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00后”女孩致敬馳援武漢媽媽:你雖普通 山般厚重

映象網開封記者 崔學慶
自1月26日開始,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內科一病區主治醫師徐娜作為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一員,前往武漢第四醫院已經一個多月了。3月2日,記者連線徐娜的女兒,開封高中西校區2112班肖冰陽同學,聽她講述這一個多月來的成長和心路歷程。
媽媽經常性的“缺席”
“我曾在書中讀到過,孟母三遷,只為了給孩子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也曾讀到過孟郊的‘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還曾讀到過蔣士銓的‘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這些經歷,我都沒有體會。”肖冰陽是個心思細膩的女孩,成長的道路上,媽媽工作忙碌,一直是“缺席”的。
記得很小的時候,肖冰陽就能橫穿川流不息的大馬路,來到媽媽所在的醫院,在門診外冰冷的鐵凳上等待她下班。學校的家長會,媽媽參加過的次數寥寥無幾,有次去參加甚至不知她教室在何處。好容易到了春節,本期盼著能如別的同學一樣,在長輩面前撒撒嬌逗個樂兒,可誰知媽媽過年也要值班……
“我習慣了每天晚上媽媽八九點才回家,也習慣了跟她正說話時,病人突然給她打電話,一打就是一個多小時,也習慣了媽媽半夜三更因為緊急情況趕往醫院……但我明白,身為醫生本該如此。”說到此處,肖冰陽臉上帶著笑容,媽媽在她成長過程中長久“缺席”,但媽媽的愛始終沒有“缺席”,她理解了媽媽,也理解了千千萬萬醫護工作者的堅守和信念。
疫情之下 從憂心媽媽到學會獨立堅強
“我一直都覺得醫生只需有過硬的學識、技術,有面對醫患糾紛時的冷靜、從容即可,卻也忘了他們的工作的本質是與死亡比拼,也許會搭上自己的生命。”今年遇到突入其來的疫情,肖冰陽才恍然大悟。
大年初一的晚上,父親突然告訴肖冰陽說媽媽有可能支援武漢了,“怎么突然就去武漢了?她不是應該在24小時守著的發熱門診嗎?怎么非得要她去?”肖冰陽聲音發抖。父親并未回答這個問題,只是輕輕地說了句“別告訴你姥姥,你媽不讓,別讓他們操心了。”
她感到害怕,害怕因為病毒太強,媽媽會被感染,害怕自己在不經意間就已經錯過了與她的最后一面。那個大年初一的夜晚,陪伴她入眠的是眼淚。可凌晨兩三點,媽媽要出發的時候,她已經接受了。
經過一夜的心理建設,雖說心有余悸,但終于也不再對媽媽的決定有什么異議。她對媽媽說了句,“加油,照顧好自己,平安回來。”她知道此時不能有不舍,雖然忍不住,但絕不能說出來。只是當媽媽拉著行李箱走出門的那一刻,肖冰陽趴在欄桿上靜靜地看著外邊,悄悄地哭了出來,看著這個河南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員中的一名“戰士”走向了她的“戰場”。
從大年初二開始,從媽媽一路逆行,馳援武漢那天開始,她每天都會關注全國新冠肺炎的各項數據,她更加明白,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那些冰冷的數據背后,是無數跟她媽媽一樣的醫護人員的艱辛和血淚。
肖冰陽告訴記者,之后的每一天,只要媽媽晚上沒有夜班,她都會和媽媽視頻通話。她清晰的看到已經下班幾個小時后的她臉上清晰的勒痕;看見她因工作需要而剃掉的鬢角,剪短的長發,而新長出頭發中,竟然夾雜著斑駁的白發,聽她講在病房中穿戴防護服的悶熱感,聽她說病人病情好轉時和她分享喜悅。
如今媽媽已經到武漢一月有余了,肖冰陽也慢慢地堅強起來。日子雖難熬,但也不乏好消息,新增感染人數與日遞減,各省份有序復工,還有媽媽所在的武漢醫院中已經有很多人經治療痊愈出院了。
“海涅說得對:冬天從這里奪走的,春天都會交還給你。在這個疫情期間,我看見了我媽媽,一個普通醫生為祖國的貢獻,還有千千萬的如我媽媽般的人,不只在這次疫情中,平時在祖國的發展中所付出的點點滴滴。他們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夯實國家基層,一聲不吭地盡己之力,默默奉獻國家,他們雖然普通,卻如山般厚重。”說這句的時候,肖冰陽眼中泛起淚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