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5日13:43 來源:央視新聞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
足不出戶本是最安全的做法,
但有這樣一群人
戴上口罩和手套
走進社區和醫院
他們不是醫護人員、不是警察、不是社工
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
志愿者
他們讓我們看到
普通人在生死面前亦可偉大
他們讓無數人在陰霾的日子
感受到溫暖
今天是學雷鋒日
讓我們一起走近疫情下的“雷鋒們”
01
他是志愿者
志愿參加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建設
1月26日,
武漢雷神山醫院項目開工建設,
專業技工志愿者危鳳、危超兄弟倆
駕駛著自家的挖掘機,
參與到建設工作中。
?。c擊下方圖片,查看詳細故事)
兄弟二人日夜輪班,
機器一天都沒歇。
危鳳說:
“等我當爺爺時還可以跟我孫子講講,
以前為了大武漢、為了祖國做過貢獻?!?/p>
正是無數像危鳳、危超兄弟這樣的志愿者,
雷神山、火神山醫院的火速完工才有了保障,
更多患者得到救治的速度才有了保證!
02
他是志愿者
志愿服務武漢醫護、市民出行
一聲征集,
1500多名網約車司機
組成志愿者保障車隊,
90后的陳靈毓就是其中一員。
她每天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
為不浪費防護服,
她中途不吃飯也不喝水。(點擊下方圖片,查看詳細故事)
乘客下車后,
陳靈毓都會給車輛仔細消毒。
因穿著嚴密的防護服,
一天下來,防護服里汗流浹背。
正是有許多這樣的城市“擺渡人”,
才使得已經疲憊不堪的醫護人員,
無須為出行擔憂;
本就有些慌亂的市民
得到些許慰藉。
03
他們是志愿者
志愿為生產醫療物資貢獻力量
上海一家口罩廠有這樣一批“臨時工”,
他們身份各異,
12個小時不眠不休。
他們的加入讓企業的產能翻了倍。
48歲聽障人士孫劍說:
“我只是想盡自己的一份力,
希望這場疫情快點結束!”(點擊下方圖片,查看詳細故事)
12小時后,
20位“臨時工”志愿者
向工廠清點交付了30萬個口罩。
他們翻倍的不僅是口罩的數量,
更是普通百姓、醫護人員
可防護的概率!
04
他是志愿者
志愿守護醫務人員
快遞小哥汪勇
從開車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
到幫忙采購生活必需品,
再到解決醫療隊的吃飯問題……
他和伙伴們冒險奔走在武漢大街小巷,
為抗“疫”竭盡全力。
他曾和同伴們籌款10萬元,
“把商場里所有羽絨服都買光了”,
還曾自己聯系餐館訂餐為醫務人員供餐。
(點擊下方圖片,查看詳細故事)
因擔心給家人帶來危險,
汪勇一直住在公司倉庫里,
但汪勇并不后悔自己的選擇,
因為“我做了力所能及的事情”。
正是有了他們,
醫護人員才能以更好的狀態,
心無旁騖地全力救治更多生命!
05
他是志愿者
志愿為各大醫院運輸醫療物資
楊杰專職運送醫療物資,
曾花了兩天一夜、用小車分8趟
把所有貨物送到目的地,
他還會安裝ECMO、呼吸機和紫光殺菌機器人。
一個通宵,
他和另一名志愿者
安裝了15臺呼吸機。(點擊下方圖片,查看詳細故事)
運送像呼吸機這樣的大件時,
需要把設備直接送到醫院病房,
楊杰和其他志愿者就靠肩扛手抬來搬運。
經他裝卸、運送的醫療設備
數量有上千件,總價值五千多萬元。
正是他們,
讓重要醫療物資及時到位,
讓更多生命得以救治!
