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9日10:39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作者:顏旭(國防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多地蔓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戰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要加強同世界衛生組織溝通交流,同有關國家特別是疫情高發國家在溯源、藥物、疫苗、檢測等方面的科研合作,共享科研數據和信息,共同研究提出應對策略,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戰勝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各國攜手,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匯聚全球戰疫合力,深化疫情防控國際合作。
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中國紅十字會共同組建的抗疫醫療專家組一行9人抵達意大利首都羅馬,并帶來部分中方捐助的醫療物資。新華社發
1.公共衛生安全事關全人類安危
公共衛生安全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可以說,人類發展史既是一部不斷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歷史,也是一部不斷應對和處置各種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歷史。同其他類別突發公共事件相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除了具有成因復雜、發生突然、治理較難等一般特征外,還具有后果危害大的特點。一是威脅人的生命安全。1918年暴發的西班牙大流感導致2500萬至4500萬人死亡,這個數字遠遠超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的1600萬人的死亡人數。即便到了21世紀,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仍然能夠導致大量人員死亡。二是威脅國家安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不僅影響一個國家的經濟社會運行,如果處理不當甚至還會引發政治動蕩、社會不穩。世界銀行在2016年的報告中稱,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使利比里亞、塞拉利昂等國家失去了一半的工作崗位,喪失收入的民眾紛紛走上街頭并引發社會騷亂。三是威脅國際安全。當前,國際交往日益密切,疫情擴散的渠道更多、速度更快。美國作家理查德·普雷斯頓在《血疫:埃博拉的故事》一書中寫道:文明與病毒之間,只隔了一個航班的距離。來自熱帶雨林的危險病毒,可在24小時內乘飛機抵達地球上的任何城市。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波及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生物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全人類面臨的重大生存和發展威脅之一。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特別是隨著現代化交通工具的發展和世界人口流動速度加快,區分一國公共衛生事件和世界公共衛生事件正在失去意義。事實表明,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面前,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它事關每個人、每個國家的安危,事關整個人類的安危。
來自中國的30萬只口罩于當地時間3月16日中午運抵比利時列日機場。這是歐洲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比利時首次得到大規模外來援助。新華社發
2.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尤為珍貴
當今時代,人類社會不僅面臨著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等傳統課題,也面臨著恐怖主義、網絡安全以及重大傳染性疾病等非傳統安全威脅。面對“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這樣一個關乎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習近平總書記在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礎上,特別強調“人人享有健康是全人類共同愿景,也是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倡導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普遍安全”,不是一個國家的安全,而是所有國家的安全;維護的不僅僅是軍事、國土等傳統安全,也包括生物安全等非傳統安全。人類尚未徹底擺脫重大傳染性疾病威脅,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國際合作,是人類應對挑戰的必然選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中方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既對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責。”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面對波及全球、影響世界的重大傳染性疾病,就要以包容胸懷尊重彼此,以合作共贏理念解決難題、應對挑戰。
“君子抱仁義,不懼天地傾。”中國文化歷來講究“仁義”,主張“天下一家”,社會主義中國始終秉有國際主義精神。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在致力于自身發展的同時,始終秉持國際主義精神,堅持向經濟困難或遇到重大疫情災難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承擔相應國際義務。從1963年首次向瘟疫橫行的阿爾及利亞派出第一支醫療隊開始到2016年底,中國先后向69個發展中國家派遣了援外醫療隊,累計派出醫療隊員2.5萬人次,治療患者2.8億人次。在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中國再次展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者、構建者的角色擔當,不僅第一時間與全球100多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有關防疫技術方案,更與日本、美國、韓國、俄羅斯等相關國家開展數十次技術交流。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深入參與全球衛生治理,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與各國攜手努力,在世界重大疫情防控、治療等關鍵環節充分展示了中國智慧、貢獻了中國方案,得到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國際社會高度肯定和普遍認可。
3.攜手共筑捍衛生命健康安全的銅墻鐵壁
疫情是魔鬼,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無論是大國還是小國,都可能遇到。在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波及100多個國家的當下,尤其需要世界各國站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攜手共筑捍衛生命健康安全的銅墻鐵壁。
