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6日17:39 來源:湖北文明網
面對洶洶疫情,武漢市民眾志成城。快遞哥汪勇,為白衣天使筑牢后勤保障線;醫生彭志勇,探索人工心肺救治技術,給危重癥患者以生的希望;環衛工人潘斌伏,主動請纓參與定點救治醫院保潔;翁江夫婦,強忍父母去世悲痛,當志愿者、捐獻血漿……他們,都普通平凡,但正是他們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展現出了武漢人民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疫情發生以來,武漢涌現出無數平凡又偉大的身影。
在這些平民英雄中,有一位格外令人敬佩——
醫護人員下夜班要走幾個小時回家,他出車接送;醫護人員吃不上熱飯,他自掏腰包買盒飯送到醫院里;修眼鏡、買拖鞋、訂生日蛋糕……只要醫護人員有需求,找他基本都能解決。
35歲的順豐快遞小哥汪勇,在疫情初期,憑一己之力,搭建起醫護人員后勤保障線。
汪勇的義舉感動眾人,被譽為“生命擺渡人”。國家郵政局授予他“最美快遞員”稱號,順豐公司破例對他“連升三級”。
成為區分公司經理的汪勇,仍駐守快遞網點,繼續服務醫護人員。
3月24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再訪汪勇,聽他講述自己“擺渡生命、守護英雄”的戰“疫”故事。
“大家都不去,要不我去吧”
我叫汪勇,武漢人,家住東西湖區金銀潭。今年35歲,順豐速運員工。
大年三十晚上玩手機,看到有人發二維碼,名為“東西湖區用車需求群”。附文說:如果您是醫護人員,加這個群,有可能有人開車送您;如果您有車在該區域,愿意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也請加這個群。
起初加群的目的,只是想看看醫生護士聊天,了解疫情發展情況。
進群后發現沒人聊天,都是醫生護士在發用車需求,看了3個多小時居然沒人回應。
抗擊疫情連軸轉,下班回家卻無車可坐,想想就很心疼。
我的心開始怦怦跳,像有一只小鹿亂撞:大家都不去,要不我去吧?
這是個權衡利弊的過程:我的愛人很依賴我,父母和孩子也需要我幫忙照顧;但我身體好,免疫力還可以,比其他人更有“資本”出去。
經歷了思想斗爭,我決定出車。
“如果沒有車接,回家的路她要走4個小時”
當晚11點,我接了第一單:金銀潭醫院到黃陂盤龍城,10公里路程,用車時間是第二天早上6點。
發需求的是一位護士,如果沒有車接,回家的路她要走4個小時。
我在群里回復,明天我來接你。直到第二天早上5點多我起床,她都沒有回信息,后來得知她一直在搶救病人。
5點半出門后,我給她打了個電話,說我準備來接你了。
電話里,她愣了幾秒鐘,可能沒想到真的會有人來接她。
一路上,我們沒有溝通交流,后視鏡里她的眼睛是沒有神的,看得出她太累了。
下車前她給我發紅包作為車費。我跟她說,我提著腦袋出來送你,你的紅包可能不夠。
這是一句玩笑話,不是嫌錢少,是做了這件事才發現,出車要冒很大風險,但相比他們的付出不值一提。
“想通之后,生死這層窗戶紙就捅破了”
正月初一,我接送了30多人。
因為近距離接觸醫護人員,我不能回家了。
我編了個理由騙愛人,說接觸了疑似患者要隔離。那天起,我就住在了貨倉。
初二的凌晨,躺在床上,我滿腦子想的都是生死二字:萬一我被感染了,離開了這個世界,家人怎么辦?房貸怎么辦?
因為缺少口罩、酒精等防護物資,我第一天出車的時候曾有那么一瞬間想放棄。
但轉念一想,我幫到他們了,也代表我間接地救了很多人。我從小就尊重醫生和教師,能幫助他們我很開心。
想通之后,生死這層窗戶紙就捅破了。我做的事好像成為了一種信念,有人、有車,就是想為醫護人員這個群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這件事也傳開了:金銀潭醫院,有一個快遞小哥能接醫生護士上下班,而且不收錢。
“最讓我自豪的,是解決了疫情初期醫護人員的上下班難題”
幾天后,我開始覺得,一個人的力量不夠。
我一天能接30到60多單,但遠遠無法滿足群里的用車需求。
我嘗試把用車需求向其他群轉發,并告訴大家我在做這件事,希望更多人參與。
連續發了3天,終于有人回復我愿意加入。這支志愿車隊最后穩定在6個人,但即便如此也不是長久之計。
大家都是響應我的號召提供志愿服務,我不能讓他們一直暴露在風險中,我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所以我想聯系共享單車企業提供服務。
一個快遞小哥,對接共享單車企業,聽起來很不切合實際。
但在大家的轉發幫助下,我很快就和企業聯系上了。隨后,金銀潭醫院周邊投放了近千臺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單車,這樣10公里以內的出行需求全部解決了。
回頭看60多天來我所做的一些事,最讓我自豪的,是解決了疫情初期醫護人員的上下班難題,為他們爭取多一點睡眠時間。
“想辦法讓這個雪球越滾越大”
行的問題解決之后,接著是吃的問題。
接送上下班,我加了很多醫護人員的微信。有一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名護士說,好想吃大米飯。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愿望,但當時對他們來說又特別奢侈。
這事其實跟我沒關系,但是既然我知道了,就要想辦法幫他們解決。
下午4點看到朋友圈后,我發動了所有資源找盒飯。下午6點,我把自掏腰包買來的30份盒飯送到了醫院。
他們吃上了一口熱飯,我很欣慰。但我也清楚,個人能力有限,如果只靠自己,這件事做不了多久。
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汪勇”這兩個字在志愿者服務圈子里積累了一些知名度。
在此基礎上,我去聯系一些有實力的企業,相對容易一點。
這個過程中做成了很多事,比如聯系到餐廳可以直接免費供餐;比如聯系到場地、人員、食材,幾個人攢了個餐廳出來;再比如一家日供應1.5萬份餐食的企業面臨停工時,我在半天時間里組建了一個日供應1.5萬份方便面的供應鏈作為“B計劃”,隨后對接政府職能部門,征得先復工后補手續的同意,確保每天8000人的餐食不斷供等等。
