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9日15:11 來源:經濟日報
珠江三角洲西岸,南海之畔
在中國的版圖上
澳門這片僅有30多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
不過是很小的一個點
但這里,卻是
全世界經濟增速最快的地區之一
人均GDP全世界最高的地區之一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說,回歸以來的20年,是澳門歷史上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各項宏觀經濟指標表現亮眼。
1999年回歸之初,澳門連續4年經濟負增長,失業率高達6.4%,公共財政收入169.4億澳門元,居民月收入中位數僅4900澳門元。而到2018年,澳門本地生產總值增至4447億澳門元,人均GDP達67萬澳門元,公共財政收入1342億澳門元;當前澳門總體失業率僅為1.8%,已多年保持低位。
提起澳門的經濟,很多人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博彩”。多年來,博彩業在澳門“一業獨大”,但“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風險很大,轉型勢在必行。2003年,澳門特區政府提出“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以應對單一產業比重過大帶來的產業結構失衡問題。
近年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特區政府、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澳門的旅游產業、文創產業、會展產業、中醫藥產業等迅速起步,大步發展。
會展業是澳門近年來著力推動的重點產業,目前澳門會展場地面積超過19萬平方米,是2005年的12倍。2018年,澳門舉辦了1427項會展活動,與會及入場人數達212.2多萬人次,從業人員從2001年的200余人增加到2017年的3000多人。2017年會展業增加值總額為35.48億澳門元,國際展業協會更將澳門評為過去5年亞洲區內表現最出色的展覽市場。
澳門特別行政區候任行政長官賀一誠指出,澳門經濟多元化是適度的多元化,哪些產業適合在澳門發展,是特區政府需要思考的問題。未來澳門將加大科技方面投入,培育具有高附加值的產業。
澳門的美食全球負有盛名。據澳門旅游局局長文綺華介紹,澳門在201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創意城市美食之都”,2018年推行了“2018澳門美食年”計劃,又于2016、2018年及2019年舉辦“澳門國際美食論壇”,“這些為澳門又增添了一張亮麗的國際名片,也為旅游業可持續發展帶來新動力”。
作為澳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澳門的金融業也打的是特色牌。據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陳守信介紹,澳門近年來積極推動包括融資租賃、人民幣清算、財富管理、債券市場等特色金融業務的發展,優化法律法規、監管制度,并向內地及葡語國家推廣澳門的“中葡金融服務平臺”。
回歸以來,澳門銀行業、保險業規模和盈利出現大幅增長:1999年,銀行總資產1390億元,保險公司保費總收入10.3億元,而到2018年,銀行總資產增至17882.1億元,增幅達1186.5%;保險公司保費總收入219.2億元,增幅達高達2028.2%!
“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合作和創新發展,為澳門金融業提供了巨大的發展機遇。我們將以‘中葡平臺’為依托、與臨近的金融中心錯位發展,為澳門金融業創造新的增長點,將金融業培育成為澳門另一個支柱產業,促進澳門經濟的適度多元。”陳守信說。
回歸20年來
背靠祖國的澳門
創造了經濟騰飛的“澳門奇跡”
奇跡背后,彰顯著“一國兩制”方針的
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
澳門人均GDP雖然在世界名列前茅,但也面臨著空間狹小、產業相對單一的發展瓶頸。對此,全國政協副主席、澳門特區首任行政長官何厚鏵感觸深刻:“雖然澳門是一個國際城市,但由于歷史和客觀條件,澳門的國際化程度遠遠不如香港。我們主要還是全面依靠內地。‘遠交近融’。比較遠一點的省份,我們就多交流,多尋找合作的機會;對于鄰近的廣東省,我們在制度允許的情況下,加快更大的融合。”
開展與內地區域合作已經成為澳門發展經濟的重要途徑。回歸以來,內地與澳門兩地的經貿關系更加緊密。
為充分利用澳門國際自由港和單獨關稅區的優勢,2003年國務院批準設立我國第一個跨境工業園區——珠澳跨境工業區;同一年,內地與澳門簽署CEPA,將兩地經貿合作關系推到一個新階段。
2009年,國務院批準實施《橫琴總體發展規劃》,將橫琴島納入珠海經濟特區范圍,逐步將橫琴建設成為“一國兩制”下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區。
近年來,澳門在橫琴重點推進特色金融和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合作,在中山加快推進“粵澳合作全面示范區”建設和青年創新創業合作,在廣州探索建設“粵澳合作葡語國家產業園”;同時,通過泛珠合作、京澳合作、滬澳合作、蘇澳合作等多元合作模式,澳門還積極推進與這些省市的優勢互補、協同發展,豐富本地產業元素、拓展經營空間、開拓產品市場,“在澳門之外發展澳門”。
“一橋拉動,珠三角西部棋子全盤皆活。”2018年10月,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澳門與珠海、香港融為“一小時經濟圈”,三地人流、車流、物流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今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出臺,又恰逢澳門回歸20周年,澳門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對于澳門未來的發展,一定要發揮好‘一國兩制’的最大優勢,運用好國家改革開放的最大舞臺,抓住共建‘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是給予澳門人的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何厚鏵認為,灣區的制度設計,使澳門回歸以來積累起來的多方面優勢得以發揮,并有助于打通小城面對多年的發展瓶頸。“澳門最大的優勢,就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的一個自由港,有自己的貨幣政策,金融、經貿活動都在自由港政策下展開,是非常有活力的經濟體。”他表示,把握好“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結合國家的需要發揮澳門所長,這將是今后特區政府和澳門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20年風雨,20年成長
20年磨練,20年輝煌
回歸祖國20年
踏入成年禮的澳門
正腳踏實地
把握“國家所需”和“澳門所長”結合點
繼續向行
據媒體報道,5月26日下午1時,港澳知名愛國企業家、第9屆至第11屆全國政協常委何鴻燊逝世,享年98歲。2019年11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何鴻燊決定將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為其百年回歸之路畫上圓滿句號。
2019年12月31日19點,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互聯網,發表二〇二〇年新年賀詞。辭舊迎新之際,從城市到鄉村、從雪域高原到東海之濱,同一時刻,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聆聽這直抵人心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