弘揚國際人道主義精神。成立150多年來,國際紅十字會及其倡導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已經成為引導全人類共同應對重大災難的一面旗幟。人類、人道是國際人道主義的基本立足點,超越種群、國家、社會制度差別的相互尊重、相互扶助以謀人類全體之安寧幸福是國際人道主義的基本價值取向。疫情是對全人類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重大威脅,也是對世界衛生事業的嚴重挑戰。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各國不能做“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旁觀者,更不能做趁機聒噪的好事者,而應當積極履行國際義務、參與全球健康治理,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為深陷困境的無辜百姓送去關愛,送去希望,在踐行國際人道主義精神中攜手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加強國際合作。合作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種基本方式,沒有合作就沒有人類文明的產生和發展。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越是面臨全球性挑戰,越需要全球合作,共同將危機化為生機。尤其是在不期而遇的病毒面前,任何國家都可能發生疫情,一切具有道德感責任感的民族和國家都應當共同承擔責任,實現合作共贏。今天的中國早已深度融入世界,并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火車頭”。“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對于中國來說,加倍努力戰勝疫情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要繼續同世界衛生組織緊密合作,同相關國家密切溝通,分享防疫經驗,協調防控措施,加強對外宣介和公共外交,共同維護地區和世界公共衛生安全。“單者易折,眾則難摧。”有效應對人類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合作是唯一的選擇。在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成為全球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當前,國際社會應建立有效合作機制,在人員管控、科學研究、經驗分享、物資生產等方面加強溝通協調,以合作應對危機、以合作贏得勝利。
發揮大國作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維護全球安全,“要樹立正確義利觀,大國要在安全和發展上給予不發達國家和地區更大支持”。大國是國際戰略格局的重要塑造者,也應是國際公共產品服務的主要提供者。應對國際公共衛生事件,需要世界各國并肩攜手,更需要大國勇于擔當。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大國應發揮其在經濟動員、醫療救治、科學研究、物資生產等方面的相對優勢,以公開透明的態度同國際社會加強技術協作,為其他需要的國家特別是一些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各施所長,各盡所能,擔當起大國應擔的責任。
《光明日報》( 2020年03月19日 06版)
習近平: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場多邊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密集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回應時代之問,給出中國方案。“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風高浪急之時,人類唯有團結合作、同舟共濟,才能應對全球性風險挑戰,才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駛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習近平: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場多邊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密集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回應時代之問,給出中國方案。“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風高浪急之時,人類唯有團結合作、同舟共濟,才能應對全球性風險挑戰,才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駛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魯伊基·肇嘉(Luigi Zoja)心理學教授,曾任教于意大利巴勒莫大學和英蘇布亞大學,國際分析心理學會(IAAP)前主席,意大利著名心理分析師。申荷永 心理學教授,曾任職華南師范大學、復旦大學和澳門城市大學;國際分析心理學會中國學會會長;著有《中國文化心理學心要》《心理分析:理解與體驗》《榮格與中國文化》。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設置專題,集納習近平有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論述,為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解題。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習近平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多方面闡述: ——搭建多種形式、多種層次的國際政黨交流合作網絡,匯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力量;
隨著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步伐不斷向前邁進,中國以自身復蘇帶動世界共同復蘇的效應日益凸顯,中國同東盟合作的空間將更為廣闊 11月27日至30日,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在廣西南寧舉行。
顯然,中國不僅在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全球治理中去融入這種理念。只要我們揚起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風帆,人類發展進步的航船必能乘風破浪、不斷前行,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特稿:奏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強音——記習近平主席出席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以及巴黎和平論壇
國家主席習近平27日在第十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致辭。習近平說:“2013年,我提出愿同東盟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為了促進民心相通,習近平強調,要構建“人文共同體”,促進文明互學互鑒,增進各國睦鄰友好,夯實上海合作組織長遠發展民意基礎。面對世界和亞太正在經歷的深刻變革,對于亞太合作未來的路怎么走,習近平提出,要共同構建開放包容、創新增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的“亞太命運共同體”。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于11月20日在廣州開幕。本屆會議以“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征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主題,有600余位全球知名政治家、戰略家、學者、企業家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