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0日19:16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實現了中國之治。中國之治具有內在的理論邏輯、制度邏輯和歷史邏輯,三者統一于中國之治的實踐邏輯。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確保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正確方向,保證我們在根本性問題上不出現顛覆性錯誤,這是中國之治得以實現的根本奧秘所在。黨的領導制度是我國的根本領導制度,在國家制度體系中居于統領地位。《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闡述了加強黨的領導制度建設的幾個方面,最核心的是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和黨的全面領導制度。當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最重要的就是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還有健全黨中央對重大工作的領導體制,完善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落實機制,嚴格執行向黨中央請示報告制度,健全維護黨的集中統一的組織制度等。其中,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重要標志。《決定》指出:“堅持民主集中制,完善發展黨內民主和實行正確集中的相關制度,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它把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與正確實行集中有機結合起來,既可以充分激發全黨和全民的創造活力,又可以集中全黨思想和智慧,有效防止和克服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分散主義,避免西方政黨固有的相互掣肘、扯皮乃至政黨間惡斗導致行政效率低下的痼疾。黨的集中統一領導能發揮黨的強大組織動員能力,保證全國上下一盤棋,充分有效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有賴于不斷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我們黨歷來重視黨員干部隊伍的能力建設。在新時代,我們黨要著力健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以戰勝來自國內外的各種風險挑戰,確保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偉大夢想的航船勝利前進。
堅持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馬克思主義是“在歷史和人民的選擇中成為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成為指引我們不斷奪取革命、建設、改革勝利的強大思想武器”。中國之治得以實現離不開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的指導。之所以堅持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因為馬克思主義占據了人類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一方面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為我們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如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真理觀、唯物辯證法、唯物史觀等,是黨的科學決策、科學執政的理論基石;另一方面,它堅持實現人民解放、維護人民利益的立場,以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和全人類解放為己任。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國共產黨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
堅持以黨的自我革命推動社會革命。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實踐中,形成了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優良傳統和豐富思想。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通過開展延安整風運動,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徹底解決了黨的思想政治路線問題,為全黨全軍確立毛澤東思想的指導地位創造了思想政治前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前夕,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了“兩個務必”,要求全黨在勝利面前保持革命者的清醒頭腦和精神狀態。在改革開放之初,黨的十二屆二中全會做出了關于整黨的決定,是我們黨在改革開放條件下為加強自身建設而進行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實踐。在推進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我們黨始終重視對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同時堅持不懈開展反腐敗斗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大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一方面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和主題教育活動,另一方面對腐敗零容忍,使黨內政治生態明顯好轉,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顯著增強,黨的團結統一更加鞏固,黨群關系明顯改善,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煥發出新的強大生機活力。可見,發現和糾正黨自身的錯誤,進行自我革命伴隨著我們黨的整個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不在于不犯錯誤,而在于從不諱疾忌醫,敢于直面問題,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極強的自我修復能力。”黨通過自我革命著力解決黨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提高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引領黨所領導的偉大社會革命,這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是區別于世界上其他政黨最顯著的標志,是中國之治得以實現的重要密碼。
推動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提出一系列理論創新成果。中國之治得以實現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共產黨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反對本本主義、教條僵化思維,面向鮮活的不斷發展的時代和生活實踐,不斷進行理論創新,形成了一系列符合中國國情、體現時代特征的理論創新成果指導實踐。例如,準確地把握我國的基本國情,作出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創造性地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確立了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了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重大變革,成為黨和人民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創舉;從時代和實踐發展需求出發,先后作出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大判斷。這些諸多理論創新成果緊密反映時代和實踐變化發展的實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理論基礎,是中國之治得以實現的理論支撐。
善于把實踐創新、理論創新成果轉化為制度。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不斷推進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并把創新的成果制度化,形成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以經濟制度為例,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為解放被傳統體制束縛的生產力,大力調整所有制結構,改變原來“一大二公”的所有制模式,在堅持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前提下肯定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從界定非公有制經濟是公有制經濟或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到強調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1999年3月,將這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正式寫入憲法。《決定》指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至此,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更加完善。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表明,理論每創新一步,相應的體制機制改革和制度完善就前進一步,這是中國之治的鮮明特點。
堅定文化自信,增強人民群眾的思想文化認同。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所發揮的文化支撐和精神動力作用是中國之治實踐邏輯的重要內容。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共產黨成立后,領導中國人民進行的以救亡圖存為使命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孕育了具有強大生命力和感召力的革命文化;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孕育了富有時代精神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共同構成了當代中國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園,凝聚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我們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正是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共同的文化紐帶,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使全國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從而避免了因經濟社會發展和全球化開放條件下帶來的利益主體多元化、思想觀念多變多樣可能產生的社會共識和文化認同的缺失。
