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9日21:56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人民網北京12月19日電 據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消息,近年來,依托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憑借推動實體經濟轉型、發展跨境電商、支持農村電商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持續發力,以及網上零售、網絡訂餐等新興業態的不斷“升溫”,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催生大量就業崗位,就業規模持續擴大,為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發揮著“穩定器”的重要作用。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就業規模不斷擴大,人均營業收入有所提高。
據了解,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仍是第三產業中吸納就業的主要渠道。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2018年末,全國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4714.6萬人,比2013年末(2013年是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年份,下同)增長17.7%。其中,批發和零售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4008.2萬人,比2013年末增長20.9%;住宿和餐飲業企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706.4萬人,增長2.1%。
數據顯示,人均營業收入較2013年提高兩成多。2018年,全國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人均營業收入189.9萬元,比2013年增長22.2%。其中,批發和零售業人均營業收入219.9萬元,比2013年增長19.1%;住宿和餐飲業人均營業收入19.3萬元,比2013年增長27.0%。
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顯示,私營企業為批發和零售業吸納就業的主力,中西部地區從業人員增長較快。
數據顯示,私營企業從業人員在批發和零售業中占比近七成。中、西部地區從業人數增長相對較快。2018年末,全國批發和零售業內資企業從業人員3799.1萬人,比2013年末增長21.8%。其中,私營企業從業人員2763.3萬人,比2013年末增長57.2%,占全部企業法人單位的68.9%,占比比2013年末提高15.9個百分點。2018年末,在全國批發和零售業中,東、中和西部地區從業人員分別為2373.4、998.7和636.1萬人,分別比2013年末增長17.3%、27.8%和24.6%,中部和西部地區增速分別高于東部地區10.5和7.3個百分點,但東部地區仍是批發和零售業吸納就業的主力,占比接近三分之二。
11月19日,河南省鄭州市鄭東新區空管花園小區,居民在無人智能生鮮柜前選購蔬菜。在日前舉行的2020中國全零售大會上,業內人士深入探討如何洞察消費者變化、積極應變,為未來零售業發展提供思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10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接近四萬億元,消費恢復態勢持續增強。包括智慧零售、跨界合作等一大批零售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促進新型消費蓬勃發展,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受“修例風波”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影響,香港零售業遭遇重創。卓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陳健文介紹,香港零售業目前遭遇寒冬,為了尋求新出路,卓悅于今年3月開始尋求數字轉型。
如今,越來越多的實體店開展門店到家服務。為了提升門店到家服務能力,蘇寧家樂福一邊通過數據分析、精準營銷開拓潛在客戶群、挖掘消費需求,一邊用科技賦能提升到家服務效率。
新華社上海4月20日電 題:一季度網上零售降幅收窄 緊抓在線消費新機遇 德勤亞太消費品及零售行業主管合伙人張天兵認為,未來依托零售技術開展的“云消費”將成為零售行業的新常態。
(記者徐佩玉)記者日前從中國人民銀行獲悉,今年一季度,中國人民銀行靈活運用多種政策工具,金融逆周期調控力度大幅增強,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明顯加大。一季度,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新增2695億元,同比多增956億元;基礎設施業中長期貸款新增9749億元,同比多增1312億元;服務業中長期貸款新增1.54萬億元,同比多增3063億元。
疫情之下,老百姓宅在家里不出門,線上買菜成了一種剛性需求,這使得“送貨到家”業務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和爆發式增長。據媒體報道,一直布局“到家”業務的盒馬鮮生、每日優鮮、京東到家、美團買菜等生鮮電商企業業績增長十分亮眼。
10年前,若問中國的人口優勢最多體現在哪個行業?那一定是房地產開發,或者電子產品代工。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49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0%,以下除特殊說明外均為名義增長)。按零售業態分,2019年限額以上零售業單位中的超市、百貨店、專業店和專賣店零售額比上年分別增長6.5%、1.4%、3.2%和1.5%。
近期,“小鎮青年”消費現象引發市場持續關注——三四線城市消費增速開始領跑,并展現出強大的消費潛力。與此同時,“小鎮青年”迸發的強勁消費力之下,提前消費、透支消費也成為他們身上的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