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9日17:25 來源:中國記協網
編者按:“脫我舊時裳,著我戰時袍”。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一批批女記者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用獨特的視角,記錄下一幕幕感人的瞬間、一個個淚目的故事。作為女兒、妻子、母親的她們,也有難舍和牽掛,甚至不安和擔憂,但在戰“疫”報道吹響集結號的那一刻,她們深知自己也是“端槍”的戰士,沖鋒一線是記者必須扛起的擔當。在今天這個別樣的三八節,我們推出六位女記者講述的戰“疫”故事,一起感受巾幗的擔當,致敬了不起的她們!
中國日報社記者王曉瑩:
勇做“端槍的人”,記錄“紅區”故事
戰斗總要有人端槍沖鋒陷陣。作為一名新媒體記者,就要勇做那個“端槍的人”,走進新聞現場,走進“紅區”,把真實的一線防疫故事講好,把中國故事講好
當武漢戰“疫”吹響媒體集結號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必須奔赴武漢,用鏡頭記錄下武漢最真實的戰“疫”故事。
重癥隔離區收治的都是重癥和危重癥患者,是感染風險最高、最危險的區域,更是生與死角斗的火線,因而被稱為“紅區”,這里堪稱是這場戰役的中心地帶。
正是在這里,我記下了幾個最鮮活的故事。
記錄1:2月13日,武漢市第一醫院隔離病房,采訪拍攝時長4小時。
我走進重癥ICU病房,記錄了8位護士給患者做俯臥位治療而滿身濕透,還記錄了45師空降兵老兵給主治醫生敬的那個軍禮,以及丈夫不懼感染在病房里陪伴妻子一個多月的一對新婚夫妻……
記錄2:2月22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隔離病房,采訪拍攝時長5小時。
這一天,我再次走進隔離病房,“護士,我母親在23床,可不可以讓我跟她通個電話?”一位中年女人躺在病床上,鼻子里插著輸氧管。
看到電話打通的那一幕,我的淚水禁不住奪出眼眶,“媽媽,你一定要堅強,你是我最堅強的媽媽!”
這是她們進入病區治療后的第一通電話。
感謝遼寧重癥醫療隊所付出的努力,讓她的母親病情有所好轉,在艱難時刻聽到了女兒的鼓勵。
中國日報社記者王曉瑩(左)與同事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準備進入隔離病房采訪。
記錄3:3月2日,武漢市第一醫院ICU病房,采訪拍攝時長6小時。
當天,我又一次進入“紅區”采訪,跟拍了一位90后的重癥ICU男護士,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新生代年輕人的堅韌與果敢,他們也是“中國好故事”的一個樣板。他的身影激勵我們要堅定信念,全力以赴,打贏這場防疫戰。
中國日報社記者王曉瑩(中)與同事在武漢市第一醫院ICU病房采訪90后男護士。
在“紅區”,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故事,正在這里發生。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是一場生死時速阻擊戰,這也是新聞發生的最前線,戰斗總要有人端槍沖鋒陷陣。作為一名新媒體記者,一名國際傳播工作者,一名共產黨員,此刻,就要勇做那個“端槍的人”,心懷使命——新聞在哪里發生,我們的鏡頭就要對準哪里,走進新聞現場,走進“紅區”,把真實的一線防疫故事講好,把中國故事講好。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鄧曦:
我是報道團里唯一的女記者
在武漢抗疫一線采訪,作為女性,我比男記者往往更容易捕捉到感人的瞬間。這座城市里正在發生的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它們就如一束束溫暖的光照亮了我的內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江蘇13個地級市均有醫療隊伍奔赴湖北支援……2月17日,江蘇廣電總臺赴湖北報道團奔赴武漢,我是其中唯一的女記者。
抵達當晚,我在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進行了直播連線。寒冷的冬夜里,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住院大樓仍然燈火通明。每盞燈光的背后,不知道有多少江蘇醫療隊醫護人員在徹夜奮戰。
江蘇廣電總臺赴湖北報道團抵達武漢當晚,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鄧曦正在進行電視直播連線。
如何充分利用好江蘇的優質醫療資源,發揮好“江蘇后援團”的強大支持力量,支援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院的江蘇省中醫院醫生王謙利用互聯網技術向后方醫院——江蘇省中醫院發起了“云會診”。
一位53歲的新冠肺炎患者,連續咳嗽、發燒10多天沒有好轉。屏幕的這頭,王謙身穿白色隔離服走進病房,為患者號脈、和患者交流,將病患的信息通過視頻連線回傳。通過兩塊屏幕,患者、醫生在這里可以和江蘇省中醫院的10多位會診專家面對面。半個小時內,一個中西醫結合的全新治療方案出爐。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鄧曦在武漢市江夏區中醫院采訪。
