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08日18:28 來源:中國江蘇網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編輯的《習近平關于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論述摘編》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集中反映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對外工作中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對于我們深入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外交思想,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是新時代賦予對外工作的歷史使命。去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新中國外交也走過了70個年頭,7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關系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面對國際形勢風云變幻,我國對外工作砥礪前行,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去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外交思想的科學指引下,中國外交繼續乘風破浪,堅定前行,取得一系列新進展,形成一大批新成果,“世界上又有一些國家同我國建交,我國建交國達到180個。我們的朋友遍天下”,把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推進到新高度、新境界。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彰顯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吸引力、感召力。堅持以維護黨中央權威為統領加強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使命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堅持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為宗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論述摘編》里的“10個堅持”、504段論述,充分闡釋了十八大以后新提出來的“親、誠、惠、容”四字理念。說明我們在周邊外交中,不僅僅考慮經濟因素,還投入更多情感,既突出“大國外交”,更體現“中國特色”。可以說,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論述,拓展了多向度、多主體和多領域的外交,成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增長點和新亮點,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加入中國“朋友圈”就是最好例證。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在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促進人類進步的大道上砥礪奮進。胸中要裝著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才能做好新時代的外交工作。對于中國來說,國內大局就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國際大局就是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爭取良好外部條件,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共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用“攜手合作、互利共贏”的胸懷贏得人心,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智慧贏得尊重。據商務部統計,目前我國有230多個貿易伙伴,成為全球第一貿易大國,對全球經濟的貢獻不斷增強。開放才能發展,合作才能共贏。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多次以東道主身份,廣邀四海賓朋,共商合作大計。中國提出的“包容普惠、互利共贏”,成為越走越寬的人間正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
國際風云激蕩,中國特色外交走過了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展望未來,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不畏風雨,堅定前行,繼續張開雙臂擁抱世界,以積極姿態參與全球治理。積極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念的應有之義,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外交追求的目標,是世界各國共同努力的方向。(暉語)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就安全生產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當前,全國正在復工復產,要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分區分類加強安全監管執法,
中國經濟總量近百萬億元,擁有14億人口的龐大內需市場、近9億勞動力人口和充足的高素質人才資源,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浙江考察時強調,要全面貫徹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做好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他指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又一次異常嚴峻的考驗。經過艱苦努力,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1至2月宏觀經濟數據近日出爐,這是今年首次發布主要宏觀經濟指標。
云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3月4日召開會議,研究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穩定經濟社會運行重點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病人心理康復需要一個過程,很多隔離在家的群眾時間長了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問題,病亡者家屬也需要心理疏導。”習近平總書記近
【地評線】南方網評:與“疫魔”膠著對壘,堅持就是勝利
【地評線】49秒動漫告訴您如何安全返程?這八個細節要注意
2020年1月1日起,中國再次下調部分商品進口關稅,對包括日用消費品、重要藥品、先進技術設備等850余項進口商品開始實施低于最惠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