我接受別人的善意,然后傳遞給需要的人,再想辦法讓這個雪球越滾越大。我很清楚自己的角色,我做的是資源整合,只是個組局者。
“我們是一起經歷過生死考驗的朋友”
媒體對我的事做了一些報道,我也主動聯系媒體,目的是對接醫療物資的捐贈。
2月上旬,一些知名醫院的防護物資尚且有缺口,一些不知名、但也設有發熱門診的醫院,境況更困難。
通過媒體宣傳和信息對接,2周內我為這些醫院對接了近3萬件物資,包括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
防護物資是第一輪,需求得到滿足后,我和醫院之間也建立起信任關系。
第二輪是日常衣物的需求:天冷了,醫護人員沒有羽絨背心、羽絨服和秋衣秋褲。
第三輪是頭發長了想剪一下。
第四輪是眼鏡腿斷了、手機屏碎了這些。
事情越來越小,但是看得出感情越來越深。
因為人和人之間有了信任,才會提一些很細微的要求。
“有事找勇哥,肯定能解決。”這也是我從第一天出車到現在最大的收獲,我們是一起經歷過生死考驗的朋友。
“我從組局者,變成了執行者”
我現在是順豐速運硚口分公司經理,分管4個快遞網點,手下有200號人。
職位不一樣了,掌握的資源更多了。我從組局者,變成了執行者。
但是我跟公司打了報告,疫情沒有結束之前,我還是會將精力投入在服務一線醫護人員上,因為他們還需要我。
比如,全省范圍內援鄂醫療隊撤離時需要寄物資,無論件數多少,我們都免費收寄。
認識我的人越來越多,我希望把自己身上的光環轉變為更多公益力量。
比如,我們正和東西湖區姑李社區對接,順豐旗下的基金會將承擔起社區數十位孤殘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以應對疫情造成的影響。
未來一年,我們計劃在全市范圍內為1000戶有需要的老人提供這樣的公益扶持。
我的故事通過媒體傳播出去之后,每天都會收到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寄來的信件。
我很驚訝,居然有這么多小孩子在關注我。所以我也在積極對接一些學校,按照老師們的要求,為學生們傳遞更多正能量。
疫情期間,我的微信好友從300人增加到3000人,很多人說在最困難的時候遇到了我,很感謝我。其實我覺得,在他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我能做一點事,自己也很開心。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源)
近日,美國內華達州沃肖縣治療新冠肺炎急救醫生雅各布·基伯曼的一張自拍照引起美國網友注意。本周,美國因疫情死亡的人數已達到11820例,超過因心臟疾病死亡病例數10724例,新冠肺炎疫情本周已成為美國人第一大死亡原因。
抗疫期間 那么多感動的瞬間 溫暖著無數中國人 當前往武漢的物資運輸車 通過收費站時 當前往武漢的物資運輸車 通過收費站時 ”并向司機師傅敬禮 剛剛駛出收費站 祝他一路順風 那一刻,他們素昧平生
俄羅斯莫斯科市政府市民新冠疫苗接種電子申請系統4日正式啟動,接種站5日開始工作。俄總理米舒斯京說,疫苗接種是抗擊疫情的決定性步驟,要求各地行政長官親自指揮疫苗接種。俄總理米舒斯京說,疫苗接種是抗擊疫情的決定性步驟,要求各地行政長官親自指揮疫苗接種。
12月4日上午10時56分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器官移植科護士于媛媛 與病魔抗爭40多天后 但她的大愛留在了人間 于媛媛捐獻的兩個腎臟器官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新冠疫情統計數據顯示,3日美國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400萬例,達近1413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27.6萬例。數據顯示,美國養老院等長期護理機構的老年人群體受疫情影響嚴重,長期護理機構的確診病例數占全美累計確診病例數的6%。
“中國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將有助于推動實現疫苗全球公平可及。“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簡稱“實施計劃”)由世界衛生組織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流行病防范創新聯盟共同牽頭成立。
近日,田納西州約翰遜城醫療中心重癥監護室護士艾莉森·約翰遜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近來他們工作量不斷增加,同時還要面臨病患離世等多重壓力,這些都給醫護人員的心理上造成了負面影響。
當地時間11月29日,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福奇在接受采訪時,表達了他對美國衛生系統的擔憂。“我在一線的同事幾乎在懇求我們可以做些什么,我們不想再次全面封鎖,但我們可能必須這樣做。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主任羅伯特·雷德菲爾德24日在接受福克斯新聞頻道采訪時指出,目前,新冠肺炎病例激增的真正原因不是來自公共場所聚集,而主要是因為12至35歲的無癥狀感染者人群在室內聚集。雷德菲爾德說,與春季在大城市中出現的傳播方式大不相同,現在的新冠病毒傳播主要是發生在人們摘下口罩在家中聚集時。
這些偉大成就,是我國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拼搏奮斗、爭創一流、勇攀高峰,用智慧和汗水創造的。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無數個像汪勇一樣的普通人,積極投身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