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6日16:44 來源:軍報記者微信公眾號
ICU病房的讀秒節奏——記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專家張西京
■解放軍報記者 王通化 高立英 通訊員 王 煜
“嘀,嘀,嘀嘀嘀……”生命體征監測儀紅燈閃亮,報警聲不斷。
呼叫值班醫生,穿戴防護裝備,跑進病房,投入搶救……爭分奪秒,腳步匆匆,是火神山醫院重癥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的常態。
快速誘導氣管插管、有創輔助通氣……一位呼吸衰竭的重癥患者被成功救治??偨Y時,張西京提高了講話的聲音:“我們還可以再快一點!”
在ICU病房(重癥監護室)工作二十幾年,這位來自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的重癥醫學專家,早已習慣了和死神“搶人”的讀秒節奏。
“生死關頭,必須爭分奪秒!”張西京的身上總有一種超乎尋常的干練和果敢。
△張西京近影。解放軍報記者 王傳順 攝
“搶抓第一時間,我們就先勝一局”
在抗疫一線的ICU病房,張西京留下了太多的“第一時間”——
大年初一,醫療隊進駐武昌醫院。第二天一早,張西京打頭陣,第一時間帶著19名黨員骨干進入ICU病房。
為了及時掌握病情、制訂救治方案,張西京帶領戰友們逐一查看患者病情。那一天,他在病房走了3萬多步。
ICU病房內,患者經歷著人生的至暗時刻。“在這里工作,必須有敢與死神掰手腕的勇氣與擔當?!睆埼骶┱f,“既然來戰斗,就不怕風險?!?/p>
那天,ICU病房告急:一名心臟支架植入術后的新冠肺炎患者,突然口鼻腔出血,凝血功能出現異常,生命危急!緊要關頭,張西京果斷拍板:停掉抗凝藥物,注射新鮮冰凍血漿,補充維生素K!
張西京說:“搶抓第一時間,我們就先勝一局?!睅讉€小時后,患者轉危為安。
那天凌晨,一名患者昏迷,張西京聞訊趕到病房。這名陳舊性腦?;颊呓涍^10余天的診治,病情已有所好轉,為何突然加重?
張西京從患者心肺表現癥狀逐條剖析、排除、判斷,最后得出結論:昏迷的病人咳痰能力差,病情加重的原因很可能是積痰堵住了氣管。隨后,他與戰友們冒著風險,果斷為患者實施氣管插管。當患者氣道內的大量分泌物被吸出后,病癥隨即緩解。
“哪怕睡覺,他都睡不踏實。”說起張西京,同是學醫的妻子王曦心疼不已?;丶业膹埼骶┌ご簿汀懊胨?,卻又睡得很輕。不管幾點,醫院打來電話,都響不過三聲。
如今在火神山醫院,張西京電話更是“秒接”。查房、會診、討論病例、協調、開會、看現場、總結……即使是深夜,一有事,他也馬上就到。
從西安出征時的場景,時不時就會浮現在張西京的腦海中。“他是專家中的專家、骨干中的骨干,有他在,我們放心!”院領導做動員時評價他的一番話,讓張西京深感此行使命之重。
在這位重癥醫學專家看來,緊急搶救呼吸衰竭患者時,就像是百米沖刺,每一秒都生死攸關;等患者一點點恢復生命體征時,又像跑馬拉松,幾天幾個月都要守著。
“危重癥病人不是靠一個人救活的,是整個團隊一秒秒搶救過來的”
火神山醫院ICU病房里,電子表上的紅色數字靜靜跳躍,不斷變化。
這里,患者病情瞬息有變——前一秒可能風平浪靜,后一秒也許便跌落深淵。留給醫生分析和判斷的時間,常以秒計。但只要張西京往那里一站,醫護人員就會神穩心定。
2月21日,正在早交接班的張西京,不經意間瞅了一眼視頻監控,立馬抄起對講機,大聲呼叫值班醫生。
一名佩戴無創呼吸機的老年患者,突然出現重度低氧血癥。張西京果斷帶領醫護人員為患者實施俯臥位通氣、固定氣管插管、拍背、吸痰……終于,患者的指脈氧飽和度一點點上升,脫離了危險。
好險!多虧發現處置早。其實,ICU病房每天都上演著生死時速。監護儀上跳動的彩色數字,代表著心跳、呼吸、血壓、氧飽和度……狡猾的病毒會趁人不備,選擇防守空隙發起攻擊。張西京卻有一雙“火眼金睛”,常常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識別病毒干擾的表象。
一名新冠肺炎老年患者生命垂危。老人身體孱弱,長期用藥又加劇其肝腎功能的損害,尤其處在缺氧狀態,會進一步加劇肝腎功能的衰竭。
診斷片刻,張西京明確醫囑:停掉前期治療細菌感染的藥物,醫護人員協助老人進食。3天后,老人的血漿白蛋白數值接近正常值。這位老人,成為武昌醫院第一例重癥新冠肺炎治愈者。
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重癥醫學專家,張西京付出了驚人的努力。在與時間的賽跑中,他錘煉出一身過硬本領。
這位取得過碩士、博士學位的重癥醫學專家,不僅精通容量管理,還擅長呼吸治療。諸如氣管插管、深靜脈置管、床旁血濾、體外膜肺等臨床醫療技術,張西京都很嫻熟?!吧瞄L診治多臟器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等危及生命的疑難雜癥”,是業界對他的評價。
