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2日21:58 來源:現代快報
在湖北黃石市婦幼保健院,有兩名來自南京市兒童醫院的男護士——張少華和馬良超,他們都是江蘇援黃石醫療隊隊員。由于面對的是小患者,接觸起來和成年患者有很多不同。3 月 1 日,現代快報記者來到黃石市婦幼保健院,了解他們的故事。
△張少華(最右)
男護士體能有優勢,也有柔情的一面
張少華大學畢業后就來到南京市兒童醫院,已經工作快 10 年了,目前是重癥監護室的護士長。原本過年他還打算帶著妻兒回老家東臺過年,但疫情打破了他的計劃。他每天都在醫院加班,后來就到了黃石。張少華每天在黃石婦幼照顧小患者,可家里剛過周歲的孩子卻顧不上了。
1995 年出生的馬良超,是南京市兒童醫院重癥監護室的一名護士,其實這次來湖北一線支援,一開始他都沒和家人說。后來出征的時候他被媒體采訪,結果同學在網上看到他,還發到班級群里。沒幾天家人也看到這個新聞,就上網搜索江蘇醫療隊隊員名單,這下小秘密可藏不住了。女友一邊責怪馬良超瞞著自己,一邊又忍不住關心他。
張少華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重癥監護室更需要男護士,因為在這里工作承受的壓力更大,節奏更快,處理事情更要冷靜。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是,男護士在體能上有優勢。
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其實男護士也有柔情的一面,比如張少華會在隔離病房里給小患者扎辮子,而馬良超則學起洗手兒歌去教孩子。
△張少華(右)和同事一起給小患者扎辮子
第一次戴 3 層手套打針太緊張
提起在黃石印象最深的事,馬良超想起自己第一次戴 3 層手套扎針的事。原本給小孩子扎針就不太容易,可能會動來動去,也可能會哭鬧。因為穿全套防護服,所以要戴 3 層手套和護目鏡。" 那次是給一個 3 個月的嬰兒扎針,小孩子蠻胖的,血管并不好找。同時,我站著也不方便,蹲著也不穩,只能跪在地上扎針了。第一次戴 3 層手套打針真的太緊張了,就沒扎好。"
提起這次經歷,馬良超滿滿都是自責。后來他就經常戴著手套練習扎針,之后每次扎針都沒再出錯。
△馬良超工作照(右)
疑似患者緊急產子
一般情況下,孕婦生孩子都會有預產期,但如果是突然產子就會很麻煩,而當媽媽是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生產就會格外困難重重。來黃石后沒幾天,張少華和馬良超就遇到這樣一件驚心動魄的事。
張少華說:" 那天中午,我們剛進隔離病房。那個產婦也剛過來,幾分鐘的時間,她丈夫的喊聲就打破了病房的平靜,說羊水破了。我們檢查發現,這個產婦已經開 9 指了,小孩隨時就要被生出來。但當時的病房并不符合接生的條件,情況真的非常緊急!經過綜合評估,我們就把她送到產房去。她當時很緊張,不停地喊要生了,我們就對她進行心理安撫。很快,孩子生下來了,整個過程比較順利,她的家人對我們也很感激。"
如果孕婦是新冠肺炎患者,那么治療用藥會不會對胎兒有影響呢?張少華表示,都是對癥治療,一般是不會有太大影響。
輪休時還到醫院進行業務交流
3 月 1 日張少華原本是輪休,不過因為接到黃石婦幼有關負責人的邀請,因此他來到醫院的 picu(兒童重癥監護室)進行交流。" 我到他們 picu 看了一下,看到里面的布局,和收治的病人,包括床邊查房。我交流了一些具體的護理措施和方法,查看儀器設備。因為時間有限,我們留下聯系方式,后面還會進一步跟蹤解答。希望在這段時間我們分享的急救經驗或者操作知識,使他們整體醫療水平和護理水平得到提高。"
疫情結束后,他們才能離開,雖然不知道什么時候,但他們心里還是有些打算?;厝ズ蟮谝患率亲鍪裁??馬良超脫口而出:" 哈哈,帶女朋友去吃火鍋吃烤魚。" 而張少華則長嘆一口氣:" 想安心睡一覺。"
“抗疫歸來剛消停,又聞鼓響號角聲。(左三為柳峰) 由于護士職業的特殊性和疫情的影響,柳峰已經有一年多沒有回河南省衛輝市的老家。
5月22日8點10分,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集中采訪活動舉行,部分全國人大代表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采訪。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十堰市太和醫院院長羅杰就救治經歷和抗疫感受接受總臺央視記者的采訪。
讓我們走近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兩位歷經戰“疫”洗禮的“男丁格爾”,看他們忙碌的身影,聽他們的戰“疫”故事,感受他們的俠義柔情。【同期聲(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重癥病房NICU護師黃安石)】:護士長詢問我意見時是毫不猶豫的。
讓我們走近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兩位歷經戰“疫”洗禮的“男丁格爾”,看他們忙碌的身影,聽他們的戰“疫”故事,感受他們的俠義柔情
在江蘇省第三批援湖北醫療隊中,有四名來自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的男護士,受到輿論的特別關注。從2月2日出發,奔赴武漢抗疫第一線,到4月12日返回,71天里,顧德玉和他的同事鄭智宙、高偉、鄧猛四人頭頂的“板寸”已逐漸茂密。
護理專業畢業的佘小斌,從陜西老家扎根青藏高原,以“男護士”的別樣身份,為醫學事業奉獻著青春。由于表現突出,佘小斌成為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唯一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稱號的醫護人員。
5月10日,在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急診重癥監護室內,23歲的護士范磊磊為患者進行鼻飼。 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5月10日,在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內科重癥監護室,護士來文健在推運設備。
4月24日,在上海市嘉定區一集中隔離點,歸國留學生、防疫志愿者曹元元(左)與醫務人員溝通隔離人員的相關情況。1月31日,在武漢金銀潭醫院重癥病區,上海市普陀區中心醫院護士王冬麟在護理病人。
了解病人病情,為病人擦洗、翻身、清理排泄物……從武漢回到揚州,許思瑤又回到日常工作中?!薄 ∏謇怼皯饒觥?、明確分工、改造病區、劃定“三區兩通道”……到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后,江蘇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同心協力,病人的收治工作井然有序。
五四青年節這天,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急診科護士邢德盛告訴記者,經歷過疫情期間的一線工作,自己對奮斗有了新的理解?!毙系率⒄f,作為青年,堅持學習,學以致用,就是最大的奮斗;奮斗在于信念是否強烈、是否在做著積極向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