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18日11:32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他們是逆行的白衣天使
他們是抗擊疫情一線的戰士
可他們也是普通人
面對疫情危機和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
醫護人員同樣會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如何幫助身處防控一線的他們
進行心理減負、對抗壓力
中國之聲特別制作
《醫護人員心理防護手冊》
今天邀請到的心理防護專家是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湖北省心理咨詢師協會會長 肖勁松
疫情發生后
他一直在為一線醫護人員提供心理咨詢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湖北省心理咨詢師協會會長肖勁松
有醫務人員因為工作而被意外感染了新冠肺炎,甚至有的還傳染給了家人。您在一線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嗎?他們會面臨怎樣的心理壓力?該如何渡過心理難關?
肖勁松:好多醫務人員感覺自己對家庭是有愧的。我曾經到病房去做了一個緊急心理干預,一個醫務人員,他感覺到自己把家里人都傳染了。當時我就是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心理學里面叫支持療法。首先對他的情感感受要感同身受,我們稱為同理。第二,給他建立一個所謂的情感和生活醫療的支持系統,比如說他擔心他的父母病了沒地方去怎么樣的,我就告訴他哪些資源是可以利用的,比如社區。
他在我的面前情緒比較激動,我就讓他宣泄。穩定了以后我就跟他做了一個心理醫生經常做的方法就是認知療法。他主要的認知問題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對。他認為自己是家庭的罪人,他就把自己跟家對立起來,那么對立起來有什么壞處呢?一個壞處就是他不應該承擔的責任,承擔在他的身上,因為染病是病魔(造成的),不是他造成的。第二點,他跟家庭對立起來以后,就失去了家庭情感的支持系統,他再大的苦、再大的累、再大的委屈都不敢跟家人傾訴了。我對他的歸因就做了一個調整,我們不是家庭的罪人,而是這場大疫你們全家都是受害者,后來他也接納了我的觀點。這樣一來的話,他就可以跟家人同呼吸、共命運了。家庭的支持系統也重新建立起來。
看到周圍的同事們全力以赴投入到救助病患的工作中,有些醫護人員對于自己心理上的波動,可能會感到有些開不了口,不好意思和別人傾訴。您覺得能通過自我克服解決心理問題嗎?對這樣的醫護人員,您有什么建議?
肖勁松:大家不要回避心理問題,不要回避我們的情緒,要正視它。我們不害怕它,有了問題拿出來討論,拿出來跟心理咨詢師一起來來談論這個事情,可能更有助于我們心理的康復,大家也要相信一點,即使是非常大的創傷也會痊愈,只不過就是這個時間就會要更長一些。這是一個程度的差異,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夠不回避,然后也不害怕心理問題。
緊張工作時,大多數醫護人員覺察不到自己存在心理問題。但之后,他們中的一些人可能就會面臨“創傷后應激障礙”的困擾。這是因為什么?這些受到困撓的醫護人員該怎么辦?
肖勁松:在我們一直處于一種高壓狀態下的時候,一些心理問題是不外顯的。但是當壓力逐漸在退去的時候,它就逐漸地顯露出來。現在好多人就問我這個問題:當我有壓力的時候,我還好,現在沒有壓力了,是不是純粹的得了心理疾病?實際上創傷的外顯,它是有一定的延遲性的,所以要以一個尋常的心來面對它。
顯現以后我們自己就要觀察,它到底對我們的生活工作影響多大?影響不是特別大的話,我們可以通過比如一些社交活動,比較迅速的可以解決。但是,對一些明顯的影響工作生活,比如說晚上整夜睡不著,或者工作的時候沒有精力,像這樣的情況我們就要專業的心理咨詢師或心理醫生來對他的狀況進行評估,確定一個個體化的方案,來幫助他。大家不要有排斥,害怕的心態,不要認為這個問題會困擾自己很久,雖然它有一個延遲性,對大多數人來講是暫時的創傷。
總臺央廣記者:楊森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中國之聲《新聞縱橫》
往期回顧:
記者吳佳佳報道:11日,國家衛健委會同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全國婦聯、中國殘聯制定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治愈患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正式發布。暢通治愈患者等群眾訴求反映渠道,及時了解和掌握群眾訴求和心理服務需求,對合理訴求盡量協調解決,對發現的心理問題及時進行疏導干預。
美國疫情持續蔓延,公共衛生專家一直以來十分擔憂美國人的心理健康遭受影響,有些人甚至將可能由疫情導致的群體性心理問題稱為“第二波疫情”。上一次類似規模的心理狀況調查是在2017-2018年間,當時呈現抑郁癥狀的人數占比僅為8.5%。
近日,在新鄉醫學院返校復學第一課上,迎來了幾位特殊的講課人,他們是曾經在武漢戰斗過的抗疫英雄。在武漢的36個日日夜夜,張建宏累計查房1351人次,為609人提供心理干預、疏導,其中一線醫務人員74人,及時救助了多個危重患者,實現了醫務人員“零感染”、患者“零投訴”。
5月1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心理健康服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種,可能和復學、升學、畢業就業沒有直接關系,可能有一些學生本來就存在一定的問題,復學只是一個誘因,引發了問題。
“要繼續指導做好治愈患者康復和心理疏導工作,督促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要毫不懈怠抓好各項工作,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決不能前功盡棄。當前,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也要重視疫情給民眾心理健康帶來的影響,突出重點、區別情況,做好心理疏導服務,保障心理健康。
在今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施秉銀在談到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治療和隔離觀察期間不允許家屬探視時表示,新冠肺炎是傳染性極強的疾病,如果沒有適當防護,發生感染的機率極高。施秉銀表示,醫院以及援鄂醫療隊都在千方百計改善條件,讓身處隔離病區的患者盡可能的和家屬保持聯系。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范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程度之重,身處其中的每個人都有切身感受。但在疫情結束后,可能會有一部分人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或精神疾病。(資料來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心理健康指導手冊》)
疫情進入“下半場”,心理防疫成為重要戰場。北京市針對市民心理問題開通的援助熱線,有助于排解市民疑慮,凝聚市民同心抗疫;同時可以矯正部分患者錯誤的社會行為,積極調節社會關系。目前,我國疫情總體形勢持續向好,感染病人越來越少,但后期的心理問題日益凸顯,心理防疫工作刻不容緩。
心理學專家給出5個調節建議 | 用“心”戰“疫” 今天,推出《用“心”戰“疫”》第 期,隨教育小微一起來聽西安交通大學姚斌副教授、廈門大學賴丹鳳副教授詳解,疫情期間師生常見心理問題如何調整↓↓↓
坦誠的溝通、輕柔的樂曲、舒緩的康復操、令人忍俊不禁的卡通畫……在武漢雷神山醫院,遼寧醫療隊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櫻花心理援助”,千方百計化解患者的心理問題,讓他們不僅僅出院,更能夠身心痊愈、開開心心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