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08日17:15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 王韶卿/文 段晉哲/圖)1月8日下午,在河南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開幕前,6名政協委員亮相“委員通道”。政協委員寇懷忠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將大力推進“智慧黃河”,充分利用5G、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保駕護航。
2019年9月份,就在鄭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這是千年大計,習總書記說要一茬接著一茬干,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寇懷忠表示:“什么是幸福河呢?我認為,幸福河首先應該是一條和諧的河,人水和諧、水沙和諧、人與自然和諧。”
這個季節,大家去三門峽天鵝湖濕地公園,就能欣賞到天鵝嬉水群舞的和諧美景。這和諧美景與黃河水量管理調度密不可分。
“天鵝對水環境要求很高。它不會潛水,只能在淺灘覓食。2016年,公園的人反映,公園淺灘的水太深了,天鵝覓食困難,有些就飛走了。”寇懷忠介紹,當時,三門峽水庫最高蓄水位是318.5米。這幾年,考慮到天鵝的生態需要,冬季調度水庫時,水位都在318米以下。
半米的差距,看起來是水多一點少一點的問題,但卻是關乎天鵝生活的大問題;對于黃河水利委員會來說,這背后就是統籌調度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的大問題。
黃河以占全國2%的河川徑流量,滋養著全國12%的人口,灌溉著15%的耕地。水太少了,怎么管理好呢?
黃河水利委員會作為母親河的大管家,建立了先進的黃河水量管理調度信息化系統。這樣,我們就可以實時察看水庫、閘門的運行,可以掌握水庫有多少水、再放多少水,也可以遠程控制重要閘門的開關。
寇懷忠坦言,現在手機上就可以看到比如鄭州花園口、開封柳園口閘門的取水情況,“說到柳園口,我就想到1997年降雨偏少,上游都搶著用水,造成黃河嚴重斷流226天,斷到柳園口。當時,為了引水,柳園口閘門的職工,手拉著手,半趴在引水渠里,人工趟河,把河道趟深了一點,盡可能多引些水。”
有了長多斷流之痛,也就有了現在黃河水量的統一管理調度。
“當初,我們用傳統的辦法,給閘門加上鎖,嚴防死守。”他說,現在通過信息化技術已經為黃河水量調度裝上了智能大腦,可以遠程控制閘門,實現了黃河連續20年不斷流,為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那是不是現在就沒有問題了呢?當然不是。
目前,黃河水資源開發利用率高達80%,遠超一般流域40%生態警戒線。水資源仍然是最大的剛性約束。
“黃河水量管理調度系統主要覆蓋了黃河干流,部分支流還未覆蓋。”寇懷忠介紹,下一步,我們將大力推進“智慧黃河”,充分利用5G、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提升對水資源的動態監測能力,實施干支流一體化調度,深度節水控水,合理分水,管住用水,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保駕護航。
1月8日,河南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在鄭州開幕,“黃河”成為熱詞,在黃河流域多個市區工作的政協委員熱情高漲,建言獻策,為未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支招。
今年,河南省兩會繼續開啟代表委員通道,在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開幕前,六位來自社會各界的政協委員在這里就社會關注、群眾關心的話題接受新聞媒體的采訪。
隨著城市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大家是否想過如何度過老年生活?1月7日,參加河南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委員甘桂芬建議,加快社區托老所機構建設。
近年來, 一些民營企業在經濟發展中遇到了不少困難和問題。1月7日,參加河南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委員張鴻林提出建議:免除工業用地土地使用稅。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 馮蕓 孫欣)1月8日下午3時,在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聲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河南省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省人民會堂開幕。
1月8日下午,在河南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開幕式前,6名政協委員在首場“委員通道”亮相。委員們在通道上都帶來了哪些信息?一起看看。
1月8日下午3時,在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聲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河南省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省人民會堂開幕。
政協委員王若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有了國家的重視和扶持,民企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公平,民營企業的實力也在不斷提升。
1月8日下午,在河南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開幕前,6名政協委員集體亮相“委員通道”。
今年河南兩會仍開啟“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邀請各方面代表、委員亮相,通道通過采訪的形式講述代表、委員心聲,展現代表、委員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