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10日17:39 來源:健康中國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微信
國家隊組織,迅速有力
來到武漢已經月余,從最開始轉場救援、再到突擊猛干、到穩扎穩打,醫療隊從剛開始工作負荷重、保障不足的艱辛,到現在所有日常工作早已規范運行,保障能力顯著提升,出院人數日漸增多,重癥患者逐漸減少。
北大醫院派出醫療隊后,隊員在短時間內經過溝通、分工、磨合、協作,迅速形成了新的工作組,打開了工作局面。在整建制地接管了病區后,醫療隊在不到36小時的時間內完成了準備工作,隨即形成了一套工作制度:劉新民院長等8位專家組成醫療隊核心組,人員分為醫療、護理、感控、聯勤保障4個工作組;根據7*24小時的工作安排,各工作組進一步將人員分組、排輪值班。
核心組根據工作實際,分別把4組人員開展工作涉及的原則/標準、流程、匯總報告、溝通協調等制訂了詳細而明確的制度,并確定了每日召開工作例會,就各項工作進一步總結、細化和調整。
從2月8日晚開始收治病人,一個專業、有序、科學、精細的救治團隊開始運轉了。核心組通盤統籌,醫療組根據病情對患者進行分級分類管理、制定最有效的“一人一案”治療策略;護理組安排適宜診療護理方案、提供優質護理服務;感控組做好病區流程規劃、隊員防護督導;聯勤組做好后勤保障、物資儲備等,確保救治工作科學高效地開展。
在隔離病房開始運行后,醫療隊設置好了遠程會診中心,使得病房外的專家可以指導病房內的救治工作。聯勤保障組對接資源、整理清點、統計信息、更新需求、一對一確認等,高效完成了相應工作,醫療物資如器械、設備、耗材等如何取用,生活物資如羽絨服、保暖衣如何發放,都安排的妥當周全。
為戰友撐起安全傘
抗擊疫情,院感先行。每逢疫情來臨,院感都是第一批就位的部門之一。他們是劃分污染區和半污染區的“參謀部”,是制定感染患者院內路線的“規劃師”,也是每一名臨床醫護人員的“衛生員”和“督導員”。他們用科學和嚴謹,指導醫護人員做好防護、優化診療流程、規范就醫路線,為醫療隊員撐起了安全傘,保護他們的平安歸來。
感控組成立后,他們要準確制定病房感控管理的各項規范,同時根據診療操作的危險程度,進行分層、分級管理。
雖然各位醫護人員都已經身經百戰,但對于新冠肺炎這一陌生面孔,他們仍要做到知己知彼。了解新冠肺炎的疾病特征、傳播途徑、有效防護等則是他們的首要任務。感控組對醫療隊員作了全員培訓,使大家對疫情防控有了更為具體直觀的認識。
感控組制定了病房感控管理的各項規范,同時根據診療操作的危險程度,進行分層、分級管理。他們在各區域設置了標識和提示,確保每一個隊員都掌握防護流程;幫助隊員反復訓練標準操作,把易錯的部分做成圖示,通知給每個醫療隊員用于糾錯和更正。
感控組有3位老師,他們輪流值班,不僅要指導大家正確使用防護用品,嚴格落實消毒隔離措施,同時也要疏導大家放平心態、科學防控。
在醫療組、護理組出入病房時,都有感控組的值班人員陪同督導,他們逐項查驗隊員們穿戴/脫去防護用品的操作,確認合格后再出入。
隔離風險已經成為自覺的紀律要求。感控老師們一度成了“十萬個為什么”的回答者,“這個區域怎么消毒?這個消毒劑怎么用?這樣消毒對不對?”感控組整理出了《醫療隊隊員生活及工作個人防護經驗小結》,放置于最顯眼處提醒大家;回到駐地,醫療隊員仍然要嚴格做好個人防護,小小的房間也把清潔區、半清潔區劃分的清清楚楚,公用洗衣機標記了1、2、3號,用于提示清洗不同的衣物,防止交叉混用。
今天,是北大醫院援鄂抗疫醫療隊持續作戰的第41天。北大醫院醫療隊將繼續履職盡責,全力救治,守護危重癥患者的平安,為打贏防疫攻擊戰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來源: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編輯:趙可星
截止到2月13日,北大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已累計收治危重癥患者200余例,而作為領導組組長,喬杰也已在武漢駐守12天。作為國家產科質控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喬杰也關心著武漢地區孕產婦的安全。堅守戰“疫”一線的醫學教授,請多保重
截止到2月13日,北大援鄂抗疫國家醫療隊已累計收治危重癥患者200余例,而作為領導組組長,喬杰也已在武漢駐守12天。作為國家產科質控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喬杰也關心著武漢地區孕產婦的安全。
為人民筑起堅固的防線 北京大學黨委書記邱水平,校長郝平,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詹啟敏,黨委副書記、醫學部黨委書記劉玉村和黨委常委、副校長陳寶劍為即將出發的英雄們送行。
昨日(1月22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癥醫學科主任王廣發發出微博,稱經過1天的治療,自己不發熱了。另一個節點是在回京前2天,去了幾家醫院的發熱門診和臨時隔離病房,里面很可能存在新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
新華社北京9月20日電(記者吳文詡)記者從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獲悉,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科醫生被打一案宣判。被告人鄭某某因犯尋釁滋事罪,依法被判處有期徒刑9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