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5日12:18 來源:大象新聞
每到年終歲末,各種評獎紛紛出爐,由于此類活動眾多,很多評獎淹沒在自娛自樂的消息當中,但昨天早上,一條有關企業獲獎的新聞成功地引起了眾多媒體、網民的關注。
鴻茅藥業榮獲“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明星企業” 榮譽稱號。
鴻茅藥業?不就是在2018年因為跨省抓人而為全國人民所熟知的那家企業嗎?
鴻毛藥酒曾引爆輿論
2017年12月19日,一名叫譚秦東的醫生在“美篇”上發布《中國神酒“鴻毛藥酒”,來自天堂的毒藥》帖子。對鴻茅藥酒的所謂“功效”提出質疑,并試圖說明鴻茅藥酒對老年人會造成傷害。此時譚秦東還無人知曉,他的賬號只有5個粉絲。
但隨后,譚秦東聲名大噪。這篇帖子成了全網“最熱”。
2018年1月10日,內蒙古涼城縣公安局跨省對譚秦東實施抓捕,理由是“涉嫌損害商譽”;
4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檢察院通報認為該案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指令縣人民檢察院將該案退回公安機關補充偵查并變更強制措施。譚秦東走出看守所;
5月11日,譚秦東前往廣東車陂派出所接受問詢,回家突發精神疾病;
5月17日,譚秦東發道歉聲明。
當日17時,鴻茅藥酒公司在微博上發表聲明,決定接受道歉,撤回報案、撤回訴訟。
當鴻茅藥酒認為譚秦東在“誹謗”“造謠”時,有媒體梳理發現,10年間,這款“治病強身”的神酒被通報違法2630次,相當于每個月收到22次通報,其中被暫停銷售數十次。
給鴻茅頒獎的中藥協會
據報道,在中國中藥協會主辦的“2019年中國中藥創新發展論壇暨《中國中藥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上,授予鴻茅藥業“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明星企業”榮譽稱號,鴻茅藥業副總裁鮑東奇則拿下“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年度人物獎”。
據相關資料顯示,中藥協會成立于2000年,在民政部登記,旗下34個分支機構,每個機構均可各自發展會員,會籍由中藥協會統一管理。
據中藥協會網站公布的《會員管理暫行辦法》,中藥協會根據會員分類收取相應的費用,副會長單位、理事單位和會員單位,對應的年費分別為3萬元、1萬元和5000元。此次獲頒“2018年度履行社會責任明星企業”的鴻茅藥業為中藥協會的會員單位,每年會費5000元。
截至12月24日,中藥協會共有385家企業會員單位,其中副會長單位65家、理事單位55家和會員單位265家,按此計算,2019年中藥協會最多可獲得會員費382.5萬元。
面對質疑中藥協會回應:評選標準不能公開
一面企業口碑不佳,一面卻榮膺“履行社會責任明星”,在面對中新經緯記者采訪時,中藥協相關負責人回應稱,“鴻茅藥酒的過去是過去,過去的鴻茅藥酒通過法律、媒體(的規治)已經翻篇了,也就承擔起了社會責任,我們鼓勵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看的是它的現在和將來,這事有錯嗎?”而對獎項的“評選標準”疑問,則稱“我們有我們的標準,不能公開。”
不要盯著一家企業的過去,從邏輯上是講得通的。只是有一點需要獲獎企業和評獎協會明白,品牌翻身要經歷艱苦的重塑過程,而不是忽然拿到一些“榮譽”,社會評價、消費者口碑就上來了。鴻茅藥酒的這一次華麗轉身太過急促了些。
最后,我們還是希望有關部門能加大監管力度,畢竟,一家企業是否履行了社會責任,是否有資格被評為社會責任明星企業,從來不是“行業內的事”。
(大象新聞綜合:中新經緯、新華網、澎湃新聞、南方都市報等)
據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官方消息,大家還記得今年5月份上了熱搜榜的那個鵝首曲頸青銅壺嗎?(內有不明神秘液體的那個壺)有很多小伙伴都很好奇里面的液體是什么!各種腦洞大開,現在結果終于出爐啦!
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此前通報稱,今年5月,該所考古人員在考古發掘現場出土一曲頸青銅壺,壺中發現不明液體。為了確定壺中液體真實成分,2020年5月18日,該所特邀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考古學與人類學系楊益民教授前來對青銅曲頸壺中液體進行采樣分析。
今天(7月29日)上午11時許,廣西來賓市興賓區平陽鎮平陽街的圩日上,發生一起毒蛇咬人致死事件。
現場共查獲野生動物泡酒39瓶,其中疑似猴子(死體)3只,疑似蛤蚧(死體)34只,疑似鷹類動物(死體)17只,疑似蛇類(死體)26條,疑似豹貓(死體)5只,疑似蛙類(死體)80只,疑似海馬(死體)75只。接警后,民警立即前往現場,現場抓獲犯罪嫌疑人羅某,并在其家中查獲一批野生動物,包括疑似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猴類1只、鷹類1只、鳥類6只,獵捕工具獵夾10個。
一紙評選,將鴻茅藥酒再度拉回公眾視線。成為中國中藥協會會員需繳納會費,按照2019年的會費收費標準,會員單位5000元/年,理事單位10000元/年,副會長單位30000元/年。12月26日,中國中藥協會發布致歉函,承認之前“把關不嚴”,決定“撤銷本次表彰,糾正錯誤,規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