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22日10:47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王琦(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中醫藥大學一級教授)
編者按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這次疫情發生后,黨中央采取一系列重大決策、重要舉措,及時有效地抑制了疫情蔓延,被國際社會贊譽為“中國速度和力量”。但是,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在取得戰疫成果的同時,也暴露出疾病防控體系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因此,必須認真總結經驗教訓,解決疾控認識根源和保障不足的問題,解決科技攻關投入不足、人力資源匱乏的問題,加速推動我國疾病防控體系的建設,從而建立長效機制,做到科學應對每一次疫情。
確立以防控為根本的思想
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調研指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指出,要把全國疾控體系建設作為一項根本性建設來抓,加強各級防控人才、科研力量、立法等建設,推進疾控體系現代化。2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強調,要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這些均體現了對戰勝瘟疫,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的戰略性、前瞻性謀劃,從而形成長期防范意識,建立疾病預防和控制的一整套系統和有效的機制。
為什么要把疾控體系的建設作為根本性任務來抓?筆者認為這里包含著深刻的思想基礎。
其一,基于對自然規律的認知和把握。
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一部人類生存發展史,就是與無數次疫情的斗爭史。病毒對人類的攻擊從未停止過,這次疫情的發生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我們并不能預測下一次病毒侵襲的時間,但必須警鐘長鳴。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早就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因此,必須建立持久穩定的防控體系,使之從猝不及防、防不勝防轉變為防患于未然。
其二,基于對社會與環境因素的剖析。
在地球生物圈的每個角落,在我們身邊和體內都隱藏著病毒的身影,它們伺機而動。隨著人與自然的矛盾加劇,新型病毒傳播頻率也在加快,人類工業化進程導致生態失衡,環境、大氣的污染給生態系統造成了直接破壞和影響,而病原微生物是傳染病的主要源頭。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環境的破壞就是災難的降臨。對于野生動物的保護,禁食野生動物的道理同樣如此。因此,防控不止于病毒本身,而需要社會和環境的綜合治理。
其三,基于對健康的認識和長遠思考。
長期以來,在“防”與“治”的關系上,認識一直被顛倒,都是以“治”為中心,而“防”只是配角。疫情來襲,危機四伏;疫情消遁,則“馬放南山”。我們必須痛定思痛,切實調整“防”與“治”的位置,彌合裂痕,從而確立以防控為根本的思想。
既要科技引領也要符合國情
我們需要科學、有效的疾控體系,用科學的理念和手段共同建筑防御疫情沖擊的長城。
一是,建設中西醫結合的新型防控體系。人類歷史上,鼠疫、天花、霍亂等重大傳染病,導致了數千萬乃至上億人口的死亡,甚至種族的滅絕。歷史上中醫藥對瘟疫的防控作出了重大貢獻?!吨袊卟∈疯b》記載,西漢以來,中國先后發生過321次疫病流行,均依賴中醫藥得到了有效防控。中醫藥在一次次與疫病的斗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有效方劑,是重構疾控體系的獨特資源。實踐證明,中醫藥在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防治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2003年抗擊“非典”時,中醫藥診療的介入,對提高治愈率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世界衛生組織的充分肯定。在本次抗擊新冠肺炎的過程中,中醫藥明顯降低了死亡率,提升了治愈率,彰顯了其在防控疫情和醫療救治中的特色和優勢。但長期以來,由于對中醫藥重大價值的認識不足,中西醫并重在傳染病防治方面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中醫藥在我國疾病防控體系中一直處于缺失地位,需要轉變觀念,把中醫藥融入其中,形成我國獨一無二的疾控體系。
二是,建設以科技為引領的現代防控體系?,F代的疫情防控呈現出信息化、全球一體化的特征,互聯網大數據為傳染病尋找發生源頭、監測危險因素、追蹤流向等拓展了新途徑,預測疾病的發展態勢,建立疾病防控監測預警預報機制,一旦有風吹草動就盡早發現、預防。疾病防控涉及多個方面,諸如病毒毒株、動物模型、檢測試劑、疫苗研發、藥物研發、生物安全防范等,都需要吸取新興技術。而疫情防控,除醫學領域的傳染科、呼吸科、藥學、影像學多學科的參與外,地理、環境、氣象等學科已延伸至流行病學,呈現多學科交叉的態勢。
