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6日15:17 來源:人民網
連日來,國際科學界高度關注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情況。一些國際科技組織、世界知名科學家等通過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表達了對中國抗擊疫情的贊賞,呼吁全球科技界攜手應對疫情挑戰。
“感謝中國為防止疫情蔓延付出的巨大努力”
“我們贊賞中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措施,感謝中國為防止疫情蔓延付出的巨大努力。”國際科學理事會主席達亞·瑞迪表示,作為全球性科學組織,國際科學理事會將發揮自身作用,支持中國和國際社會攜手應對疫情。
2011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丹尼爾·舍特曼、2015年度圖靈獎獲得者馬丁·赫爾曼等8名科學家發來聯名信表示,由衷欽佩中國政府、中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應對舉措,感謝中國為遏制疫情蔓延作出的努力,中華民族是一個堅忍不拔的民族,堅信中國人民能夠戰勝疫情。聯名信說,他們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將竭力提供支持,希望通過科學研究,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東盟工程與技術科學院主席蔡賢德表示,他感受到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堅定決心和力量,堅信中國一定能戰勝疫情。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挑戰,中國護士們正在奮力救治病患。我為你們自豪,為你們祈禱,我的心與你們在一起。” 世界衛生組織首席護士官伊麗莎白·伊羅說。
國際護士理事會主席安耐特·肯尼迪表示,向堅持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的中國護理工作者表達由衷欽佩和感謝。國際護士理事會首席執行官霍華德·卡頓表示,全世界的護士都與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醫護工作者在一起,國際護士理事會將與中國同仁并肩前行,全力遏制疫情蔓延。
“相信中國一定能戰勝疫情”
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龔克與執行主任雅克·德·梅魯埃爾發來聯名信表示,有中國政府的堅強領導,有中國科學技術的強大支撐,中國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衛生公共事件,是對全人類的威脅和挑戰。“疫情面前,世界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抗擊疫情需要全球科技界攜手合作。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與中國科技工作者站在一起,共同應對挑戰。”
“疫情無國界。希望與中國保持聯系,進一步加強合作。”世界科技工作者聯合會主席讓·保羅·萊恩說。
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教授、法國科學院院士艾瑞克·韋斯托夫在發來的視頻中說,相信通過全球醫學同行的努力,以及更深入、廣泛的研究和教育,人類未來能夠更好地應對潛在的公共衛生威脅。
“希望與中國科學家開展更緊密合作”
雖然疫情短期內影響了國際科學界與中國的交流,但國際科技界與中國密切合作的趨勢不會變。澳大利亞工程師協會首席執行官布朗溫·埃文斯表示,疫情絲毫不會影響兩國科技界的合作。協會將按照雙方于2019年簽署的諒解備忘錄,繼續討論兩國工程師資格互認工作。
德國工程師協會對外關系負責人托馬斯·基弗說,贊賞中國防控疫情的效率,期待德中科學家繼續加強合作。“期待今年有機會來中國,與中國科技界進行更多交流。”
美國物理學會主席菲利普·巴克斯鮑姆表示,美方專家期待訪問中國并圍繞相關科研領域繼續開展有意義的對話,“希望與中國科學家開展更緊密合作”。
土耳其科技研究委員會主席哈桑·曼達爾在來函中表示,土耳其愿與中國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期待兩國科技界啟動實質性合作項目,建立牢固合作關系。
此外,巴基斯坦科學基金會、美國波士頓兒童博物館、韓國國立科學博物館、印度蘇拉特科學中心等相關機構,也通過中國科技館表達了對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支持,對中國應對疫情舉措表示贊賞,祝愿中國經濟社會生活秩序盡早恢復。
《 人民日報 》( 2020年02月26日 16 版)
科技創新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這是習近平總書記4年前提出的“三個面向”。縱觀華夏五千年文明史,中國曾長期處于世界科技前沿,特別是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這四大發明,為世界科技發展作出過卓越貢獻。
” “十三五”的五年,不僅是高鐵和生命科學,移動互聯網、5G、北斗、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等新技術也給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五年之前,許多人還弄不清什么是移動互聯網,還不知道什么是人工智能,什么是數據庫,什么是區塊鏈,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都是新鮮事物。
新華社北京8月19日電題:給別人挖坑,斷自己的根——美科技霸凌悖逆世界發展潮流 美國政府不斷對別國實施科技霸凌,是遺忘了歷史的經驗,違背了發展的規律。奉勸美國個別政客,與其處心積慮給別人挖坑,不如腳踏實地為自己鋪路。
6月23日上午,伴隨著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山呼海嘯般的巨響,北斗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即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奔赴天疆。這標志著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意味著中國人掌握核心技術的衛星導航系統可以更好的服務全球。
今年9月,德勤中國發布的《中國創新崛起——中國創新生態發展報告2019》指出,數字經濟成為中國GDP增長的重要來源之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為,中美經貿摩擦對中國乃至世界科技創新有著非常大的傷害。
10月16日,以“科學技術發展”為主題的首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希望論壇促進各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家攜手合作,凝聚共識,交流思想,深化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
當前,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仍然困擾全球,技術壁壘、技術壟斷、技術“剝削”成為造成世界發展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以科技創新推動可持續發展,成為破解各國關心的重要全球性問題的必由之路。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電 首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16日在北京召開。希望論壇促進各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家攜手合作,凝聚共識,交流思想,深化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
而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記者要探訪的世界最深的地下實驗室,就隱藏在雅礱江邊的錦屏山下。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博士后楊麗桃:我們今天的任務就是把這個屏蔽體打開,把這個探頭露出來,做放射源的刻度實驗。
國家統計局7月23日發布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七——《科技發展大跨越 創新引領譜新篇》,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科技發展成果。2018年,國外三大檢索工具《科學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技會議錄索引(CPCI)》分別收錄我國科研論文41.8萬篇、26.6萬篇和5.9萬篇,數量分別位居世界第二、第一和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