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28日22:38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新春走基層·知識分子新期盼】
臘月二十二,近午日暖,消融的冰雪讓田間小路泥濘難行。當記者深一腳淺一腳摸到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茶學科負責人張續周的育種試驗田的時候,張續周正蹲在大棚里觀察茶樹的越冬長勢情況。
2019年10月,張續周團隊育成的“北茶36”茶樹新品種獲得了農業農村部的國家品種登記,這也是青島西海岸新區“南茶北引”60多年后第一個通過國家品種登記的茶樹品種。開春后就要規模化推廣種植,期盼、喜悅之余,張續周心里更添了幾分牽掛,學校放假,試驗田卻跑得更勤了。
“這些就是‘北茶36’,它的主要特點是抗寒耐旱、發芽早、品質好、產量高。”張續周指著大棚里的幾壟茶樹向記者介紹,青島地區的茶葉種植始于上個世紀50年代。當時政府為了保障供給和增加出口創匯,開始“南茶北引”,有組織地在青島試種茶樹,取得了成功。改革開放以后,山東特別是青島、日照等地茶葉產業發展迅速,但由于從南方茶區引進的多為有性系群體品種,累年引進,存在著種性混雜、缺乏特色、發芽較晚、品質提升困難等問題,制約著當地茶葉產業的發展。
1996年,剛從安徽農業大學茶葉系畢業的張續周分配到了膠南市(現在的青島西海岸新區)茶葉站當技術員。了解到當地茶葉種植的歷史現狀后,張續周心底萌發了一個念頭:“南茶北引”這么多年,為啥青島就不能培育出適合本土條件、具有本土特色的茶樹品種呢?
夢想激發了張續周忘我的工作熱情。每次下鄉他總是深入田間地頭,查看茶樹性狀,詢問茶種來源,收集了上萬個茶樹樣本。每逢節假日,他就查找資料,遍訪全國主要茶鄉,選取各地有代表性的品種帶回來比對;遇到技術上的困難,他就回母校向老師、專家求教。
作為一個基層的農業技術員,搞良種培育一無項目經費,二無資金支持,20多年來張續周也說不清自己貼上了多少錢,資金缺口大的時候他還賣掉了一套房子。沒有試驗田,他就求妻子做岳父的工作,把家里的菜園改建成育種大棚,還讓退休的岳父義務擔負起了田間管理。“老婆沒意見那是不可能的,在她眼中我就是瞎折騰。”張續周說,沒有別的辦法,只能讓妻子和家人慢慢理解他、支持他。他學的就是茶專業,“南茶北引”這種事早晚都得有人去干,他不做誰去做呢?
張續周的良種培育,采用的是系統育種單株選育的方法,通過無性扦插繁殖可以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因此找到優良的單株材料是育種的關鍵。
“實際上,山東60年的‘南茶北引’過程中,遠緣雜交和自然選擇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茶樹基因資源。”張續周說,“1998年冬,膠南遭受極端低溫天氣,大量茶樹凍死。我剪取存活茶樹的枝條回去扦插繁殖,作為耐寒單株材料掛牌觀察;3年后淘汰樹形不好、產量不高的再掛牌觀察;之后又選出發芽早、抗病蟲的材料再掛牌觀察,最后還要做紅茶、綠茶等產品小樣……就這樣在上萬份單株材料中反復篩選,到2005年初步鎖定了滿意的母本材料。”
20多年心血,終于結出了碩果。2014年,張續周的新品種樣本送到中國農科院國家育種中心開始了為期5年的DUS測試,并入選了國家種質資源圃;2018年,張續周本人也作為高層次專業人才被引進到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專門從事茶專業的科研教學工作。
“‘北茶36’發芽早,可以提前上市;產量高,比過去當地品種增產約30%以上;品質上,作為一個脫胎于青島當地的茶樹良種,‘北茶36’繼承了當地茶香氣高、滋味濃、耐沖泡的特點,適合做綠茶、紅茶、白茶等各種茶品。”張續周介紹說。
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海青鎮是一個遠近聞名的茶鄉。從公路上望去,茶樹上的殘雪難掩蔥蘢的春意;粉墻黛瓦的村鎮彩燈、茶幌輝映,新春喜慶中透出別樣的文化韻味。海青鎮黨委書記陳夕軍向記者介紹,茶葉種植加工是海青鎮的支柱產業,良種的推廣將提升本地茶葉的品質,使茶農增產增收,推動產業的發展。目前已有茶企與張續周團隊合作,在當地投資建設了北茶種苗科技孵化中心,“北茶36”即將開始示范推廣。陳夕軍表示,未來在發展茶產業的基礎上,海青鎮還將利用當地綠水青山的自然優勢,發展“茶文化”休閑旅游和現代康養產業。
采訪結束前,張續周向記者透露了他的新年計劃:在“北茶36”的基礎上,要采用雜交育種的方式培育更耐寒、更豐產的新品種。讓北方茶園香飄萬里,讓北方茶農增產致富。
(本報記者 劉艷杰 朱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