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3日16:59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3月13日消息(記者孫利 王銳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火神山醫院護理部副主任仲月霞是一位有著30多年工作經驗的護士長。在武漢戰疫一線,她努力提升護理質量,精心照顧患者,彰顯了一名軍隊醫務工作者的使命擔當。
臨近中午,在感染三科隔離病房,仲月霞即將結束護理查房工作時,一位即將出院的治愈患者認出了仲月霞,和她一起來了個隔空擁抱。
即將出院的治愈患者:我記住你的名字了——仲月霞,以后到西安去找你們,謝謝你們呀。
作為一名急救護理方面的專家,仲月霞得到患者的認可,首先是因為她出色的醫療護理能力,能在第一時間注意到患者病情變化,及時挽救生命。
仲月霞:當時有一個病人比較重,我看的時候血氧飽和度是83%。所以趕緊就給他把氧流量、呼吸機參數做了一些調整,后來病人很快就平穩了,血氧飽和度就上來了。
在仲月霞看來,治病更要治心,心理上的共情和安慰才是幫助患者對抗病魔的最好良藥。
仲月霞:在我們火神山醫院治病期間,如果患者有一個愉悅的心情,病程數縮短了,他可以更快恢復。而且重得變輕的,輕的痊愈了,實際上就是這樣促進康復,這也是我們醫務人員所有共同的努力。
同時,仲月霞還在生活上細心關懷和照顧患者。
仲月霞:針對新冠肺炎患者來做一個有針對性的飲食方案,高纖維素、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易消化、少刺激。同時這個方案里還結合了武漢人的飲食特點,比如熱干面。
仲月霞說,患者認可是對自己工作的最大褒獎。
仲月霞:有一個病房有三個女同志,我一去查房,他們就拉著我要給我獻花。這個花是拿紙折的小玫瑰花,床上躺著輸液的也要給我獻,我那時候因為在病房,戴著護目鏡、面屏,整個一片就模糊看不見了,眼淚就止不住往下流。從病人的角度你得到了他對你的認可,其實心里真的非常溫暖,你感覺為病人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12年前,汶川抗震救災,她是醫院派出的首批醫療隊隊員。她,就是來自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的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火神山醫院護理部副主任仲月霞。解放軍報記者 范顯海攝 背起行囊,仲月霞和同在出征隊伍中的愛人王新默默相望,比了一個“勝利”的手勢。
12年前,汶川抗震救災,她是醫院派出的首批醫療隊隊員。她,就是來自空軍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的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火神山醫院護理部副主任仲月霞。解放軍報記者 范顯海攝 背起行囊,仲月霞和同在出征隊伍中的愛人王新默默相望,比了一個“勝利”的手勢。
一次,仲月霞在一個病區急救車內檢查時,發現少了一支升壓藥,原來是患者使用后值班護士忘了補充。一位患者輸液后,值班護士發現他臉色不好,便按照仲月霞平時介紹的經驗和強調事項為患者測量血壓。
受訪者供圖 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后湖院區,重癥醫學科醫生汪毓君已經在抗疫一線奮戰了20多天。” 2月18日,在武警湖北省總隊醫院急診科走廊,主管護師米瑩和外二科主治醫師郝旭東趁著擦肩而過的片刻,互相提醒。
1月24日,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身著迷彩的隊員成為2020年除夕夜“最美逆行者”。除夕當晚,王新和仲月霞攜手踏上武漢,并肩戰斗在前線。” 日夜奮戰,仲月霞與王新偶爾能碰到,他們雖顧不上說話,但一個眼神就能讀出對方心中的關切。
解放軍報記者 范顯海攝 戰斗在同一家醫院,住在同一座大樓,但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夫妻倆只見了3次面。王新是醫療隊專家組成員,除了進入病房一線,根據患者病情指導醫護人員制訂治療方案,他還作為“醫生們的醫生”,擔負醫療隊隊員的保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