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03日22:07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記者 張恪忞 林濤 通訊員 曹翠峰):2月2日,來武漢一周的北京醫療隊隊員、北京世紀壇醫院急診科護士劉宇航對父母隔空喊話說:“爸媽,我很好!你們照顧好自己,等我平安回家。”而這一天,原本是她和未婚夫要去領結婚證的日子。
劉宇航母女
劉宇航是一名“護二代”,她的母親現在是北京一家社區醫院疾控科主任。她本打算大年初九與未婚夫登記結婚,然而當接到醫院黨委的動員信息后,她主動報名參加了援漢醫療隊。劉宇航的舉動也得到了未婚夫的理解和贊同,這讓她很踏實。
臨行前,劉宇航悄悄給媽媽留下一封信:“記得17年前,我9歲,還是個懵懂的小女孩,一場SARS肆虐了全球,當時媽媽你選擇舍小家,為大家,把我托付給家里,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了抗擊‘非典’的工作中。當時家里人都不理解為什么你明明知道危險還要去做。面對指責、面對壓力,你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責任。你的一句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記憶里:‘既然選擇了做一名護士,病人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職責。現在病人需要我,我就要對病人負責。’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確定了我的理想是當一名護士,我要成為媽媽這樣的人。”
劉宇航
如今,劉宇航如愿成為了一名護士。她在信中說,每當換上護士服的時候,都會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當前,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已經打響,他們早就握緊拳頭,時刻準備著,到“抗戰”一線去,是每一名醫護人員的心聲。
此時的劉宇航已奮戰在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第一線一星期了,而她家人的心愿也很簡單,等她平安歸來。
從青海玉樹機場沿著214國道直奔東南,穿過羌塘草原無邊的曠野,越過海拔4500多米的座座埡口,峰回路轉間,便遇見這座高原小城——囊謙。縣城里的電商服務中心,自主外賣平臺、攝影工作室、“網紅”產品銷售廳,豐富的特色產品應有盡有。
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對老兵郭忠文來說 是如常,又不似往常的一年 70年前 中華大地上 無數青年風華正茂 為了今天的安寧幸福
阿里地區改則縣“圓夢新居”居民扎西頓珠展示其發布在短視頻平臺的影片。圖片為本報記者劉宇航攝/光明圖片 阿里地區革吉縣鹽湖鄉粗鹽巴加工廠,75歲的布瑪爾捧起新鹽,笑得燦爛。
圖片為本報記者劉宇航攝/光明圖片 阿里地區改則縣“圓夢新居”居民扎西頓珠展示其發布在短視頻平臺的影片。圖片為本報記者劉宇航攝/光明圖片 阿里地區革吉縣鹽湖鄉粗鹽巴加工廠,75歲的布瑪爾捧起新鹽,笑得燦爛。
一線抗疫群英譜:(1)劉宇航:長大后我也成了你;(2)95后社區醫生:我年輕 讓我來。
2月19日,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高良澗街道洪渠社區居委會書記楊永華,在洪澤湖東岸船塘內向漁民宣傳防疫知識。萬震攝/光明圖片2月12日,北京市東城區交道口街道福祥社區工作人員查看社區居民每日健康打卡情況,對流動人員健康情況進行摸排。
夫妻倆是所內廚師,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兩人主動放棄回老家,將兒子托付給家中的老人,留下來為全所員工做好后勤服務。一場疫情,讓一家三口分居北京、武漢兩地,為了打贏這場戰“疫”,在各自的陣地上默默堅守。
新華社北京2月8日電題:堅守、戰疫、祝福——一家三口抗擊疫情的12小時 早上7點,在門頭溝區齋堂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疾控科主任劉德芬開始收集、整理監測了一宿的外地來京人員體溫數據。
新疆阿克蘇市有條王三街,王三街上有個著名的“民族團結一家親”餐廳。不只是喀什,從喀納斯到天山天池,從巴音布魯克到塔克拉瑪干,游人如織成為常態,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新疆流連忘返。
4月30日,“農民將軍”甘祖昌的夫人、96歲的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坐在江西萍鄉家里向記者朗聲復述這封她寄往北京的書信。萍鄉市人民醫院首席眼科專家何建中立即給老人展開檢查:雙眼視力均不到0.1,均患有最重度的“5級核”白內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