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融媒熱頭條 > 正文

戰疫日記:一場生死時速的搶救

2020年02月21日14:16  來源:中國日報網

5034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西院13樓東病區的病房內,麻醉科王俊教授、心血管內科張心剛教授、武漢協和本院的王曉靜醫生和來自重癥醫學科的我在一起有條不紊的工作著,這是中國醫大一院馳援武漢醫療隊抵達后,我們團隊的第三次合作。

  床旁交接班時,一名危重癥患者因為氧合持續下降,應用經鼻高流量氧療但改善不佳,正在進行氣管插管,插管的瞬間指脈氧最低達到60%。雖然已經上了呼吸機,吸入氧濃度達100%,但氧合改善不明顯,指脈氧最低降至72%,病情極不穩定,評估病情后,我明白挑戰來了。與治療組欒正剛、劉璠教授溝通,患者可能需要上VV-ECMO(靜脈體外膜氧合,俗稱“人工肺”),兩位專家第一時間向醫療隊隊長王振寧匯報情況,王振寧教授提出盡全力救治,做好ECMO治療的預案。隔離病房之外,ECMO上機的準備工作開始了,調動人員物資,一切為了患者。隔離病房內,我們也迅速調整治療策略,麻醉科王俊調整鎮靜鎮痛及肌松藥物劑量,避免人機對抗。原本是平時再熟悉不過的工作,但在這一身防護服及起霧的護目鏡下,一切變得沒那么簡單。好在經過肺復張、保護性通氣治療、調整鎮痛鎮靜藥物、聯用血管活性藥物后,患者血壓逐漸穩定,氧合改善,指脈氧逐漸上升至95%以上。患者暫時不需要ECMO治療了,我們松了一口氣,而隔離病房外ECMO團隊也已集結完畢,但只要患者平穩,這一切都值得。

  張健工作中

  那邊,心血管內科張心剛也沒那么輕松,病房里高齡患者居多,多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病,合并新冠肺炎、低氧血癥,輕微的活動或刺激患者收縮壓就飆升到180-200mmHg。結合現有新冠合并高血壓方面的研究及指南,張心剛發揮專長,承擔全病房的心血管急癥的處理,開玩笑地自稱“控壓衛士”,有他在,讓人心安。

  “大夫,大夫!”,一聲緊急的呼叫打破了整個病房的寧靜,2病室的責任護士通過手臺急切地喊道,“快來看22床,呼吸困難”。

  22床是一名64歲女患,病情處于恢復期,根據臨床癥狀及既往影像學,不該突發呼吸困難。我三步并兩步趕到床旁,此時她半臥位,雙鼻道吸氧,呼吸極度窘迫,口唇已明顯發紺。立即改為面罩吸氧提升氧流量,同時進行心電血氧監護。迅速在腦子里篩查原因,新冠加重不該這么快,ARDS?哮喘急性發作?肺栓塞?

  氧流量已開到最大,但患者的指脈氧剛過90%,就在分析原因的時候,她突然意識喪失,呼之不應。而此時隔壁床她的老伴,同是新冠肺炎患者,情緒激動,起身就要攻擊醫護人員,一面要保護護士不受傷害,一面要搶救患者,來不及解釋,救人要緊,我脫口而出:“現在只有我能救她,你要冷靜!”一句話鎮住了他。

  血氧波動在90%左右,血壓開始下降,指揮護士快速建立靜脈通路,抓緊時間明確病因。

  “患者之前不是狀態挺好,怎么突然重了,變化前發生什么了?”

  “她剛剛下地上衛生間,剛開衛生間門就上不來氣”

  肺栓塞?患者每日下地活動,無基礎疾病,下肢不腫,可能性比較小。認真的分析著,同時為患者查體,明顯的三凹癥。

  “患者以前得過什么別的病嗎?有什么過敏的或是哮喘嗎?心臟有沒有問題?”

