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6日16:11 來源:中國日報網
縱觀古今,英雄如春天的鮮花般綻放在歷史的悠悠長巷中。
何為英雄?
有人說: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有人說,無論他是否胸懷大志,是否腹有良謀,只要能夠擁有堅強不屈的意志、不懼困苦的勇氣和一份家國情懷,這樣的人就稱得上英雄。
有人說,真正的英雄,屹立在人們心中。
2020年,能夠為了戰“疫”逆行向前的人,都堪稱我們這個時代的英雄。
他們若前行,便是中國歷程;他們若屹立,即是中國脊梁;他們若講述,就是中國故事。
01
新冠疫情爆發后,多少人不顧自身安危,紛紛請纓,奔赴湖北,奔赴武漢。
84歲的鐘南山院士臨危受命,再次披掛上陣。也許有人心存質疑: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然,國士雖老,脊梁尤剛!
踏上征程,便開始了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爭分奪秒,不舍晝夜。
當人們焦急萬分地等待疫情拐點時,鐘老臉上的每一個表情都牽動著數億萬網友的心。
日前,鐘老在接受疫情新聞發布會時,率先摘下了口罩,并在發布會的最后,與在場的人閑話了幾句家常,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鐘老的燦爛一笑,卻看哭了眾多網友。這份笑容背后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艱險與付出?
想起鏡頭前滿含淚光、幾度哽咽的鐘老,鐘老笑了,就是最好的訊號,這意味著戰“疫”的曙光即將來臨!
問世間何為英雄?鐘南山必定榜上有名!
從當年的SARS到如今的新冠病毒,一路走來,何曾見鐘老放棄過?一聲家國情懷,一份醫者擔當,一眾蒼生黎民,國士不顧84歲高齡,不畏艱險,不懼挑戰,日日夜夜戰斗在抗疫第一線,他擔得起一聲英雄之稱!
73歲的李蘭娟院士,數次帶領醫療隊奔赴疫情重災區,會診、寫材料、指導遠程實驗,十幾天如一日,護目鏡和口罩在李蘭娟院士的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壓痕。
網友們直呼:醫者仁心,大愛有“痕”,看著心疼。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這些俠之大者,將腹中學識化作手中利刃,與病魔展開了殊死搏斗。
他們,就是這場疫情阻擊戰的先鋒!
他們,就是這個時代的人民英雄!
02
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社會分工不同。
院士、醫生和護士在前面打先鋒,后面還有許許多多的支持者,志愿者……。他們也許不是赫赫有名,更沒有包藏宇宙之機,亦沒有吞吐天地之志,有的只是一份“國有難,召必至,戰必勝”的決心。
前幾天,無意間看到一篇小學生寫的作文,題目是《我的英雄爸爸》,文中寫到:
“我的爸爸是一名物流司機,爸爸得知大量物資因缺少車輛無法順利運往武漢疫區,臨時取消回爺爺奶奶家過年的計劃。
大年三十的早上,爸爸急匆匆的拿來幾件衣服開著自家的貨車一個人拉著支援物資直奔武漢。”
當我們還在發愁怎樣教育孩子時,這位爸爸用自己的舉動給孩子上了一堂人生課。
國家有難,誰也不能獨善其身。與其縮起來冷眼旁觀,不如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共同御“敵”。
誰說英雄只有大人物能當?小人物的英雄情懷照舊能夠撐起國家的脊梁。
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從老到少,從黨員到群眾,一呼百應,每天輪流按時到崗,他們難道不怕病毒?
一位居民說:我們家樓上一家人好像是剛從武漢回來的,我們住在他們家樓下,心里真害怕。
社區工作人員笑答:你們還知道怕誰,我們連怕誰都不知道。正因為不知道怕誰,所以也就不那么怕了。
背對恐懼最可怕,當你真的轉過臉去面對,會發現其實沒有什么好怕的。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除了那些戰斗在一線的人們,他們的身后、我們的身前還有一大批無私無畏的人,他們堅持上崗,堅守職責,才讓我們這場疫情阻擊戰能夠順利地進行下去。
在這場舉國戰疫中,無論是前線“將士”還是后方“小兵”,他們都是我們這個時代值得稱頌的英雄!
03
網上報道說,社區一位女黨員自告奮勇去當志愿者,老公起初不同意,但也深知危難時刻,黨員責無旁貸,他從最初小心翼翼為老婆做消殺,到后來自己也加入到志愿者隊伍里,他說,是那群人(社區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傻氣”感染了我。他們每天不辭辛苦地干著出力不討好的活,時不時地受人冷臉,還一個勁兒地喊著生活很“充實”。
他們不是什么超級英雄,只是一群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災難面前,能夠沖上一線,堅守崗位,盡職履責,服務于百姓,他們的舉動,便是對英雄最好的闡述。
當不被人理解時,他們苦口婆心地勸慰,設身處地地替他人著想,只希望將工作做得細一點,再細一點,因為他們心中有一種信念:待冰雪消融后,一切美好也將如期而至。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我們國家從上到下沒有人退縮,沒有人放棄,堅忍向前。堅忍是一種力量,既是力量,何懼世間寒風霜?
我們不知道這場戰“疫”還要持續多久,但我們相信,曙光弛近,勝利在望!無論是大人物,還是小人物,都是中華英雄,擁有英雄的民族一定可以造就一個太平盛世!武漢加油!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