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6日13:59 來源:光明日報
今年以來,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中央企業運行保持穩中有進,為國民經濟穩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
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中央企業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9%,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投資總額同比增長9.4%,預計全年能夠實現凈利潤“保7爭9”目標。如何看待這份成績單?2020年國企改革又將在哪些方面破題?日前召開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給出了答案。
1至11月,中鋁集團、中化集團、保利集團等28家中央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長超過20%;8家央企凈利潤超過500億元;3家石油石化企業壓縮桶油成本0.6美元,3家電信企業銷售費用占收入比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這一年,中央企業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發展質量和效益持續提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表示。
嫦娥四號月背圓夢、長征火箭海上升空、國產航母南海入列、京張高鐵順利投運、中俄東線投產通氣、5G網絡正式商用……2019年,央企科技創新實現重大進展。1至11月,中央企業研發投入同比增長24.6%,創新動能持續增強。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邁出實質性步伐,在今年國家科技獎項評選中獲獎比例超過40%。
央企供側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壓減工作提前完成,累計減少法人超過1.4萬戶;“處僵治困”總體工作進度達到96%;鋼鐵、煤炭去產能任務全面完成,國有資本配置效率進一步提升,整體功能進一步優化。
保利集團重組中絲集團、中國寶武重組馬鋼集團,招商局集團重組遼寧港,航空工業集團主動退出非主業,涉及的國民經濟大類由75個減少到54個。“中央企業大力開展戰略性重組,持續深化資源整合融合,積極發揮了1+1>2的良好效應。”郝鵬指出。
在質量效益持續增長的同時,國企改革也邁出重要步伐。
一方面,國有企業推動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規范化程序化,包括加強和改進董事會建設,完善“三重一大”決策事項清單等;另一方面,不斷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包括實施三項制度改革專項行動、探索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等。數據顯示,目前超過100戶控股上市公司和科技型企業實施股權、期權、分紅激勵。
“中央企業緊緊圍繞增強活力、提高效率,推動國企改革重點任務落實落地,中央企業活力動力得到有效激發。”郝鵬指出。
國資監管改革也從管企業向管資本轉變。2019年版授權放權清單出臺;國資國企在線監管系統和涉企事項網上服務大廳基本建成;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企業“一企一策”授權放權……國資監管的系統性有效性穩步加強。
郝鵬也同時指出,目前有的中央企業仍存在規模擴張沖動較強、熱衷低水平重復建設、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緩慢、市場化改革遲緩等問題,要切實加以解決。
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對中央企業來說,開拓國際市場的挑戰性增強,市場變化的不確定性上升,獲取重要技術和服務的難度增大,2020年中央企業將如何有效應對,增強國有經濟的競爭力和創新力?
2019年,中央企業新增混合所有制企業超過1000戶,通過資本市場、產權市場引入社會資本超過1500億元。“2020年要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實現新突破,著力引入高匹配度、高認同感、高協同性的戰略投資者,探索建立科學高效的差異化管控模式,做到派得進人、管得住事、防得住問題,堅決防止‘只投不管’。”郝鵬指出。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發揮國有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積極作用。郝鵬提出,中央企業要充分發揮在技術創新上的主力軍作用,聚焦科技前沿領域,盡早取得一批重大成果。他同時提出,要激發科技人才創新創造熱情,加大對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的激勵力度。
國資委提出,明年要在建立市場化經營機制上實現新突破。明年將是中央企業三項制度改革專項行動落地年,要在子企業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推動建立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分配機制。
據了解,國務院國資委明年還將在中央企業中組織開展“對標一流管理提升活動”,加強國企與世界一流企業、行業先進企業的對標,既注重量化指標對標,也注重管理理念、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對標,打造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標桿和樣板。
(本報記者 溫源)
經過14年不屈不撓、浴血奮戰,中華兒女取得了近代以來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背起愛國“行囊”,不斷激發對國家的自信心與自豪感,我們也一定能夠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創造新的更大奇跡。
8月12日清晨,江西九江,陰雨蒙蒙,當地群眾早早守在路旁,準備送別他們的英雄。“九江抗洪氣吞山河,人民安危重壓肩頭……英雄的營隊英雄的兵……”九江九合聯圩上唱響的那首營歌,深深刻印在九江人民的心中。
坐山養山,才能靠山吃山;蓄水養水,才有源頭活水。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掠奪式發展走不長走不遠,順應自然、保護生態的綠色發展才會行穩致遠。15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浙江安吉縣余村考察時,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科學論斷。
2016年-2019年,粵桂兩省區累計落實產業合作項目301個、資金577.2億元,引進涉農企業312家,帶動21.1萬戶貧困戶發展產業和就地務工脫貧,譜寫了扶貧開發的華彩篇章。廣西新聞網記者 林亮攝 廣西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村民致富帶頭人班統茂今年新增了二十多畝地種植砂糖橘。
農村飲水安全,不僅關系到當地群眾脫貧,更是鄉村振興和百姓致富的基礎保證。全州縣東山瑤族鄉小禾坪村村民 楊順:現在我們有了自來水,感謝黨和人民政府,我們現在很高興。
2020年在北京,指出要繼續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落實脫貧攻堅方案,瞄準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狠抓政策落實。看“三區三州”關鍵之地的收官之戰,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近在眼前!
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雅龍鄉勝利村,地處滇桂黔石漠化山區,屬喀斯特地貌,水土資源匱乏,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比較落后,是廣西脫貧攻堅掛牌督戰村之一。新華網 劉君攝 圖為無人機航拍勝利村修好的屯級道路和分布在村周圍的家庭水柜。
7月26日,安徽巢湖,防汛抗洪形勢嚴峻,在亞父街道徐佳洼村,抗洪戰士緊張進行圩堤加固。“小可愛”為“大可愛”撐傘既是對抗洪戰士的溫情回報,也是送給全天下所有人民子弟兵最好的節日禮物。
正是人民軍隊有永遠聽黨指揮的不變軍魂,有黨的意志就是軍隊意志的無比堅定信仰信念,黨和人民才對這支軍隊有了至高無上的信賴信心。這種完全信賴源自于牢記宗旨、服務人民的初心使命。這種完全信賴源自于向戰而贏、敢打必勝的英雄氣概。
日前,陸軍第74集團軍某旅“硬骨頭六連”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堅毅”“剛強”“執著”“硬氣”……這一串更加閃亮的符號,讓我們看到軍人就好感滿滿,就踏實滿滿,沒錯,平安有他們守護,我們完全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