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3日15:26 來源:鄭州日報
近日,朋友圈被“國家科學技術獎”刷屏,人們紛紛為科技進步、大國工匠點贊。1月11日,記者從省科技廳了解到,在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中,我省共有15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獎勵。按獎項類別分,國家技術發明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2項。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15項獲獎項目中,技術發明獎3項,體現了我省的原始創新能力。其中河南大學張治軍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性能節能抗磨納米潤滑油脂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項目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另外,鄭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有限公司、洛陽雙瑞特種裝備有限公司參與項目也分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同時,鄭州大學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的“淮河流域閘壩型河流廢水治理與生態安全利用關鍵技術”項目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中原工學院作為主要完成單位的“紡織面料顏色數字化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在15項獲獎項目中,我省企業參與的項目11項,占比73.33%,達歷年最高。其中,許繼集團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千萬千瓦級風光電集群源網協調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參與完成的“煤矸石山自燃污染控制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煉化含硫廢氣超低硫排放及資源化利用成套技術開發與應用”、洛陽惠中獸藥有限公司參與完成的“動物專用新型抗菌原料藥及制劑創制與應用”等11個項目獲得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此外,我省獲獎項目還凸顯出技術產品高端化的特色。舞陽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參與完成的“高品質特殊鋼綠色高效電渣重熔關鍵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項目成果在國內60多家企業應用,生產出高端模具鋼、軸承鋼、葉片鋼、特厚板、核電主管道等產品,滿足了我國大飛機工程、先進能源、石化和軍工國防等領域對高端材料的急需。(記者 李娜 張競昳)
陳俊武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化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顧問、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技術委員會名譽主任,是我國著名煉油工程技術專家、煤化工技術專家、催化裂化工程技術奠基人。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0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上述負責人表示,重點修訂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章程》《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制實施辦法(試行)》等規范性文件,推進科技獎勵法規制度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在完善國家科技獎評審機制上,強化小同行作用,民口項目網評實現全覆蓋,小同行意見全面帶入后續評審階段。
官方資料顯示,2019年1月4日,科技部、財政部聯合發布《科技部財政部關于調整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的通知》,規定自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起,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獎金標準由500萬元/人調整為800萬元/人,全部屬獲獎人個人所得。
獎勵大會開始前,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會見了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代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人;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45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5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6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85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22項、二等獎160項;授予10名外籍專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在全國上下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央宣傳部7日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布陳俊武的先進事跡,授予他“時代楷模”稱號。陳俊武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化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顧問、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技術委員會名譽主任,是我國著名煉油工程技術專家、煤化工技術專家、催化裂化工程技術奠基人。
在全國上下隆重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中央宣傳部7日在北京向全社會宣傳發布陳俊武的先進事跡,授予他“時代楷模”稱號。陳俊武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化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顧問、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技術委員會名譽主任,是我國著名煉油工程技術專家、煤化工技術專家、催化裂化工程技術奠基人。
5位白發蒼蒼的模范退役軍人,同習近平等領導同志坐在一起。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為全社會作出表率—— 2015年9月,30名抗戰老戰士老同志、抗戰將領、幫助和支持中國抗戰的國際友人或其遺屬代表,接受習近平總書記頒發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這些集中體現了清華近年來不斷加強學科建設、持續提升創新能力、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經濟發展所取得的顯著成效。
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我省再創佳績,共有16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獎勵。我省主持的4個獲獎項目,均是與省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完成的成果,充分表明我省通過持續推進開放式創新,吸引集聚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的能力顯著增強。
面壁數十年,國之重器的兩位“大工匠”劉永坦、錢七虎,一個為祖國海疆裝上“千里眼”,一個潛心鑄造了“地下鋼鐵長城”。把握大勢、搶占先機,直面問題、迎難而上,廣大科技工作者勇做新時代的排頭兵,必將寫下奮斗者的輝煌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