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1日20:46 來源:中國日報
“把她的管子給我保護好,千萬不要讓管子脫,脫了以后會噴射。”他叫范學朋,是武漢市第一醫院的醫生。直面病毒,與死神搶奪生命,在范學朋的抗疫戰場上,每一分鐘的工作都堪稱驚心動魄。
近日,中國日報記者穿過四道門,跟隨范學朋來到了“紅區”。《全民戰疫》系列短視頻日記,帶你揭開口罩背后的炙熱真情。
1
我一般是上午九點鐘進來,出去就兩三點了。大概四點鐘又進來了,到晚上七八點鐘。
下午還有一個病情討論。在我收集資料、布置工作以后,我還會跟別的一些專家組的(成員)通過視頻的方式進行討論。
我們從第一道門開始到現在都屬于緩沖區,再進到這道門就是紅區、污染區。
整個外科樓都屬于感染區,從六樓開始一直到二十樓,這里面住著我們的1000個病人。
“戴著這個(防護裝備)感覺怎么樣?” “有點小緊張。”
“很悶吧?” “是的。”
“熱不熱?” “熱”
“你們還沒有體力活動。護士在(防護服)里面六個多小時到八個小時,是很難受的。”
2
蓉兒,讓我們把這個病人看一眼。
今天有兩個重要的工作。
第一個,就是一定想辦法,給我把空腸營養管放進去。我十點半鐘已經叫了神經內科的一個護士,她是全院放空腸營養管放得最好的,徒手放她是放得最好的。
第二個,今天我們沒辦法讓她趴著,盡量讓她大側臥,行不行?病人在床上這樣睡著,行不行?
這是一個57歲的女性,發病一個多月了。這次呼吸衰竭,我們被迫做了氣管插管。
目前,她肺的情況還不好,我們還得積極地給她進行搶救。危險程度很高。
這腳已經熱乎了,這比我來的時候還是稍微強一點點。現在(她的)循環整個都還是很穩定的,血壓是好的。你等下超聲給她打一下,看看心臟情況和胸水的情況。我們還得評估她的容量狀態。
所以今天的工作順序是這樣的:她先放管子,放完管子抽血氣,然后你就打超聲,然后我就跟周發春教授視頻,好不好?搞完以后我們再一起給她擺體位。
“放得順利嗎?”“蠻順利的,管子放好了。”
腸內營養趕快開始啟動,上腸內營養過程中,注意血糖監測。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好。
我們剛才把體位給她擺好,在這種時候治療這種疾病,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一定把她俯臥位,把她趴過來。
但是她昨天血壓不太穩定,所以趴過來的時候,昨天出現了血壓下降的情況,所以我們今天就想辦法怎么再(讓她)趴過來。
我們一定要一個人站在床頭。把她的管子給我保護好,千萬不要讓她在趴的過程中管子脫了。
因為脫了以后噴射,我們的感染風險會增加,所以一定保護好管子。
來!我們(擺體位)先把病人往過抬吧!
再抬一點吧,肩膀,一 二 三!好,來!被子先放到下面來。
蓉兒,一定把管子給我保護好!一 二 三 好!
肩膀,注意肩膀別骨折了!大家注意一下。
“現在是幾點鐘?”“現在是十一點。”
病人老這么趴著,16個小時她很難受,就這樣兩個小時,左右換。
這樣兩個小時,用游泳的姿勢她會舒服一點。好不好?
這個腳不行啊,這個腳這樣不行。頭那個地方要墊起來,頭要墊。來!蓉兒配合把頭幫她墊起來。
肝腎功能都是好的,沒有用升壓藥物,末梢都已經溫暖了,尿量是滿意的。
專家組畢竟這是一個團隊在工作。全國有十個國家醫療隊到我們這里來,包括天津的、江蘇的、哈爾濱的、重慶的。針對重病人我們就互相進行溝通,至少兩個人形成共同意見以后,再對病人進行治療。
3
在這里面做這種俯臥是非常麻煩的,因為穿著這么厚重的工作服,這么重的病人把她趴過來,每次弄一次渾身都是汗。有一點累,因為她比較重。我們要費很大的力氣去搬她,因為我們個子都比較小,有時候會覺得腰比較疼。
有的還有比較重的那種兩百斤的病人都有,所以我們的護士醫護人員都有腰椎間盤突出。
這種情況,差不多有一個多星期都沒有怎么回去,都在這里守著。
“過年是在哪兒過的?”“過年也是在醫院過的。”“過年也是在醫院過的。”“對!”
記者 春天 王曉瑩 剪輯 劉浩 制片 周荔華
制片人 張霄編輯 王瑜 設計 王曉瑩 統籌 高啟輝 王瑜
審核 張若瓊 何娜監制 柯榮誼出品人 王浩
當地時間11月30日,美國威斯康星州衛生部門表示,由于感染新冠而在威斯康星州住院的患者中,近四分之一在重癥監護病房(ICU)中。威斯康星州衛生服務部報告說,該州目前還剩16%配備員工的病床可用,全州超過1800名患者因新冠病毒而住院。
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200萬例,意味著平均28個美國人中,就有1人確診感染新冠病毒。醫院重癥監護病房護士 卡羅爾·威廉姆斯:當我移除病人的呼吸機,我很清楚當病人與家人通話時,這將是他們此生最后一次對話。
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各地醫療專家隊伍星夜集結馳援湖北武漢。2月13日晚,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重癥醫療隊204人抵達武漢,第二天便整建制接管了武漢市第一醫院重癥監護病區,兩小時內收滿病區61張床位。
他叫童朝暉,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國家衛健委醫療救治組專家、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 1月18日,童朝暉抵達武漢后,迅速了解當地定點醫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病情,總結發病特征。
6月5日下午,完成國家使命的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國家衛健委專家組專家、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邱海波教授,從吉林省吉林市返回家鄉江蘇南京。5月13日下午,在黑龍江哈爾濱指導抗疫的邱海波,從黑龍江哈爾濱轉戰吉林省吉林市指導抗疫…… 回顧邱海波這139天的抗疫歷程,在無數次危險關頭,展現出一名重癥專家的醫者仁心。
“我們正在開展大練兵,把從武漢學到的‘人工肝’等新技術運用到臨床,挽救更多重癥患者的生命。”5月19日,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治醫師、我省第十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張輝告訴記者。
” 走出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的隔離病房,該院35歲的護士崔輪盟看到這樣一條微信留言。4月11日,援助湖北歸來不久的邱煥昀,將妻女送到親戚家,便又全身心投入所在牡丹江醫學院附屬紅旗醫院的戰“疫”工作。
5月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請河南轉運隊,雷神山醫院遼寧醫療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援鄂醫療隊相關負責人回答媒體提問。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鄂醫療隊領隊、醫學工程部主任朱慶棠就如何在ICU床位不足情況下對重癥病人展開救治作了相關介紹。
央視新聞記者15次冒險深入重癥病房,親歷重壓,真實記錄下ICU中驚心動魄的故事。這部18分鐘的短片剪輯自超過50小時的珍貴素材。
在武漢戰“疫”的日子里,我不僅體會到了人民對子弟兵的深情厚誼,更感受到了對我這個“武漢女兒”的特別關愛。我記得,剛來武漢不久的一天,天氣比較冷,我值完班回到宿舍,把一個熱水袋放在床上,然后不知不覺就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