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7日11:43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國家發展改革委昨天發布消息,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貧困勞動力外出就業的沖擊影響,國家發改委已分批下達56億元,以推進貧困地區以工代賑。
據介紹,資金安排將向受疫情影響嚴重的縣市和“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建設基本農田、農田水利、鄉村道路、小流域治理、草場建設、村容村貌整治等。預計將吸納約30萬受疫情影響無法外出的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參與工程建設,可獲得勞務報酬8億多元。
同時,國家鼓勵支持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在農業生產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等各類基礎設施建設中,大力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增加短期就業崗位。
鄉村是廣大農民群眾的家園,通過以工代賑方式激發廣大農民增收致富的內生動力,積極參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共享發展成果。
“用人工,則貧民自食其力,以工代賑,莫便於斯;用機器,則奪小民之利矣?!巴ㄟ^實施以工代賑,預計將吸納約30萬受疫情影響滯留農村的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參與工程建設,實現就業增收。
原來,六合山水塘改造是2019年度江西省預算內基建投資的以工代賑專項工程,通過勞務報酬提高困難群眾工資性收入,累計可提供崗位1600多個工日。全縣則建設5000畝冷棚,帶動4500多人在家門口就能安穩就業,實現穩定增收,發家致富。
4月2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期間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工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近期,農業農村部會同國務院扶貧辦,將各項政策更多向貧困地區特別是“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以及52個未摘帽貧困縣傾斜,重點抓好四個方面工作。
記者顧陽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已分批下達2020年以工代賑資金56億元,預計將吸納約30萬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無法外出的貧困勞動力在家門口參與工程建設,實現就業增收。鼓勵支持貧困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在農業生產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等各類基礎設施建設中,大力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增加短期就業崗位。
3月12日,國新辦就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在全國貧困村建了幾萬個村級光伏電站,每個電站300KW左右,每年收入20多萬,把這個收入作為村集體的收入。
3月12日,國新辦就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在全國貧困村建了幾萬個村級光伏電站,每個電站300KW左右,每年收入20多萬,把這個收入作為村集體的收入。
統籌用好結余資金、涉農整合資金,進一步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后續產業扶持資金投入。全面保障搬遷對象基本權益,進一步完善安置區基礎配套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完善社會治理和服務,增強搬遷群眾對新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實施大規模扶貧開發,減貧進程波瀾壯闊,讓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擺脫了貧困,扶貧成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接下來的扶貧工作,要抓住精準要義,拿出“繡花”功夫,打出一套精準組合拳,全力以赴消除絕對貧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