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疫”時刻!信陽90后護士“小公舉”變“女戰士”

映象網記者 吳彥飛 實習生 周程新
在家人朋友眼中,她是惹人喜愛的“小公主”;在疫情面前,她是勇往直前的“女戰士”。嬌小的身軀下潛藏著巨大的能量,支撐著她沖破“寒冬”的束縛,只待在春天盡情綻放。
2月14日上午10時,信陽市第五人民醫院抗疫最前線再次吹響集結號,需要從信陽市中醫院抗疫預備隊中挑選4名護理人員,緊急充實到定點救治醫院的ICU病房。疫情如火,軍令如山!接到命令后不到1個小時,4名白衣天使便集結到位整裝待發,李春艷就是其中一員。
李春艷(右一)與同事們準備出發
李春艷是一名90后,周口人,因為工作原因,自己一個人居住在信陽。春節臨近,已經買好車票的李春艷眼看疫情越來越嚴重,便決定留在信陽,為疫情防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至今沒有回家與家人團聚,接到出征任務時甚至來不及給遠方的父母打個電話。
“我是一名黨員,國家需要的時候我就應該站出來。而且科室其他同事都有孩子需要照顧,我單身當然義不容辭啦。”李春艷說出這句話時顯得大大咧咧卻又堅定無比。
趕到信陽市第五人民醫院安頓下來后,李春艷掏出手機在房間內來回踱步,遲遲沒辦法下定決心。直到一陣鈴聲響起,才打斷了她的思緒,原來是父親打來的電話。
與父親聊了一陣,李春艷終于決定將自己來到抗疫一線的事情告訴父親,并囑托一定要瞞著母親。
李父聽完后沉默了幾秒鐘,然后說道:“照顧好自己,多吃點,你身體本來就不好。”聽完這話,李春艷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李春艷正在照顧病患
2月14日晚上9時,李春艷所在的小隊第一次進入ICU病房,這也是她第一次零距離接觸這么多傳染病患者。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戴好醫用防護口罩、護目鏡,強烈的窒息感瞬間襲來,讓李春艷感覺心慌、頭暈、呼吸不暢。
經驗豐富的護士長立刻發現李春艷狀態不對,就安慰她,讓她先出去休息一下。但是想到自己就這么出去會浪費一套防護服,李春艷強忍著不適讓自己平復下來。看著同事們忙碌的身影,李春艷再也坐不住了,她不斷地給自己加油打氣,10多分鐘后終于鼓起勇氣投入到工作之中。
四個小時后,離開ICU病房,脫下已經濕透的防護服,李春艷看著自己臉上的勒痕笑了笑,自我安慰道:“原來,在重癥監護室內照顧這些病人并沒有那么可怕。”
李春艷正在照顧病患
由于ICU病房不允許家屬探視、陪護,因此除了完成治療任務外,患者的衣食住行、飲食起居都由護士承擔,就連普通病房保潔員的工作也成了護士的職責,再加上心理疏導、醫療廢物處置等等,工作量十分大。從時間上看,這與李春艷在中醫院時不能相比。不過在ICU病房工作4個小時,差不多已經達到了大部分人的身體極限,更不用說每天還要上2個班次。
“為了便于做好防護工作,我們剪掉了自己的長發,每次進入重癥監護室區域穿防護衣物設備的時間大概需要花費半個小時。在重癥監護室,需要完成很多細微的專業工作,可以說是‘負重’工作,需要高度緊張。但是其中也發生了很多讓我們感動的事情。”李春艷說道。“前幾天我們這個重癥監護室的一位病人因為馬上要轉院,臨走時寫下了一張‘我舍不得離開您們呀’的字條。那一刻我就覺得,自己做得這些事都值了!”
病患留下的紙條
接下來的幾天,李春艷漸漸開始適應了這種生活,繁重的醫療防護任務讓她顧不得再去思考其他事情。每天換班后和父親打個電話報個平安,然后又投入到緊張忙碌的工作中,一切都開始變得井然有序,直到2月18日晚上她突然接到母親發過來的視頻聊天。
正準備和往常一樣同母親打招呼時,李春艷才想起來自己臉上的勒痕,連忙把視頻掛斷,切換成語音模式,卻沒想到這一幕已被母親盡收眼底。
李春艷,加油!
“春艷,你不是說你們醫院不需要收治肺炎病人嗎?怎么臉上會有這么多勒痕。現在疫情這么嚴重了,你一個人待在信陽我們已經很不放心了,萬一出點差錯我和你爸怎么辦?實在不行你就回來吧。”
面對母親的疑問,李春艷不知道怎么回答,既不想讓母親為自己擔心,又不想繼續欺騙母親。此時,手機前的李春艷早已淚流滿面。最終還是一旁的父親幫忙解了圍,向李母解釋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父母又是一頓責備和問長問短的“嘮叨”,但是李春艷聽在心里,卻感覺十分溫暖和甜蜜。
在采訪的過程中,李春艷幾度哽咽。脫下防護服的她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勇敢,她也會感覺害怕,也會想家。正如她的微信昵稱一樣,她也只是一個需要別人關心照顧的“小公主”。但當她穿上防護服的那一刻,所有的負面情緒都被她拋開,只想著如何才能救治每一名患者。
李春艷微信昵稱“小公舉”
“希望疫情結束后,主任能給我多放幾天假,讓我回去好好陪陪爸媽。”簡單的想法,卻是千千萬萬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共同的夢想。是啊,忙碌了這么久的他們,并不像我們一樣每天都能待在家中,最想做的事情也不是吃火鍋、去旅游……他們只想好好地陪陪家人。
在“疫”線戰場上,像李春艷這樣的90后還有很多。也許在家中他們是父母寵愛的“小公主”、“小少爺”,在朋友中是“小哥哥”、“小姐姐”。但是在疫情面前,他們每個人都是一往無前的英雄,展現出青年一代的責任和擔當,他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他們是最美的戰“疫”天使,也平凡如你我,向他們致敬!
(映象網信陽新聞熱線: 15503760000,投稿郵箱:yxxy2013@126.com。 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