“現在這位患者已經康復出院了。”說到這里,王謙緊繃的臉終于舒展開來,這笑容如一束微光,驅散前方的陰霾。
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光谷院區是重癥和危重癥患者的定點收治醫院。兩名患者剛入院時,整夜咳嗽、睡不著覺。從重癥到痊愈出院,在艱難的治療過程中,患者與江蘇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臨出院前,第五批江蘇援助湖北醫療隊的心理醫生楊海龍給兩位治愈的患者上了一堂心理疏導課。
“回去以后,我一定會用積極的心態去生活。”上完心理課,患者謝先生的眼中閃著光亮,彷佛心中的一盞燈被點亮。雖然醫護人員穿著防護服,隔斷了病毒,但沒有隔斷與武漢人民真誠的心意。
在武漢抗疫一線采訪,作為女性,我比男記者往往更容易捕捉到感人的瞬間,并時常感受到一種“溫暖”和“光亮”。
這種“溫暖”和“光亮”是相互傳遞的。醫護人員的付出感動著病患,患者心系家人、心系不曾相識卻同病相憐的人的點點滴滴,同樣深深打動著醫護人員。
這些,都是這座城市里正在發生的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它們就如一束束溫暖的光照亮了我的內心。
湖北廣播電視臺湖北之聲記者劉雅婷:
還原英雄的樣子
作為一名記者,我想從這些被厚厚的防護服和口罩遮住面孔的英雄身上,找到他們生活中的樣子,想讓大家知道,脫下白大褂,他們也是有家有口、有牽掛的平凡人
因為長期跑醫療口,我的微信好友列表里有許多醫生朋友,他們是最早面對疫情的戰士,是一群在疫情面前本能般“逆行”的人。
2月24日,我前往武漢市蔡甸區協和江北醫院采訪。就在頭一天,這所醫院消化內科醫生夏思思因在一線感染新冠肺炎,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年僅29歲。而在她之前,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醫生彭銀華、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醫生肖俊等都因為抗擊新冠肺炎犧牲在工作崗位上。
去醫院的路上,想著從此夏思思的父母失去女兒,幼子失去媽媽,丈夫失去妻子,同為醫生家屬的我內心十分沉重。
醫院辦公區里,同事們在夏思思的工位上擺滿了千紙鶴,看到女兒生前的照片,夏思思的母親身子一軟,痛哭不止,夏思思的丈夫在一旁淚流滿面。
2月24日,武漢市蔡甸區協和江北醫院里,湖北廣播電視臺湖北之聲記者劉雅婷采訪夏思思的親人。
科主任邱海華強忍淚水給我們還原了夏思思人生最后階段的“倔強”:1月14日,科室一名70多歲的患者病情加重,肺部CT發現異常。當天,原本已經下了夜班的夏思思又返回醫院參與救治,協調專家會診。隨后幾天,她一直牽掛老人的病情,主動留在病房照顧。邱海華說:“病人因為我們的及時診斷治療恢復了,但是我們年輕的90后醫生卻不幸感染了。她出生在醫護世家,從小就理解‘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的意義。”
3月5日,武漢市漢口醫院里,湖北廣播電視臺湖北之聲記者劉雅婷(左)采訪感染康復的醫護人員。
作為一名記者,我想從這些被厚厚的防護服和口罩遮住面孔的英雄身上,找到他們生活中的樣子,想讓大家知道,脫下白大褂,他們也是有家有口、有牽掛的平凡人。這樣,我們才會因為共情而更加銘記這段歷史,才會更珍惜這些無懼生死的醫護人員為我們換來的平安,更向往疫情過后的美麗春天。
長江日報社記者王愷凝:
救人的人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沒有到離現場最近的地方切身感受過,記者寫不出冷靜、細膩、生動的文字。記者的使命是記錄真實的歷史瞬間。救人的人在哪里,我就在哪里,這是本分
2月27日,華中科大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ICU里,周寧醫生成功給一位危重癥患者撤下ECMO(體外膜肺氧合,俗稱人工心肺機)后,看到病人緩緩睜開的眼睛,他興奮地大喊了三聲:“活過來了,活過來了,活過來了。”
這三聲“活過來了”,是對生命重啟的驚喜。
原本打算剪輯成8分鐘紀實片的我,改變了主意,將情感集中在撤機前的幾個瞬間,剪了一段85秒的小視頻。之后報社融媒體的同事再次濃縮至15秒,在抖音發布后迅速引起關注,短短幾個小時就突破500萬觀看量,直奔千萬。
危重癥患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上了ECMO的病人往往九死一生。醫生情不自禁的三聲“活過來了”,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這也是疫情爆發以來,我第一次進ICU。我是一名文字記者,在這之前去的最多的地方是發熱門診和醫院行政區域,醫生們通常在這兩個地方接受采訪。2月26日,得知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首位ECMO病人第二天要撤機,我便聯系醫院,請求進ICU拍攝照片和視頻。
第二天,我拿著相機,跟著醫護人員們忐忑地進了ICU。忐忑不是因為怕死,是怕自己拍不好,對不起醫生們的救治。
