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6日10:52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論壇】
作者:薛琳(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后,也考慮過等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到地方去開,但又覺得今年滿打滿算還有不到10個月的時間,按日子算就是300天,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本來就有許多硬骨頭要啃,疫情又增加了難度,必須盡早再動員、再部署。”讓全黨同志深切感受到了人民領袖的拳拳赤子之情和共產黨人只爭朝夕的奮斗精神。
2020年實現現有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中國共產黨對中國人民的莊嚴承諾。正是緊緊地依靠群眾、服務群眾,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站起來、富起來,并迎來了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我們黨才能排除萬難、戰(zhàn)勝強敵,成為世界上最強大、最自信的政黨。貫穿我們黨近百年歷史的一條線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在中共七大,劉少奇同志振聾發(fā)聵地講:“我們黨從最初起,就是為了服務于人民而建立的,我們一切黨員的一切犧牲、努力和斗爭,都是為了人民群眾的福利和解放。”從青年時代,立志“讓鄉(xiāng)親們飽餐一頓肉,并且經常吃上肉”,到十八大閉幕后,習近平總書記向全世界莊重宣布“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始終體現著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十八大以來,貧困人口平均每年減少1100多萬,貧困發(fā)生率下降至0.6%;2019年中國經濟總量逼近100萬億元,經濟總量穩(wěn)居世界第二,人均收入首次超過1萬美元,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了這舉世矚目的人間奇跡。
人世間一切美好都要靠奮斗來實現。艱苦奮斗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獨有的精神氣質,我們干革命、謀發(fā)展、闖新路就是靠著那么一股子氣、那么一股子勁。脫貧攻堅越到最后難度越大、任務越艱巨,幫扶52個未摘帽的貧困縣脫貧本已是“最難啃”的硬骨頭,同時,鞏固扶貧成果、全力防止返貧,加之疫情防控帶來的種種壓力,進一步增加了工作困難。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共產黨人是中華民族的筋骨和脊梁,必須勇挑千鈞重擔,越困難,就越要以“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的狀態(tài)領導人民擺脫貧困,過上幸福生活。
毛澤東同志曾說過:“我們的同志在困難的時候,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要提高自己的勇氣。”我們的勇氣源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yōu)勢——“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發(fā)揮制度優(yōu)勢集中全國優(yōu)勢資源,以嚴肅的政治紀律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部署、統一行動,確保扶貧工作圓滿收官。
“天地轉,光陰迫”,距考試結束的“鈴聲”已不到300天。中國共產黨人既要“過細”地做工作答好精準扶貧的最后“難題”,各級組織還“必須把工作抓得很緊很緊”,以“百米沖刺”的勁頭把因防疫而失去的時間奪回來,按時交卷。全黨同志特別要感悟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民群眾的深情大愛,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顯情懷、見本領、出實招,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奮斗精神,爭取脫貧攻堅的最后勝利。
《光明日報》( 2020年03月26日 02版)
編者按:今年8月下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正式出版。習近平同志強調:“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fā)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
切實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們既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也要尊重人民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12月3日召開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脫貧攻堅的重大勝利,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極大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日新月異的中國,從來不缺振奮人心、提振士氣的好消息。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號角吹響,是心頭的關切,也是腳下的實踐。從“愿景”到“實景”的美妙變化,也為時代記錄著一方水土的奮斗場景,就此砥礪著更加長遠的壯美征程。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而奮斗者永不止步。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fā)展,知識產權日益成為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性資源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成為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重要支撐和掌握發(fā)展主動權的關鍵。
人民幸福是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要健全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yè)單位民主管理制度,推進廠務公開,充分發(fā)揮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
習近平:越是面對挑戰(zhàn),我們越是要遵循歷史前進邏輯、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呼應人民群眾期待,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實現更高質量的發(fā)展。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實現更高質量的發(fā)展,秉持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也體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領導全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不斷取得輝煌成就,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及時對黨和人民事業(yè)面臨的形勢作出科學的戰(zhàn)略判斷。針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huán)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zhàn),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在戰(zhàn)略上應多措并舉,有效應對。
實現我們的發(fā)展目標,不僅要在物質上強大起來,而且要在精神上強大起來。全社會要崇尚勞動、見賢思齊,加大對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宣傳力度,講好勞模故事、講好勞動故事、講好工匠故事,弘揚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社會風尚。
如此高規(guī)格隆重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彰顯了黨中央對勞動者的禮贊,也給予勞動者無上光榮。弘揚勞模精神,禮贊勞動者的同時,也要營造尊重勞模、愛護勞模、崇尚勞動的社會氛圍,為他們排憂解難,優(yōu)化評選培育機制、厚植勞模成長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