  “以前在家的時候坡上面打農藥她在坡下聞到味都受不了,上不來氣,休克,打過搶救針,剛才可能也是聞到味。”這個丈夫此時真是神助攻,兩句話幫助我們找到了病因——重度過敏,喉頭水腫,過敏性休克。

  開始過敏性休克搶救的搶救流程,腎上腺素、甲強龍靜推,快速擴容,請示上級醫師,完成氣管插管準備……醫護配合完美,一系列搶救一氣呵成,厚厚的防護服下,能聽見的,只有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伴隨精準判斷和及時搶救,患者逐漸好轉,血壓血氧回升,慢慢睜開眼睛,老伴急切地問她:“認識我嗎?”,她點點頭。過來了,過來了就好。我打開衛生間能聞到淡淡的消毒水味道,引起過敏的氣味竟然是含氯消毒液。

  回到醫生辦公室,我才回過味來,從醫多年,總會遇到患者不理解的情況,但此時的環境下,如果剛才發生了肢體沖突,后果不堪設想,自己的手隱隱顫抖。

  正在16樓值班的于娜醫生趕到,了解了重患病情較前好轉,來到這對夫妻面前,此時妻子神志已完全恢復,血壓平穩,指脈氧100%,老伴情緒也穩定多了。于娜為了解除這最后一層隔閡,說:“大爺,我們是遼寧醫療隊的,您有什么話,可以跟我說。”

  大爺也覺得不好意思,說:“我剛才就是太沖動了,我著急。”

  “我能理解,大姨這種吸入特殊的氣體引起過敏性休克的,是臨床上非常嚴重的過敏反應,這種高敏體質的人一定要警惕,嚴重的話會要命的。我們剛接手這個病區,您有什么需要,一定要跟我們說。”

  “剛才實在對不起,你們真的是救命恩人啊,謝謝你們。”

  “沒事的,大爺,我們所有人撇下家人來到這兒,就是來和你們一起戰斗的,共同打贏這場仗,大家都不容易,請您理解我們,也相信我們。”

  大爺雙手合十,激動地說“你們太不容易了,謝謝你們,遼寧來的救命恩人,小伙子,叔叔剛才太沖動了,對不起了。”幾句話說的心里暖暖的,讓醫患的心更近了,厚厚的防護服,隔開的,是病毒,隔不開的,是人間大愛。

  6小時的值班很快結束,回到駐地時已是晚上10點。

  于娜拍拍我的背,笑著說:“今天的一切,一定是難忘的回憶,回去好好休息。”

  今天,2月14日。

文章關鍵詞:王振寧 突然意識喪失 搶救 半臥位 助攻 氧合 血管活性藥物 氧流量 ARDS 肺栓塞 責編:徐寧寧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戰“疫”日記:與戰友書

    一個多月前,我們接到任務不滿3個小時,迅速收拾行囊集結,在機場聆聽尚紅院長的戰前囑托,拿著那張沒有名字的登機牌,在王振寧書記的帶領下,離開親人和故鄉,來到這荊楚大地。曾有人開玩笑的說“這場戰役,全國看湖北,湖北看武漢”,作為直接接手武漢協和重癥危重癥病區的你們,更是重中之重,任務艱巨。

  • 戰疫日記:我們帶著“家”一同去武漢

    登機前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醫療隊的領隊王振寧書記將我們59名隊員召集到他的身邊。到武漢的第二天,我們醫療隊就全員接管了武漢協和西院的13樓東病區的50名重癥新冠肺炎患者。

  • 追夢中華:這位中國僑聯特聘專家帶隊馳援武漢奮戰一線

    中國僑聯特聘專家、中國醫科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長,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書記王振寧教授,率領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第三批馳援湖北醫療隊登上南...當晚22時,帶著遼寧省衛健委、中國醫科大學和院領導的囑托和期望,王振寧帶領醫療隊登上了中國南方航空公司的包機。

  • 抗擊疫情一線專題報道:號角響起 奮勇向前

    2月14日上午10時許,身穿防護服的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分局刑警大隊一中隊中隊長王桓峰正在江岸方艙醫院執勤,為集中收治的患者提供幫助。(光明日報武漢2月16日電 報道組成員:光明日報記者張銳、劉坤、蔡闖、王斯敏、晉浩天、安勝藍、章正、李盛明、姜奕名、盧璐 光明網記者李政葳)  連日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各重點防疫物資生產企業開足馬力加班生產。

  • 戰疫日記:美麗的優雅的英雄的城市武漢,我來了!

    醫院的領隊是王振寧,中國醫科大學第75期七年制畢業,現在是院黨委書記。九省通衢、中原腹地的武漢,從黃鶴樓到武漢長江大橋,是的,像鐘南山院士說的,武漢是一個英雄的城市。當王平校長在機場說到,"政治堅定,技術優良",一下子讓我回到29年前入學時,第一次聆聽中國醫科大學的校訓。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