含“新冠(Corona)”的新詞匯,比如新冠游行(Corona-Demo)、新冠數字(Coronazahlen)、新冠隔離(Corontne)、反新冠限制措施的蠢貨(Covidioten)等等。日本“新詞流行語大獎”12月1日揭曉,新冠疫情防范標語“3密(密閉、密集、密切接觸)”一詞獲最優秀獎。新華社/美聯 其他與新冠疫情相關的詞匯也入選年度流行語。
專訪:中國減貧成就為貧窮國家帶來希望——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杰弗里·薩克斯 薩克斯認為,過去40年中國積累了很多長期發展經驗,盡管各國國情不同,但其他國家可以在多方面借鑒中國脫貧經驗。
進入12月后,美國疫情蔓延趨勢絲毫沒有放緩。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在疫情初期,美國累計確診病例達到第一個100萬用了約100天的時間,但是進入12月份后,美國僅僅5天就新增了超過100萬確診病例。伯克斯還強調,不能指望新冠疫苗來拯救自己,只有嚴格遵守防疫指南,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才能真正控制住疫情。
12月8日,有網友在新浪微博等社交平臺上發布消息,稱包括川音在內的多所成都高校現已封校。收到消息后,紅星新聞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上四川音樂學院,求證封校消息真偽。據校方知情人士透露,截至發稿,四川音樂學院并未封校,防疫措施與此前相同,校外人員無正常理由及相關證件禁止入內,請廣大網友勿信謠傳謠。
換洗衣物外出衣物經常換洗,必要時可以用沸水煮沸消毒,或使用84消毒劑等浸泡消毒(按產品說明書使用)。
難忘安徽,一聲“行動起來,到一線去,筑起抗擊疫情的堅固防線”動員令,安徽衛健系統45萬干部職工立刻進入戰時狀態,全員在崗。難忘安徽,抗疫與生產“兩手抓、兩不誤”,以更有力舉措投入“兩個戰場”作戰,為抗擊疫情、穩定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當前保持快速增長的新型消費將獲更多支持。專家指出,在改善“硬設施”和“軟環境”政策力挺下,各類線上消費、新型消費將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激發國內消費潛力。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完善新型消費生態體系,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
在全院抗疫的大背景下,全院所有醫務人員及職能部門管理人員均不同程度地參與了疫情防控工作。來源|中國青年報 ID:zqbcyol 綜合:封面新聞(記者 寧芝)、川觀新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