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11日14:55 來源:經濟日報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重要生活物資的穩定供應越來越重要。每年春節假期結束后,隨著大量務工人員返程,糧、油、肉、蛋、奶、菜等生活必需品需求都會增加。眼下,各地正在有序復工復產,肉蛋奶菜供應情況成為社會的一大關注點。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司副司長楊禮勝說,農業農村部主要圍繞產得出、收得上、賣得出做好工作。近期,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先后印發了抓好蔬菜生產、保障“菜籃子”產品正常流通秩序,做好蔬菜肉蛋奶等產品穩產保供的3個通知,要求各地落實好“菜籃子”市場負責制,強化調運組織管理,維護生產資料流通秩序,支持企業及早復工。
農業農村部預計,當前全國冬春蔬菜在田面積8400多萬畝,產量1.7億噸,均比上年同期增長2%左右。據氣象預測,2月份全國氣溫總體偏高,利于冬春蔬菜生長發育,蔬菜供應量有保障。近日,農業農村部蔬菜專家指導組發布了蔬菜生產技術指導意見,各地努力增加市場供應。遼寧設施蔬菜面積178萬畝,新增10.2萬畝。廣西去年第四季度露地蔬菜的種植面積930萬畝,同比增加65萬畝。重慶僅大足區就擴種了22萬畝油菜薹。同時,南方各省還有800多萬畝擴種蔬菜的潛力。
有一些群眾反應,疫情期間市場上的鮮葉菜品種少、價格高。楊禮勝分析,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由綠葉菜的季節性特點決定的。冬季本身就是綠葉菜的生產淡季,產出量低于春秋兩季。二是綠葉菜運輸距離短,多數產自大城市的近郊,如果周邊的綠葉菜得不到保障,可能就會出現短缺。三是綠葉菜的貨架期短,不耐儲運,如果采收不及時就形不成商品量。當前一些地區受疫情防控的影響,用工緊張,部分菜收不上來,也存在收了運不出去的情況。
如何解決蔬菜供應的結構性矛盾?楊禮勝表示,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正組織搞好蔬菜的采收工作,指導大城市周邊地區擴大速生葉菜的生產。春節以來,湖北全省蔬菜擴種面積22.68萬畝。武漢市按照每畝100元的標準,激勵搶種速生葉菜10萬畝。同時,各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從品種選擇、輕簡省工、速生高效等方面入手,強化技術指導服務。目前,立春已過,蔬菜特別是葉菜生產逐步進入旺季,通過加強信息引導和技術服務,抓好產銷銜接,重點城市的葉菜供應問題將逐步緩解。
為保障重點地區的蔬菜供應,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地方加強產銷對接。指導地方特別是城市政府,組織本地的蔬菜經銷大戶與蔬菜主產地的種植大戶進行對接,簽訂購銷協議,穩定蔬菜的供應關系,保證在應急的時候隨時有菜可供、可調。同時,鼓勵發揮地方儲備的作用。北方大城市完善冬春蔬菜儲備制度,根據當地產銷實際情況適當增加儲備規模和儲備品種,一旦市場上供應出現短缺,及時組織投放,并且通過向外部蔬菜生產基地采購等方式及時補充。據初步統計,目前北方參與冬春蔬菜儲備的城市有40多個,共儲有30多萬噸耐儲蔬菜。
“豬糧安天下”。豬肉供給和價格歷來受社會高度關注。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孔亮表示,從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形勢看,2019年全國共報告發生非洲豬瘟疫情63起,撲殺了生豬39萬頭。目前,全國所有省份的疫區都解除了封鎖。自去年12月24日以來,全國沒有報告發生新的疫情。從生豬生產恢復的形勢看,去年10月份以來,生豬生產開始呈現積極恢復的良好勢頭,能繁母豬存欄連續三個月環比增長,12月末比9月末增長了7%。今年春節期間生豬生產總體平穩,豬肉價格也沒有出現大的上漲。
“當前生豬生產總體勢頭是好的,但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后,也帶來了不小的影響。” 孔亮說,飼料、獸藥等生產物資運輸受阻,部分養豬戶出現了缺料問題。養殖場返鄉人員回程受阻,造成了養殖場員工緊缺。受全國性延遲開工的影響,一些新建和改擴建的豬場大多不能正常開工,工程進度延遲。從市場供應來看,由于地區封鎖,一些地方的豬肉供應偏緊,價格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上漲,同時有一部分人群對禽肉的消費產生疑慮,轉而消費豬肉,增加了豬肉價格上漲的壓力。
針對上述問題,農業農村部正著力推進盡快恢復正常的生豬生產經營秩序,繼續堅持生豬生產恢復和非洲豬瘟防控兩手抓,統籌做好壓實地方責任、督導政策落實、強化監測調度、加強疫情防控、加快擴充產能等重點工作,努力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確保年底前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的水平。
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責編: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