汶川抗震救災時,張西京和戰友搶救了多名重癥傷員;2009年甲流肆虐時,他們幫助數位危重孕婦轉危為安。近年來,張西京和同事每年挽救600多名危重患者的生命。
張西京的團隊中,有呼吸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腎內科、心內科的專家,也有麻醉、血液透析等領域的專家,堪稱軍隊重癥醫學領域的“夢之隊”。
“危重癥患者不是靠一個人救活的,是整個團隊一秒秒搶救過來的。”張西京說。
“對專業有多熱愛,就有多嚴苛”
2月29日,火神山醫院收到一封治愈患者的感謝信——“今天,我和夫人出院了!剛確診時,我們的心情糟透了……感謝張西京主任、李文放副主任和全體醫護人員,讓我們有了生的希望?!?/p>
這名患者得病后,“看啥都是灰色的”。是護目鏡下張西京關切的眼神,給了他戰勝病魔的信心和希望。
但在醫護人員看來,張西京的脾氣卻沒有那么好。
每天早上,年輕值班醫生為病患開醫囑時,“他必定坐在你的身后,一直盯著你把醫囑開完,絕不能出任何紕漏”。許多醫生就是這樣被張西京那嚴苛的目光“盯”著成長起來的。
那天,在科室醫護人員交班會上,張西京神情嚴肅地說:“救治成功率要想辦法再提高!大家必須在戰斗中迅速適應、磨合?!?nbsp;盡管話說得有些重,但所有人心里都熱乎乎的,腳下的步子又快了幾分!
一熱一冷,映射著這位身經百戰的重癥醫學專家的俠骨柔腸。在妻子王曦看來,張西京脾氣里的這一熱一冷并不矛盾。王曦是空軍軍醫大學的神經生物學專家。結婚多年,她早就摸透了張西京的脾氣,“對專業有多熱愛,就有多嚴苛。”
古都西安,從幼兒園到中學,張西京一直在父親單位的子弟學校讀書。那時,他喜歡集郵、打球。后來,張西京考上與家一墻之隔的軍醫大學,畢業后留校工作至今。
從家到醫院ICU病房,過一個地下通道,跑起來不過5分鐘。張西京日常的行動軌跡,大抵就是這兩點一線,每天6趟,1萬多步。白天忙臨床和教學,晚上寫科研論文,周末參加學術交流。
在火神山醫院,張西京也奔跑在兩點一線——不知多少次,剛在醫院忙完一次搶救、打贏一場戰斗的張西京,登上班車,凌晨駛過武漢長江大橋,在駐地與醫院之間穿梭。
此時此刻,武漢有“兩個世界”——一個是被按下“暫停鍵”的城市,人影稀少;一個是被按下“快進鍵”的醫院,白衣疾行……
ICU病房的危重急救,常常發生在深夜。張西京相信,再黑的夜,也會迎來黎明。
本文刊于3月6日《解放軍報》“01”“03”版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省總工會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著力發揮工會組織優勢,扎實開展志愿服務工作,用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用擔當詮釋工會娘家人的風采,用實干彰顯工人階級時代精神。
15個家屬樓院,1847戶,5071人,其中包含6個無主管樓院,隔離112戶、136人……轄區里這些大大小小的數字,她不僅熟記于心,還能一口說出哪家在哪個位置,哪家有幾口人,哪家幾號返鄭、幾號隔離結束……她就是被轄區群眾稱為“活地圖”的社區民警馬莉華。
“我心里真不是味兒,前兩天還到家里給我看病呢,這么好的人,怎么說走就走了呢?”提起王土成,長葛市董村鎮新王莊村68歲的村民趙鳳仙幾度落淚。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為防止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間人員聚集出行發生交叉感染,根據河南省交通廳統計資料顯示,河南全省多地于1月27日開始限制交通。各地市公共交通按下了“暫停鍵”,不少一線醫護防疫人員出行受到影響。
在2013年雅安地震,可口可樂中國系統創造了“凈水24小時”。多年來這一系統已經成為系統成熟的賑災機制。哪里有危難,哪里就有可口可樂系統的飲料車,用最快的速度送去災民急需的安全飲用水。
戰“疫”一線,這些90后好樣的!
為讓戰“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吃上新鮮的葉類蔬菜,河南無黨派人士、金豆子集團董事長賈輝多日組織生產,為疫情嚴重地區捐出1000多噸
女兒站在家門口哭喊著想要抱抱,父親坐在門口外樓梯上默默吃飯,淚水在眼里打轉。短短十幾秒的畫面,卻感動了無數網友,紛紛留言:“每個人都是英雄!”“加油,你們是最棒的!”……
公共交通大幅減少運量,但是市民確有需要短時、短途出門,該怎么辦?記者今天從“哈啰出行”鄭州單車事業部了解到:根據鄭州市城管局公共停車處的要求,工作人員每天對我市在運營的單車進行批次、持續、動態無差別消毒,市民可以放心使用。
縣李口鎮有71名退伍軍人投身戰“疫”一線。他們積極發揮著退役軍人勇擔當、敢作為的模范作用,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退伍不褪色,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