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7日13:54 來源:經濟日報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
許許多多普通人
奮戰在疫情防控的各條戰線上,
他們都是平凡的英雄。
他們中有盡職盡責的救護轉運車隊隨車醫生,
有不辭辛勞的中國郵政快遞司機,
有熱情的酒店負責人,
有吃苦耐勞的社區服務保障車隊隊員,
還有愛崗敬業的藥店執業藥師……
他們是普普通通的工作者,
也是抗“疫”一線的英雄,
他們用行動為武漢的正常生活秩序提供保障。
讓我們一起走近這群普通人,
為他們點贊!
中國紅十字會救護轉運車隊醫生王學軍: 千里馳援,只因一襲白衣
“來到武漢后,我第一次穿上了紙尿褲。”2月21日,采訪到一半時,王學軍這位青海大漢不好意思地笑了。
今年50歲的王學軍是青海紅十字醫院主任醫師、中國紅十字會救護轉運車隊青海隊隨車醫生,同時也是一位有18年黨齡的共產黨員。來到武漢后,王學軍一直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從事院內轉運工作。
“有人會說,院內有什么好轉運的?”王學軍說,干起來才知道,看似簡單的院內轉診卻有大學問。“患者中,有很多老年人,多伴有并發癥。他們身體非常虛弱,有些人走路都很困難。通過負壓救護車轉運,可以幫助他們快速、安全地轉診檢查。”
轉運費時耗力,他們還不敢多喝水。“為節省防護服,一套要頂一個班,就用上了尿不濕。”王學軍說,“工作前補水越少越好。每天最快樂的事,就是回到駐地痛快地喝一大杯水。”
千里馳援,只因一襲白衣。1月27日,青海省準備派出第一批援鄂醫療隊,王學軍第一時間遞交申請書,因并非呼吸和危重癥醫學科,未能如愿。2月7日,青海省紅十字會接到通知,決定選派10人參加中國紅十字會救護轉運車隊。王學軍得知消息,立即搶先加入救護轉運車隊。
作為醫生,見慣了生離死別,但王學軍每次心里都不是滋味。“雖然疫情兇猛,但一定要堅守生的信念。”前些天,在病房里一位大姐向他借用消毒液洗手,還很有禮貌地道謝,王學軍說:“從她待人接物的舉止,能感覺到她對生命的渴望。我能預感到,她一定會好起來,一定會有更多的人好起來!”
快遞司機段鴻林:
堅守崗位,直到疫情結束
武漢國際博覽中心是臨時物資存放點之一,存放著全國各地增援武漢的醫療物資。每天,滿載貨物的卡車會從這里出發,將物資運往武漢各個醫療機構。司機老段就是這里的一位快遞司機。
老段本名段鴻林,今年57歲,是中國郵政的一位快遞司機。每天早上,他都會來到國際博覽中心,等待調度員調度車輛,在清點好需要運送的物資,并封上密封條后,于5點準時出發,將物資運往指定地點。“運輸的物資終點比較多,出一次車多則去八九個點,少則去兩三個點。”段鴻林說。
2月23日,老段的卡車要去4個點,分別是武漢市第五醫院、武漢市中醫醫院漢陽院區、漢陽新冠病毒防疫指揮所和漢陽區衛健委。“去的地方不是特別多。但要去醫院,所以必須穿上防護服。”在清點完貨物、檢查好車況后,老段出發了。
20分鐘左右,老段到了當天物資配送的第一個站點——漢陽區衛健委。到達后,他根據物資配送單認真查找物資,卸貨進庫。漢陽區衛健委的相關負責人清點物資,簽字確認,然后再封上密封條,并拍照記錄。整個流程嚴格有序,確保防疫物資安全高效供應到位。
當天,正好是老段連續工作的第30天,也是離開家的第30天。“家里人都很支持我,全國人民都來幫我們了,我們武漢人自己更要站出來。”老段說,“我不是專家,不能預測疫情什么時候結束,但只要疫情沒有結束,我就會堅守在崗位上。”
武漢水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占文: 傾盡全力,筑起溫暖港灣
從2月14日開始,武漢水神客舍酒店又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赴武漢采訪的媒體記者。
對武漢水神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占文來說,這些記者其實只是“路人”,因為居住在酒店的客人一批又一批。不過,對于記者們來說,占文是一位溫暖、熱情的“親人”,是那個盡最大努力為客人服務的親人。