進入ICU前,長江日報社記者王愷凝(右)按院感要求給相機包上保鮮膜。
雖然在這之前已經聽很多醫生說過ICU里的情況,但是親眼見到所帶來的沖擊力遠超“聽說”。30個危重癥,27個插管,所有病人身邊都圍著大小儀器,他們有意識,卻無法說話,連提筆寫字都是奢望。
周寧醫生用“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來形容這位成功撤機的病人。由于氧壓的問題,只有8床、9床兩個床位可以使用ECMO。這位病人雖然住在8床,但是當時3床更需要ECMO,可在調整床位的過程中,3床生命體征出現不穩定,只得作罷。
結局一喜一悲:8床活了,3床再也等不到了。
ICU外,周寧跟我講了這個過程。我這才完全理解,為什么那三聲“活過來了”打動了我和數以千萬的網友。
我以前一直認為文字記者不需要進ICU,其實不是。“以白衣為袍,與病魔搏斗,與死神較量”,讀者聽過無數遍這樣的話,但是醫護人員們到底如何與死神搶奪生命?重獲新生的患者經歷過怎樣的驚心動魄?沒有到離現場最近的地方切身感受過,記者寫不出冷靜、細膩、生動的文字。
長江日報社記者王愷凝在ICU采訪。
這個星期我已經連續三天進到ICU,蹲點記錄下一個搶救成功的危重癥患者。ICU是“紅區”中的雷區,是病毒負荷量最大的地方。有人問我怕不怕,我其實還好。每個職業有每個職業的使命,醫護人員的使命是救死扶傷,記者的使命是記錄真實的歷史瞬間。救人的人在哪里,我就在哪里,這是本分。
中國婦女報社記者劉麗君:
方艙社區的人情味包圍著我
微笑著期待,方艙患者堅強而豁達。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我也在這次采訪中蛻變成長,明白了作為記者的那份“記錄歷史”的責任
3月4日,我去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采訪。盡管穿著好幾層防護服,在穿過隔離門,進入污染區的那一刻,我的心還是因為緊張怦怦直跳。
進去后,眼前呈現的一切卻讓我漸漸平復。
早上10點,患者們都已吃過早飯,有的躺在床上休息聊天,有的圍坐在一起追劇,有的一邊溜達一邊玩手機。大家臉上沒有那么多焦慮,更像是在如常地生活。
我和幾個患者聊了聊,她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人生都因這次疫情遭到“重創”。盡管如此,她們還是愿意微笑著期待,對生活抱有深深的感激,這份堅強與豁達,讓我特別動容。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667床的聾啞人患者老胡,看到我是記者,就特別熱情地拉住我,要給我拍照。
一直護理老胡的護士王麗萍說,老胡是一個熱心腸的人,雖然不能說話,但他一直用行動表達著感謝。“主動拍了很多我的工作照發給我。隔壁床位的病人出院了,還過來幫我消殺床位。”
在方艙,醫護、患者、警察……他們可能原本素不相識,現在卻組成了一個“大家庭”。很多病人爭當志愿者,主動幫著發盒飯、維持秩序,護士帶著患者們鍛煉身體……大家都在互相幫助,互相鼓勵,互相體諒。這里雖然是一個“臨時醫院”,但更像是有著濃濃人情味的“社區”。
那天在方艙呆了兩個多小時,出艙時,陽光特別好。那一瞬間我突然思緒萬千,勝利將至,這和煦的春光,會照到每個武漢人身上。
中國婦女報社記者劉麗君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采訪。
武漢是座英雄的城市,我也在這次采訪中蛻變成長,明白了作為記者的那份“記錄歷史”的責任。
江西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記者吳萍:
一次提起十二分謹慎的采訪
此刻,任何言語都顯得蒼白無力,唯有用鏡頭拍下他們忙碌而堅定的身影。到前線去,和他們“戰”在一起,為他們記錄,為歷史存檔,也是我作為新聞人的無悔選擇
從1月22日起,我開始奔波在抗疫報道一線。這期間,先后多次到江西省衛健委,以及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西省胸科醫院、南昌市第九醫院等省市定點醫院采訪,及時報道各大醫院的救治情況;獨自一人帶著小型攝像機進入治療危重病人的隔離病房,記錄白衣戰士與病魔的近距離戰斗。
2月3日,我申請去定點收治醫院南昌市第九醫院的重癥隔離病區采訪。
進去前,呼吸科主任周玉龍再三跟我說“必須穿好防護服,要盡快完成采訪。”他臉上的表情,是我采訪多年來沒有見過的嚴肅,讓我有點兒緊張。
走進隔離病區就像到了另一個世界,安靜的過道里,只有一聲聲急促的電話鈴聲,以及被防護裝備包裹得看不見長相的護士小跑著來回穿梭的沙沙聲,這些都在告訴我,這是個在和時間賽跑的戰場。
醫生叮囑我:“要跟在我們后面,別靠病人太近。”嚴厲的語氣讓我對這次采訪提起十二分謹慎。雖然醫生這樣叮囑,但是我發現,他們自己卻還是和平時一樣近距離詢問病情、檢查病人身體。
護士李楠楠給病人抽血時,她的頭距離患者只有一個拳頭,她說“帶著護目鏡看不清,只能這樣”,但這對她來說也有很大風險。
周玉龍是一位資深的呼吸科醫生,從醫院組建隔離病區開始,每天他就帶著團隊50多名醫護人員守在這里,吃住都在醫院。他們要挑戰的不光是疾病還有自己,多說兩句話就喘不上氣,多走兩步路就缺氧。
面對救治壓力還有心理壓力,周玉龍說,“有人忍不住就哭了。看著他們哭,自己也想哭,可是還是要忍著,必須得堅持。”
江西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記者吳萍(右)在和醫生溝通采訪。
