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04日16:27 來源:大河客戶端
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著所有人的心,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紛紛捐款捐物,助陣疫情防控阻擊戰。2月2日上午,一對老夫妻來到了內黃縣中召鄉北大吳村執勤卡點,為助力防控疫情送來了1000元現金。
這對老夫妻是祁丁栓和王蘭嬌,他們今年已經70多歲。老兩口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就是北大吳村的貧困戶。兩位老人都有病在身,需要長期吃藥。多年前,祁大爺的獨子因病去世,兒媳改嫁,現在家中就剩老兩口和一個正在上學的小孫子。北大吳村黨支部書記馮朝法說:“老兩口是村內出了名的‘老摳’,常年省吃儉用,一年到頭都不見買一身新衣服,真是沒有想到,今天老兩口一下子就捐了這么多錢?!?/p>
馮朝法開始拒絕了老人的捐款,可是老人執意要捐。祁大爺說:“這算啥,平時政府和村里給了我家那么多幫助。當時孩子不在了,我感覺天都塌了,要不是政府的幫助真不知道這日子該咋過。我現在身體還行,種了10畝地,這錢是我賣糧食攢下的,你們去買口罩、買大衣,在這里值班別感冒了?!?/p>
疫病無情,人間有愛,危難時刻盡顯棗鄉兒女風采。祁大爺幾句樸實的話感動了每一位在場的執勤人員,馮朝法在接到這1000元善款時,這個鐵骨錚錚的漢子再也沒能控制住自己的眼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為防止疫情擴散,村委會研究決定,對進出村莊的人員進行嚴格登記管理并測量體溫,發現異常的及時隔離、報備。參加完會議,張得軍開車趕回村里落實會議安排:“抓緊在主要路口設卡,給工作人員配備口罩和體溫檢測儀。
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新安鎮大吳村,三間主屋、兩間邊屋,里面僅有一張犧牲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烈士吳書的照片,這里是吳書故居。1947年吳書擔任117師政治部主任,平津戰役結束后,他率部揮師南下,從河北打到湖北,從湖南打到廣西,取得無數次戰斗勝利,迎來新中國的解放。
在蘇皖邊界,天目山余脈往東延伸,形成一座伍員山。這條產業鏈如今如同溧陽市修建的“1號公路”一般,延伸到了郎溪縣的下吳村。郎溪縣下吳村13歲男孩蔣杰,每天一早坐上開到村門口來接送學生的校車,前往20公里外的溧陽社渚鎮社渚初級中學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