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1日10:25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北京醫耗聯動綜合改革半年,醫藥費用增幅15年來最低
門急診量增了,醫藥費用增幅降了
“3700所醫療機構診療服務秩序井然,已完成門急診量1億多人次,出院近250萬人次。半年來,全市門急診量較改革前增長2.1%,而醫藥費用增幅卻是15年來最低。”12月18日,北京市衛健委發布了北京醫耗聯動綜合改革近半年來的成績單。有關評價認為“改革總體平穩有序,符合預期,反響良好”。
基層診療量1年凈增700萬人次以上
據介紹,自今年6月15日醫耗聯動綜合改革實施以來,北京市分級診療效果持續向好,全市門急診量較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前增長2.1%。其中,一級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增長40.4%,二級醫院增長3.3%,三級醫院下降5.4%。
基層門診量已連續32個月增幅高于二級和三級醫院,呈現門診服務向基層機構分流的良好態勢,預計今年基層診療量將比去年凈增700萬人次以上。
住院服務則向三級醫院集中,三級醫院出院人次較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前同期增長16.8%,二級醫院增長4.7%,一級醫院基本保持不變,各級醫療機構門診和出院量的結構變化符合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方向和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門急診量較改革前增長的同時,醫藥費用并未隨之猛增,而是得到持續控制。
2017年北京醫藥分開綜合改革以來,醫藥費用年增幅控制在8%左右。今年6月實施醫耗聯動綜合改革以來,醫藥費用較去年同期增長6.2%,增長率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提高,門急診次均費用、出院例均費用分別增長0.9%、2.6%(未扣除物價變化因素),是近15年以來費用增長幅度最低的一段時期,門診和出院患者費用中醫用耗材和檢驗所占比例下降。取消耗材加成后已節省費用11億元。
看病更便捷,服務質量更高
記者了解到,改革后,改善醫療服務得到持續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開具慢性阻塞性肺病、高血壓等5類慢病1個月或兩個月長期處方超過2萬張,開展檢驗檢查結果線上查詢等服務,受到居民歡迎;建立國家和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基層服務點178個,有16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線上檢驗檢查結果查詢,有319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線上多種支付服務;三級醫院增加下午出診醫生數量,緩解就診壓力集中在上午而造成的院內外秩序問題。
今年7月22日至10月底,北京市衛健委在全系統開展改善醫療服務及加強綜合監管、保障行業安全的“雙百日行動”,注重醫療服務細節,提升患者感受。80余家三級醫院分時段預約精確到30分鐘,近90家三級醫院的門急診繳費可使用移動支付,50余家三級醫院取消了本院自制就診卡,近60家三級醫院實現了身份證直接掛號,80余家三級醫院實現了醫保卡直接掛號。
開展無痛胃腸鏡檢查的67家三級醫院中,預約時間超過3個月的10家醫院平均壓縮時間為29%,開展核磁共振檢查的三級醫院平均預約時間壓縮到7天。
住院服務效率改善,二、三級醫院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為8.1天,較去年同期下降0.5天,明顯快于往年速度。
告別以藥養醫,突出醫生技術價值
隨著醫耗聯動改革的進行,北京市醫療服務補償結構持續優化。按有降有升、結構調整、總量穩控的原則,規范調整6621項醫療服務項目。中醫、病理、康復、精神、手術治療等技術勞動收入占比增長了2.1個百分點,新項目的實施有利于規范服務行為,保證服務質量。
與此同時,檢驗收入、衛生材料和藥費占比下降1.7個百分點。2017年實施的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和今年的醫耗聯動綜合改革,使北京醫療機構告別了以藥品和耗材補償運行成本的歷史,代之以技術勞動補償發揮更大作用,有利于減少資源消耗,控制醫藥費用,加強公益性。
同時,北京市積極穩妥實施國家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25種國家集中采購藥品價格平均降低了52%,已提前完成全年采購目標,預計1年可節省藥費15億元。開展京津冀醫用耗材聯合采購,涉及心內血管支架等6大類,價格平均下降15%,1年可節省耗材費用5.5億元。
據北京市統計局調查的數據顯示,94.4%居民支持醫耗聯動綜合改革,84.9%表示滿意,77.8%認為負擔減輕,78.2%感受到耗材檢查費用下降,88%表示醫療服務得到了改善,97.3%認為費用能夠承擔。
在就診醫療機構意愿方面,42.4%患者選基層醫療服務機構,39%選三級醫療機構就診。有關人士表示,患者首次將基層機構作為就診首選,表明群眾對基層衛生服務信任加強,強基層政策收到良好效果。(記者 郭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