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5日17:32 來源:中國網
為什么強調“黨是領導一切的”?
特邀專家:韓慶祥 中央黨校校務委員會原委員
編者按: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我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7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實踐中探索出了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發展奇跡和政治穩定奇跡。這條道路已成為國家發展之路、民族振興之路、人民幸福之路。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網絡理論傳播局)指導,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專家工作室提供理論支撐,中國網推出“70@中國道路Q&A”系列理論短視頻,敬請關注!
正文:
黨的十九大報告旗幟鮮明地指出,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根本原則。
為什么強調“黨是領導一切的”? 這是黨的地位和作用決定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處在領導國家、治理社會的領導地位,發揮著對一切的引領作用。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和最大制度優勢決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的優勢。這是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與實現奮斗目標決定的。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候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然而,偉大夢想,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要實現偉大夢想,就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必須推進偉大事業,必須應對風險挑戰。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只有堅持黨領導一切,才能真正應對各種風險挑戰,順利實現我們黨所確定的奮斗目標。離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什么也干不成。這是把中國共產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決定的,中國太大了,人類歷史上很多治理經驗在中國都會失效;實現中國夢太復雜了,歷史上所有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都不能照搬到中國。
對中國這樣的大國而言,沒有一個具有高度覺悟性、紀律性和自我犧牲精神的黨員組成的、能夠真正代表和團結人民群眾的黨,沒有這樣一個黨的統一領導,是不可設想的,那就只會四分五裂,一事無成。要實現偉大夢想,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就必須把中國共產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就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探索包容性治理需要踐行民主、自由、權利、法治等現代性的核心價值,借鑒世界各國成功的治理經驗,在參與全球治理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如此說來,包容性治理在中國有著極其廣闊的前景,全面踐行這一治理理念,將有力推動現代中國國家治理體系的建構。
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是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的楷模,是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杰出代表,是祖國和人民的驕傲。
“浦東開發開放30年取得的顯著成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提供了最鮮活的現實明證,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最生動的實踐寫照。”到本世紀中葉,是中國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30年,浦東將全力構建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
”可以說,經濟特區的創辦,是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背景下,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和試驗區而展開的。經濟特區的發展是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生動縮影,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特區建設者的付出和心血,詮釋了改革開放的中國道路、中國智慧。
而在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有效避免了多黨惡性競爭的弊端,長期執政的中國共產黨除了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在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有效避免了多黨惡性競爭的弊端,長期執政的中國共產黨除了國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深圳,中國經濟特區的敘事起點,改革開放的時代地標。今日深圳,正向著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標桿、可持續發展先鋒的目標奮楫而行。正是在此前調研中被這種狀況所震動、所觸痛,廣東省委主要領導同志、創辦經濟特區重要推動者才深思熟慮、提出構想。
深圳,中國經濟特區的敘事起點,改革開放的時代地標。今日深圳,正向著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標桿、可持續發展先鋒的目標奮楫而行。正是在此前調研中被這種狀況所震動、所觸痛,廣東省委主要領導同志、創辦經濟特區重要推動者才深思熟慮、提出構想。
建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健全了人民參與治理的體制機制。伴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程度的提升,中國進一步完善了社會的組織化和秩序化體制機制,探索建成了適宜于中國特色的社會治理格局。
翻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處處可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閃耀。讓我們讀懂新時代中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堅忍不拔、鍥而不舍,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
2010年初,廈門大手筆啟動島內外一體化建設戰略,將城市建設重點由島內轉向島外,發展目光從島內擴至廈門全局,島外建設步伐大為提速。為貫徹“提升本島、跨島發展”戰略,廈門市還作出“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決策部署,努力形成“一島一帶多中心”城市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