從一個病床到下一個病床,我拍下他們詢問患者時的耐心、研究病情時的細心、安慰病人時的貼心,記錄下他們對患者說“別擔心”“今天又更好了”“很快就能回家了”……
護士李楠楠說,“隔離了外界、家人,這里的患者就像孩子一樣依賴著我們。”說起孩子,她突然哭了,因為對孩子的虧欠,對家的想念。一邊哭,手上的動作也沒停。
我突然不知道說些什么。此刻,任何言語都顯得蒼白無力,唯有用鏡頭拍下他們忙碌而堅定的身影,本該半個小時完成的采訪,我卻在重癥隔離病房呆了整整兩個小時。
江西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記者吳萍(中)在隔離病房拍攝醫生查房。
他們是普通人,可是穿上白大褂,套上防護服,一個個卻都變成了戰士。守護生命健康是他們無聲的堅持和無悔的選擇,抗疫最前線,他們默默地踐行著白衣天使的初心使命。
到前線去,和他們“戰”在一起,為他們記錄,為歷史存檔,也是我作為新聞人的無悔選擇。(本文內容分別由中國日報社、江蘇廣電總臺、湖北廣播電視臺、長江日報社、中國婦女報社、江西廣播電視臺提供,轉發請注明來源。)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 題:聆聽“好記者”的“好故事”——寫在第二十一個記者節到來之際 對新聞工作者而言,只有擔當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才能與受眾一起跨越千山萬水,觸摸時代的脈搏。
新華社北京11月7日電 題:聆聽“好記者”的“好故事”——寫在第二十一個記者節到來之際 對新聞工作者而言,只有擔當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才能與受眾一起跨越千山萬水,觸摸時代的脈搏。
2月7日,作為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第二批隊員,我奔赴武漢。為此,協和醫療隊核心組討論后制定了病情通報制度,規定每天下午3點到4點,由值班醫生給每一位患者的家屬打電話,報一聲平安,聊一聊病情。
今年初,中部戰區總醫院2200余名黨員醫護人員,自發組成黨員突擊隊,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擊戰,為人民健康筑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在抗疫一線,中部戰區總醫院黨員突擊隊的隊員們迎難而上,沖鋒在前。
“人民軍隊醫務人員牢記我軍宗旨,視疫情為命令,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空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進駐武昌醫院率先開展病毒核酸檢測…… 2月17日,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李丹到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感染控制科擔任主任。
脫貧攻堅戰場、抗擊疫情前沿、教書育人講臺……巾幗英雄在一個個時代舞臺寫下精彩篇章,中國婦女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婦女以“巾幗不讓須眉”的昂揚斗志,在疫情防控中展現“半邊天”的力量。
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婦科腫瘤專科護士長張宏主動請纓,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戰“疫”期間,全國廣大社區干部不分晝夜,連續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武漢東湖新城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陶久娣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統攬全局、果斷決策,為中國人民抗擊疫情堅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指明了方向。張定宇,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身患漸凍癥的病人,帶領240多名黨員,全部堅守在急難險重崗位,沒有一個人遲疑、退縮。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統攬全局、果斷決策,為中國人民抗擊疫情堅定了信心、凝聚了力量、指明了方向。張定宇,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身患漸凍癥的病人,帶領240多名黨員,全部堅守在急難險重崗位,沒有一個人遲疑、退縮。
一個肩膀,與億萬肩膀同在,就能筑起堅不可摧的長城。石榴爸爸 龍仁勇:小寶寶是在正月初十,六點鐘(出生),諧音就是“石榴”,第二是在當前的這種情況下,希望全國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共同戰勝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