三是,建設符合國情的、與國際合作的防控體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具有全球傳播性特點,只要有一國失控,就會有全球危機,本土的疫情控制了,境外輸入的險情又來了,所以必須要有國際視野。疫情既有不同地域、種族時空環境下的差異性,也有應對方法的一致性,應該與國際衛生組織及多個國家建立密切聯系,共同商討應對。要借鑒國際公共衛生應對體系的理論與實踐,來不斷充實新的認知,以完善我們防控體系的建設。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學習別國的同時,我們還要奉獻中國智慧。在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中國向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公布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測序重要研究成果,為快速檢測和疫苗研發提供了前期基礎,為世界醫學作出了貢獻。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賽形容中國“在創紀錄的時間內識別出病原體并立即進行分享”。這充分體現我們不僅為了中華民族的安全,同時為全人類安全盡到一個大國的責任。但我國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幅員遼闊,公共衛生環境復雜而多樣,需要建設符合國情的疾病防控體系,以中國特色貢獻于全人類。
以問題為導向制定長期研究計劃
疫情終將過去,我們不能停留于疫情的傷痛中,而是要把疾病防控體系的建設作為永久的系統工程,制定長期的科學研究計劃。
從病原學來說,病毒具有隱匿性、多變性、狡猾性的特點。病毒不斷發生變異,控制了這類病毒,新的病毒又產生。病毒始終存在,而目前科學水平尚無法測知何時出現,對自然界的病毒難以徹底消滅,其傳播持續時間、流行病學均須深入研究。
從預防學來說,搭建應對傳染病的應急響應體系,早預測、早發現、早預警,超越時間和空間對未來疾病的發展獲得新的認知。
更重要的是要意識到,疫情過去以后,病毒可能時刻會卷土重來。病毒與人類長期共存,“人與狼共舞”,因此,要重視研究人類與病毒的關系。事實上,在感染病毒的患者當中,有感染后產生免疫的,有感染后病情輕而轉向自愈的,有感染后病情迅速危重的,有病亡率低的,有病死率高的……這些現象都與個體差異及免疫力有關,需要通過研究加強認識。
此次疫情發生后,我國迅速啟動了病毒溯源、傳播途徑、動物模型、感染與致病機理、快速免疫學檢測方法、基因變異與進化、重癥病人優化治療方案、應急保護、抗體研發、快速疫苗研發、中醫藥防治等研究部署。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不斷涌現新的研究成果。
我們有中西醫兩種醫學資源,有抗擊“非典”和新冠肺炎的經驗,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建設我國特有的現代化疾控體系,一定能建成世界一流疾病防控體系,貢獻于民族,貢獻于人類。
《光明日報》( 2020年03月22日 06版)
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在廣大干部群眾、專家學者中引發熱烈反響?!傲暯娇倳浀闹v話是對社會治理規律深刻把握的重要理論創新,也是對新時代社會治理現代化提出的新要求、新路徑。
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消息,為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加快建設完善公共衛生體系,2020年中央共安排資金456.6億元,支持各地提升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著重培養病原學檢測、現場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形勢分析等方面的專業人才。
新冠肺炎疫情提醒人們,必須盡快提升疾控體系現代化建設速度,加強各級防控人才、科研力量、法律建設,推進疾控體系現代化,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期待和社會發展需要。應及時修訂《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野生動物保護法》等,盡快修訂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的實施細則。
避免“小病”釀成“大疫”,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至關重要。我們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認真總結這次疫情的經驗教訓,強化風險意識,完善公共衛生重大風險研判、評估、決策、防控協同機制。
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嚴峻,這次疫情是對中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充分暴露了一些短板和不足。在這次疫情應對中,一些地方和部門在預防預警、先期處置、應急能力等方面暴露不少短板和不足。
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嚴峻,這次疫情是對中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充分暴露了一些短板和不足。在這次疫情應對中,一些地方和部門在預防預警、先期處置、應急能力等方面暴露不少短板和不足。
日前,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要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重點工作,加強疫情特別嚴重或風險較大的地區防控。
新華社北京2月11日電題:在疫情大考中不斷提升治理能力——論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條戰線眾志成城、全力以赴,迸發出共同“戰疫”的磅礴力量,涌現出不少行之有效的防控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