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6日12:46 來源:河南衛視
戰國末年,群雄爭霸,諸侯割據,戰亂紛紛。然而,亂世必有英雄出,大商人呂不韋憑借自己的才華和財資,扶植秦國質子異人回國即位,成為秦莊襄王,拜為相國,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他是“呂氏春秋”“奇貨可居”“一字千金”的歷史原型,成為千古傳奇人物。然而作為戰國時期的大富商,呂不韋靠什么迅速發家致富的呢?傳說很可能是它——“蜻蜓眼”。
什么是“蜻蜓眼”?
“蜻蜓眼”琉璃珠發源自埃及,人們又叫它善惡之眼,魚目紋越多,表明分辨善惡的能力越強大,我們現在見到的最早的琉璃珠的標本是公元前1400年前后出土的。
此后,琉璃沿著絲綢之路向東方逐漸擴散,到了公元前5世紀后,制造琉璃的技術就逐漸被腓尼基人和古波斯人所掌握。也就差不多在這個時候,琉璃傳到了西域。
古琉璃在戰國時代是絕對的奢侈品,富有商人也可以擁有,珍珠價值無法與稀有的古琉璃珠飾相比。
而呂不韋又為什么能夠憑珠寶生意迅速聚斂巨額財富,并且和當時王孫公子時有交集?在呂不韋還沒從政的時候,就開始了國際貿易,而他做的很可能就是倒賣“蜻蜓眼”的生意,蜻蜓眼在當時作為最為稀有的珠寶,其色澤鮮艷,紋飾精美,深受王公貴族的喜好,在戰國時期那是最頂級的奢侈品,可比“愛馬仕”牛的多,不是有錢就能買得到的。
△曾侯乙墓出土的蜻蜓眼琉璃珠
這呂不韋拿準了貴族的喜好,只要見到來內陸做生意的穆斯林商人就說我要珠子,有多少要多少!這幫穆斯林商人一看,這人有錢呀,回去就沿路收珠子,好回來賣給呂不韋,呂不韋拿到珠子再高價售賣給王公貴族,這種貿易關系持續到呂不韋“奇貨可居”計劃的成功,成功的投資了新一代君王。
穆斯林商隊再次帶著大量的珠子回到中原,想賣給呂不韋,結果呂不韋不要了,說我已經從政了,再倒買倒賣和我的身份不符,而且注意力也轉移到政治上了。
結果導致了穆斯林商隊損失嚴重,帶著滯銷的珠子回了國,直至今日手里囤貨還沒賣完,還源源不斷的銷往世界各地。以上觀點雖然是民間傳說,但也有其合理性。
也有傳言這蜻蜓眼就是一顆珠子能換數座城池的“隋侯珠”, 隋侯珠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珍寶之一,與和氏璧齊名。不過動動腦子也應該能想明白,隋候珠與和氏璧之所以能成為天下共寶,不就是因為它們都是獨一無二的嗎?蜻蜓眼雖美,但畢竟是人工制作的東西,還是有一定數量的,怎么可能成為天下諸侯人人覬覦的國之重寶。
雖不能一睹“隋侯珠”,但傳說中的蜻蜓眼還是可以見到的,這不,今天(1月16日)21:15河南衛視即將播出的《華豫之門》中,就有位持寶人帶來了自己拿苦苦攢的私房錢偷買的蜻蜓眼琉璃珠,到底是真是假?咱們先來“一睹芳容”!
在今晚的節目中,還有更稀罕的寶貝登場,小編提前劇透一下!
200萬買了四只熊貓,還因此和老板產生矛盾,這位持寶人能否鑒寶成功?讓我們共同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