為保障記者們一日三餐,水神客舍每天8點30分、12點、17點提供盒飯。由于前期只有2名工作人員,為了保障記者們的生活,該酒店后來又配備了8名工作人員。占文負責統籌工作,有3名工作人員在酒店大門進行測體溫等安全檢測,前臺有2個服務人員,廚房安排2名廚師。
在這特殊時期,酒店很多服務員回不了武漢,但為了提供更好的服務,占文和他那人數不多的團隊做出了最大努力。
“我作為酒店負責人,在疫情特殊時期主要負責5方面的工作:協調與當地宣傳部門對接;與各大媒體小組聯絡人交流改進意見;負責一日三餐的物資采購;負責消毒、防護物資的協調保障;與公安、消防、社區等方面對接并匯報工作。我們這些人的最重要工作,就是為奔赴武漢的記者朋友們筑起溫馨的臨時港灣。”占文說。
“其實,與我相比,我的同事們最辛苦,他們比我更辛苦,更有使命感。他們都是收到通知,毫不猶豫地上了戰場。我也向我的同事們表達敬意和感謝。”占文說。
社區服務保障車隊隊員方斌: 無怨無悔,服務社區居民
2月24日下午,方斌收到消息,隔離點有3名病人解除隔離,需要接他們回家。考慮到隔離點的危險,方斌沒讓同事一起去,他一個人開車接送3趟,這樣風險小一點。
方斌是武漢千家街社區滴滴保障車隊的一名司機。武漢“封城”后,方斌主動報名參加“滴滴社區服務保障車隊”,并在當天就向社區報到上崗。在過去的一個月里,方斌沒有休息過一天。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他說:“有些事情總得有人做,出行總得需要人。”
在社區,方斌要做的事情很多。接送居民去醫院看病,幫居民外出買藥,運送生活物資等,一天要跑十幾趟。
有時,方斌這個“滴滴司機”更是一名“外賣小哥”。他曾為了幫居民買紙尿褲兩次驅車往返十幾公里,也曾為買一盒藥而一家家藥店咨詢。
盡管一天工作的時間比平時要久,任務量也大得多,可從乘客身上感受到比平時更多的客氣與和善。方斌告訴記者:“以前乘客坐車,更多感覺司機就是服務者。現在大家都覺得司機是在幫忙。”
方斌與母親以及3歲的孩子一起住。為了降低把病毒帶給家人的風險,方斌每晚回到家后,都會回到房間,自覺進行自我隔離,然后隔著一扇門和孩子視頻聊天。
在別的家庭都一家團聚時,方斌卻每日在外服務著“陌生路人”,但他絲毫沒有怨言。他說:“我每天晚上回去都能見到母親和孩子,雖然很快就進屋子、鎖門,但那也是見到了,這就夠了。”
益豐大藥房執業藥師郭桂珍: 有力出力,保證物資供應
“疫情期間上班,有時也會忐忑,但是你做的就是這個職業!”郭桂珍對記者說。
2月23日下午,當記者來到位于武漢市蔡甸區的益豐大藥房新生路店時,50歲的執業藥師郭桂珍正在忙碌。
郭桂珍進入藥房已有18年,也經歷過2003年抗擊非典。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店里留守的4名員工取消了休假,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盡全力保障疫情相關物資及其他藥品的供應。據了解,門店原有的7名員工中,有兩人因疫情封路無法返崗,還有1人調到了公司的其他門店補位。
店里人手緊張,顧客量卻比平時大了很多。“很多時候都忙得沒時間喝水、吃飯,真的蠻辛苦的。”郭桂珍對記者說。作為店里有經驗的老員工,她既要引導顧客有序排隊,安撫顧客緊張情緒,解答顧客咨詢問題,還要告訴年輕員工藥品擺放位置。因為店里到貨量較大,郭桂珍等人也經常要加班加點接貨、上貨。“有一次上了138件貨,我們邊賣藥邊搬貨,累得腰酸背痛。”郭桂珍說,辛苦歸辛苦,抗擊疫情期間,能為居民服務,也蠻榮幸的。
“現在交通不方便,我特意搬到了附近住,每天騎共享單車上下班。女兒經常叮囑我‘要保護好自己,注意安全’。”談到這里,郭桂珍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每天下班后,郭桂珍和她的同事也經常休息不了。他們還要為急需購藥的顧客提供免費配送服務,盡量滿足那些無法外出購買急需藥品的顧客的需求。“志愿者也經常來店里取藥,幫居民代購代送。”郭桂珍補充說,“抗擊疫情,大家都是有力出力。”
“真心希望疫情早點結束,很想念擠公交車上班的日子。”郭桂珍笑著對記者說。
來源:經濟日報微信公眾號(ID:jjrbwx)
記者:董慶森、包元凱、溫濟聰,中國經濟網記者梁木、鄧浩
編輯:劉辛未
審核:徐曉燕
主編:王玥
監制:張益勇
本文內容系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