堅持共同富裕,實現共享發展,實現社會有效整合。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目標,也是自古以來中國人民的一個基本理想。它既反對平均主義,又防止貧富差距過大。改革開放后,東部地區率先發展起來,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逐漸凸顯;同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日益拉大。為此,黨和國家通過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扶貧等發展政策和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合理調節城鄉、區域、不同群體間的差距,努力實現社會的基本公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人民為中心和共享發展理念,賦予共同富裕以新的時代內涵:“共享理念實質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的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共享發展首要的就是消除貧困,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精準扶貧”的思想。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出發,把“扶貧攻堅”改成“脫貧攻堅”,明確了新時期脫貧攻堅的目標,2020年實現“兩個確保”:確保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關鍵是要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特別是要堅決打好精準脫貧的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時,“人民生活更為寬裕,中等收入群體比例明顯提高,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顯著縮小,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邁出堅實步伐”,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時,“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目標和基本特征,是防止兩極分化、社會撕裂、國家動蕩,保持社會穩定、和諧發展的重要基礎。
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黨指揮槍,確保人民軍隊絕對忠誠于黨和人民,有力保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中國國家治理的一個顯著優勢。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發端于南昌起義,奠基于三灣改編,定型于古田會議,是人民軍隊完全區別于一切舊軍隊的政治特質和根本優勢。黨的領導,是人民軍隊始終保持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創造力、戰斗力的根本保證。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前進道路上,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的原則始終不動搖,人民軍隊把這一條當作永遠不能變的軍魂、永遠不能丟的命根子,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黨的十九大把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上升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時期,我們黨不斷加強制度建設,把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貫徹到軍隊建設各領域全過程,如堅持中央軍委實行主席負責制,堅持黨委制、政治委員制、政治機關制,堅持黨委統一的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堅持支部建在連上,完善黨領導軍隊的組織體系。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制度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確保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靠中國人民的勤勞和智慧。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的主體,中國人民的勤勞與智慧是中國之治得以實現的不竭源泉。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之一,勤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千百年來世代相傳的內在基因和行為習慣。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偉大夢想不是等得來、喊得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他在慶祝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指出:40年來中國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舍的,而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用勤勞、智慧、勇氣干出來的!可以說,改革開放最成功之處就是激發了人民群眾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中國人不僅勤勞,更富有智慧。中國人的智慧在當代首先體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創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不斷完善上,中國為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提供了全新選擇。中國人的勤勞與智慧體現在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諸多中國方案,如面對日益復雜和嚴峻的全球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中國人的智慧體現在獨特的科技創新和科技進步上,如青蒿素、雜交水稻等為世界人民健康和幸福做出巨大貢獻,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高鐵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中國人的智慧體現在中國幾千年來優秀傳統文化基因中,如“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德不孤,必有鄰”“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這些思想在當今對治國理政和全球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趙劍英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社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膽去做”,走進河南省光山縣槐店鄉司馬光油茶園,這個巨幅標語映入眼簾。近年來,光山縣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戰略,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化途徑,找到了一條符合當地特色發展的路子。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名單以及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河南共有4縣市上榜↓↓↓許昌市鄢陵縣 南陽市西峽縣 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消除貧困是國際社會亟須正視的嚴峻挑戰,更是各國人民孜孜以求的共同夢想。中國的減貧探索和實踐對世界減貧與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為世界減貧事業作出了看得見、摸得著的貢獻,為世界人權事業交出了一份成功的答卷。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全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習近平:加快老區蘇區發展,要有長遠眼光,多做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相協調相促進的文章,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突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與實踐,我國建設了一百多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和五十多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發展理念從提出至今已走過15個年頭。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浙江安吉縣余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絕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價值判斷,而是對中國人民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必然性的最好表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外國現代化的翻版”。
(政務記者 申華)3年內培訓100名以上行業龍頭型領軍企業家、開通河南省民營企業訴求響應智慧平臺、“首席服務官”“服務管家”等為企業提供精準幫扶……民營經濟作為縣域經濟的主體,民營經濟強,縣域經濟就好。
作者:黃相懷(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辦公室主任) 在近百年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團結帶領人民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以井岡山精神等為代表的革命精神發揮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