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7日15:24 來源:人民日報
劉佳,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名90后護士。12年前,汶川地震,她在損毀的校舍中盼到了解放軍的救援。12年后,她成為一名軍隊文職護士,主動請纓赴武漢戰疫救人……
“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報當年的恩”
2008年,汶川地震,劉佳所在的中學損毀嚴重,交通受阻、通信中斷,她和同學們在無助中度過了一生中最難忘的一天一夜。
劉佳回憶說,“那時候沒有東西吃,很冷。我記得很清楚,解放軍來了,在操場上給我們搭帳篷,拿來食物,安撫我們說,‘沒事,別怕!’直到現在想起來,我都覺得特別暖。這份恩情,我銘記在心。我就想以后能做什么事、做什么職業幫助到其他人。”
懷揣著這份報恩的心,劉佳在大學畢業后考取了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的文職人員,實現了最初的夢想。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她兩次提交請戰書,要求到武漢去。
“作為解放軍的一員,這就是我一直想做的事!給我一次機會,讓我報當年的恩!”
“只要拼盡全力,就不留遺憾”
然而,到武漢之初,一切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順利。
劉佳說,“剛來的時候像戴了緊箍咒,才進‘紅區’十幾分鐘,感覺頭都要炸了,然后我就出來了。我當時特別沮喪:大家都可以,怎么我不行?我覺得浪費防護服,拖累小伙伴!”
“一名患者在我們夜班時心臟驟停了,對我的觸動挺大的。那天回去之后,連續好幾個晚上,我的腦海里都會突然浮現出他的臉,感覺自己為什么不可以再盡力一點,說不定他就救回來了……”
事后,醫療隊的心理專家對劉佳進行了心理輔導,年輕的劉佳覺得自己一下子就長大了。“我覺得每個醫護人員都應該上一堂課:應該怎樣面對一個生命垂危的患者。只要我們拼盡全力,就不留遺憾。”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走路快、動作快、說話快,是劉佳給人的第一印象。“無奮斗,不青春”,是她寫在防護服上的宣言。
這幾天,隨著地方援鄂醫療隊陸續回撤,部分新冠肺炎患者集中到劉佳所在的武漢泰康同濟醫院。“有點像踩著雷上班的感覺,病重一點的患者轉到這邊來了,所以我們一天比一天忙。”雖然忙個不停,她的心中卻是干勁兒滿滿。
從被解放軍救出,到成為一名軍隊文職人員去幫助別人,劉佳讓所有人看到了她的成長。
逆行武漢,劉佳不但實現了少年時從軍報恩的夢想,更收獲了一份特別的“禮物”——火線入黨。
“汶川地震的時候,我接受了解放軍的幫助。這次來武漢,我又以解放軍的身份幫助其他人,就像歌曲唱的——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每一個平凡的逆行者
都是英雄
謝謝你的義無反顧
謝謝你的挺身而出
劉佳,好樣的
來源:央視軍事,記者:王俊康、陳剛、周廣躍、羅楊
本期編輯:胡洪江、朱田恬
覺得好看,請點這里↓↓↓
因創新,民族昌盛國才興 讓科技律動生命 用行動守護健康 多個從 " 追趕 " 到 " 引領 " 的重大跨越 讓中國智造 " 飛洋越海 " 展現中國力量 從攻克海拔 5373 米的高原供氧難題
李欣雨取得了625分的好成績 超出四川省一本分數線96分 現在已經被武漢華中師范大學 法學專業錄取 她曾希望成為一名人民教師 但了解到相關專業對身體有要求 “以后當個律師也不錯 不管自己以后能做什么
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四川綿竹的7歲小女孩李欣雨失去了右手,然而面對磨難,小姑娘非常頑強,用左手練出一手好字。今年高考李欣雨取得了625分的好成績,被華中師范大學錄取,她特地打電話將這個好消息告訴朱家青,并約定明年暑假,揚州見。
一面布滿彈孔的連旗、一桿褪了色的步槍,靜靜地躺在“劉老莊連”的連史館里。自1938年連隊前身組建,至今正好82年,在“劉老莊連”,過好每年的烈士紀念日已經成為連隊官兵的特殊使命。
7月26日,共青團安徽省委、安徽省青聯追授陳陸同志“安徽青年五四獎章”;7月27日,應急管理部批準陳陸同志為烈士;7月28日,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追授陳陸同志為“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優秀共產黨員”。
7月1日是香港回歸23周年。2003年,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抗擊肺炎。2008年,香港市民踴躍為四川汶川災區捐款。2012年,神舟九號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訪問香港。香港是中國的香港,我們是血脈相連的親人。
為了助力經濟復蘇,刺激消費,四川成都最近出臺新規,允許街邊臨時擺攤設點經營。在一處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張衛衛就遇到了兩個賣水果的游商,并對他們的行為進行了勸阻。
韓 振 2008年5月12日,汶川。一場里氏8.0級的特大地震,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巨
藝術家將上圖托舉救援的瞬間凝固成雕塑作品,該雕塑毅然挺立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內。
在這場災難中呈現出的“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成了我們奮力向前的動力。時下,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仍須在外防輸入內防擴散上精耕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