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7日12:37 來源:海外網
國家博物館講解員正在進行“云春游”直播(圖源:中新網)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國內多地文化場館暫時關閉,但通過開展多彩的線上文化活動,將優質內容引入網絡直播間,滿足了人們多層次、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和充實了人們的居家文化生活。
有一種火爆,叫“高冷”博物館遇上直播。近日,中國國家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敦煌研究院、蘇州博物館等國內知名博物館近日紛紛開了直播,通過線下實景展示、專業人員講解、科普講座等多種形式,營造了獨特的觀展體驗,帶人們“云游”中國。據統計,直播引累計近千萬人次在線參觀,這相當于法國盧浮宮全年的客流量。除了國寶級文物令人大飽眼福,老師傅還在直播中臨摹、修復敦煌壁畫,不少網友感嘆“萬物皆可直播”。博物館的數字化新選擇,突破了“你聽我講”的傳統模式,隨時留言互動營造了更加活潑有趣的觀展氛圍,即便“宅在家”也能享受藝術文化的熏陶。
有一種熱鬧,叫傳統廟會遇上直播。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皂戶李鎮將有500多年歷史的火把李廟會搬進了直播間,開起泥塑淘寶店,皂戶李鎮黨委書記當主播帶貨非遺,向全國人民推廣國家級非遺項目惠民泥塑,探索文化產業發展新渠道。疫情期間文化“不打烊”,還打破了時空和地域的限制,走進直播間的傳統文化切換了更加貼近人們生活的表達方式,在互聯網時代愈加立體鮮活。
疫情雖險,但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不少行業都能在“危中尋機”。對于直播行業本身而言,在特殊時期,已不再只是傳統印象中“網紅”互動、夸張吃播、噱頭“吸睛”的獵奇空間,而是實現了應用場景的進一步拓展,向社會傳遞出更多正能量。
而對于受疫情沖擊較大的文化產業來說,長時間停擺意味著致命的傷害,進行轉型升級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前所未有。打破行業束縛,利用直播平臺與消費者互動是一個很好的嘗試,不僅有效拓展了文化藝術的傳播邊界,挖掘潛在用戶,還能夠在線上互動中重賦生機與活力。當然,產業的提升不僅意味著拓寬業務范圍和傳播渠道,如何結合自身特點及優勢,通過創新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道路值得思考。(海外網評論員 欒雨石)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點擊“海外網評”,讀懂中國與世界。
珠江水畔,山海之約。正是家鄉日漸擺脫貧困、走向小康的現狀、家鄉人千里馳援的善舉,讓孩子們由衷而發這份鄉梓情懷和城市認同。2020-12-08 14:25男子私刻公章倒賣公司貨物,非法獲利80萬被刑拘近日,廣州增城警方在開展“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將李某抓獲歸案。
據路透社報道,當地時間12月3日,美國國家情報總監約翰·拉特克利夫在《華爾街日報》網站刊文稱,中國是“自二戰以來對全球民主與自由的最大威脅”,并稱中國一心想要主宰全球。自2017年美國政將中國定位為“競爭對手”以來,由于美國政府咄咄逼人的“極限施壓”、意圖全面“對華脫鉤”、挑起對華“新冷戰”,中美關系跌入了快速下降的通道。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2020年會議近日召開。以“中國力量”激蕩開放合作旋律,各國精誠合作、砥礪前行,共商共建、共享共贏,必將讓后疫情時代的世界如鳳凰涅槃、煥發新生。
憲法,如太陽一般耀眼,照射國家的每一處地方,保障著每一個公民的福祉權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所強調的,要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
俄羅斯《俄羅斯報》在刊發的《一個戰勝貧困的國家》一文中分析說,中國扶貧成就得益于中國政府長期堅持的改革開放政策。2020年,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本來就有許多硬骨頭要啃,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增加了難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12月3日召開會議,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 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點擊查看專題
脫貧戶石玉明曾經是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同樂苗族鄉同樂村的油茶加工戶,靠加工油茶成為當地比較富裕的農戶。” 在脫貧攻堅的實踐中,許多貧困山區正是依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因地制宜地開發扶貧產業,取得了非常好的脫貧成效。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強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舉行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回顧總結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闡述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對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供了明確思路和行動指南。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激發創新活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
中國是世界知識產權大國,也是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的堅定維護者、重要參與者和積極建設者。當前,中國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人民教育出版社部分離退休老同志回信,充分肯定人教社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作出的積極貢獻,對教材編研出版工作寄予深情厚望。教材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本依據,是育人育才的重要載體,教育思想和理念、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等,都集中體現在教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