06
他是志愿者,
志愿用鏡頭記錄被按下暫停鍵的武漢,
一個期待春暖花開的武漢。
小林是武漢的一名80后志愿者,
他接送醫務人員、為感染者送藥;
他也是一名影視從業者,
他用自己的鏡頭記錄著疫情之下的武漢。
?。c擊下方圖片,查看詳細故事)
在小林的視頻里,
人們看到了武漢人的生活,
疫情的確對他們的生活產生了影響,
但那不是“絕境”。
“我想讓人們看到,
我們在非常積極勇敢地面對那些‘難’?!?/p>
在他們的鏡頭之下,
我們仿佛能聞到
鴨脖子、熱干面的香味,
能聽到江輪的汽笛聲,
能看到一個勇敢、充滿希望的武漢!
作家池莉說:
“武漢這地方就是這么江湖、散漫、任性、
俠義、火氣大、五湖四海、千人千面?!?/p>
這或許是很多人愿意為她付出的原因吧。
為了她,
許許多多人不介意自己
再多幾個志愿者工作的頭銜,
直到她重新恢復“煙火氣”!
12月3日,記者從團省委獲悉,在第五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上,我省有4個項目獲金獎,10個項目獲銀獎,18個項目獲銅獎。大賽由共青團中央、中央文明辦、民政部、水利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志愿服務聯合會共同主辦。
今天是第35個國際志愿者日。吉林省志愿服務優秀項目展示暨“日行一善·德潤長春”項目推廣現場會在吉林省圖書館舉辦。“日行一善”全民公益活動項目起源于吉林省洮南市。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12月5日是第35個國際志愿者日。5日,河北省石家莊市的最高氣溫只有四五攝氏度,近百名無償獻血志愿者從河北省血液中心出發,身穿統一的紅馬甲徒步宣傳獻血知識,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
這是一個禮敬志愿者的節日,也是一個傳頌志愿精神、發揮志愿作用的重要節日,讓我們向志愿者致敬,讓“志愿者”成為我們共同的名字。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中,志愿服務活動廣泛開展,小紅帽、紅馬甲隨處可見,志愿者投身到疫情防控戰線的各個領域,各盡所能、各展所長,舍小家為大家、講奉獻勇擔當。疫情防控志愿服務,彰顯了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志愿服務工作十分重視、對志愿者隊伍關愛有加。從多次指導志愿服務工作,到疫情期間專門看望慰問志愿者,再到勉勵青年志愿者不斷弘揚志愿精神、推動志愿服務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總書記對志愿者的關愛細致入微、情深意濃,對志愿服務事業的擘畫高屋建瓴、意義深遠。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志愿服務事業蓬勃發展。
包括盤活小區既有公共房屋和設施,保障新建居住小區養老服務設施達標,加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布點和綜合利用,推進居家社區適老化改造。包括支持參與提供醫養結合服務,支持開展老年人營養服務和健康促進,發展社區助老志愿服務,促進養老產業聯動發展。
生活在河南鄭州的這一家人,用行動有力地響應了無償獻血的號召,用堅持讓一件小事變得光輝。獻血獻的多了,熟悉了關于無償獻血制度的規定,2011年河南省紅十字會無償獻血志愿服務隊成立的時候,下崗后的楊予軍開始投入志愿服務工作。
時間回溯到上世紀50年代,在廣袤的內蒙古草原上,由于牧民居住分散、通信落后,牧區文化生活嚴重匱乏,黨和政府的聲音也難以傳達到基層?!拔乃嚿钌钊谌肴嗣裆睢笔橇暯娇倳泴ξ乃囈幝傻纳羁陶J識,也是烏蘭牧騎贏得群眾喜愛的成功之道。
11月20日,烏鎮景區南門的慈云路上,桐鄉市公安局執勤民警楊速宏頭戴智能頭盔,只需在人群中掃一眼,便能完成對人體測溫,一旦發現發熱人員,頭盔會立刻報警,將現場情況實時傳輸到指揮部。11月20日,桐鄉烏鎮,互聯網科技成果展示館里布展基本就緒,部分展商在對展品進行最后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