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7日11: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制圖:郭 祥
核心閱讀
11月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工業增加值增速和市場銷售增速明顯加快。前11個月,城鎮新增就業達127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預期目標;外貿外資增速始終保持穩定。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繼續增強,經濟結構在改善;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回升,市場預期在改善。
總的來看,實現全年預期增長目標是有基礎、有條件的。
12月16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公布11月經濟數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11月,在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在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經濟運行出現了積極變化,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進一步顯現,主要指標可以總結為“兩加快”“兩穩定”“兩改善”。
11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
11月指標中,有兩個主要指標增速明顯加快,第一個就是工業增加值增速。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比上月加快1.5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增長6.3%,比上月加快了1.7個百分點。從行業來看,八成行業和六成左右的產品都在加快增長。
“今年以來,工業增長保持總體平穩的態勢,特別是工業生產的結構優化趨勢在顯現,工業發展由過去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在轉變。”付凌暉說,11月,高技術行業和裝備制造業分別增長了8.9%和8.5%,明顯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長。
付凌暉分析,工業增長動能在不斷增強。隨著產業升級和居民消費升級,一些新產品增長勢頭非常強勁。比如,11月份智能手表、3D打印設備的產量增長了1倍以上,充電樁產量增長逾40%。
工業增速加快也受益于政策紅利。“今年以來一系列減稅降費、促進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的舉措也是在見效的,11月份私營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明顯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長。”付凌暉說,總的看,工業發展在向質的提升轉變的道路上持續推進。
第二個增速明顯加快的是市場銷售。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比上個月加快0.8個百分點。在統計的18大類商品類別當中,有14類比上月加快,占到全部比例大概七成以上。
“市場銷售的加快和11月份網上零售的增長有很大關系。”付凌暉解釋,“雙11”購物節對網上零售拉動非常明顯,1—11月,全國網上零售額94958億元,同比增長16.6%,增速比1—10月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76032億元,增長19.7%,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0.4%,比上年同期提高2.2個百分點。
除了新消費模式、新消費業態的積極助力,消費升級的態勢也在持續。11月,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飲料類等消費品分別增長了16.8%、20.1%、13.0%。
此外,當前消費從過去以實物消費為主逐步向更多的服務消費方向轉變。初步測算,目前服務消費占居民消費的比重大概接近50%。“據測算,今年以來服務消費保持兩位數增長。大眾不僅對傳統商品的質量要求在提高,對像旅游、健康、教育、養老等服務消費的需求也在逐步擴張。消費的發展對中國經濟拉動作用將越來越明顯。”付凌暉說。
將連續7年新增就業達到1300萬
11月數據中,最亮眼的還是低失業率,就業穩也是今年中國經濟年報中最搶眼的業績。
前11個月,城鎮新增就業達到1279萬人,已經提前完成了全年的預期目標。從調查失業率來看,11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是5.1%,與上月持平,其中25歲到59歲就業主體的調查失業率是4.6%,也是與上月持平的,就業保持穩定。
“從全年來看,新增就業水平有望達到1300萬人以上,將是連續7年新增就業達到1300萬,是非常不容易的。”付凌暉說。
另一個始終保持穩定的指標是外貿外資增速。看外貿,前11月我國進出口總額增長2.4%,其中出口增長4.5%,與主要貿易伙伴比如歐盟進出口總額增長7.7%,與東盟國家進出口總額增長12.7%,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達到9.9%;看外資,前11個月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6%,其中高技術產業利用外資增長接近30%。
在多數數據保持平穩的同時,也有人注意到,11月物價波動較大。11月,CPI同比上漲4.5%,比上個月擴大0.7個百分點。
“主要還是食品價格上漲帶來的結構性影響。當月食品價格上漲超過10%。”付凌暉說,食品價格當中主要還是由于豬肉價格帶動影響,當月的豬肉價格同比上漲了1.1倍,豬肉價格的影響在六成左右。豬肉價格上漲也會帶動相關肉類價格上漲。
付凌暉介紹,面對豬肉價格上漲,一方面,國務院及各級地方政府出臺了一系列舉措來推動擴大生產。比如增加生豬生產,擴大規模化養殖,逐步推動各地取消不合理的禁養限養措施。11月豬肉價格環比漲幅已出現了回落。另一方面,相關部門也在積極增加豬肉進口,向市場投放儲備豬肉,對于平抑物價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及時啟動臨時價格補貼,保障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
經濟結構和市場預期在改善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1月的經濟運行,不僅是“穩”,更保持了穩中有進的態勢。
經濟結構在改善,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繼續增強。
“無論是投資還是市場銷售的增速都快于出口增速。”付凌暉說,在內需當中,消費增長又繼續快于投資的增長,內需結構也在繼續優化。從產業結構來看,工業當中的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速也明顯快于規模以上工業的增長;服務業當中的現代服務業,像信息技術、軟件傳輸業、商務及租賃服務業,增長都快于全部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
市場預期在改善。11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是50.2%,比上月上升了0.9個百分點,在連續幾個月低于臨界點之后首次回升,達到榮枯線以上。其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分別為52.6%、51.3%和50.5%,均高于臨界點且均比上月有所回升。制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4.9%,位于較高景氣區間。非制造業的PMI是54.4%,服務業PMI的指數是53.5%,都是比上月明顯回升。
付凌暉表示,當前世界經濟增長總體在趨緩,經貿壓力增長的勢頭和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還是比較多,國內經濟還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和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的問題相互交織,經濟運行還是存在下行壓力。但是,11月的數據表明,在國際環境復雜嚴峻的條件下,中國經濟確實具有強大的韌性、潛力和回旋空間,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
“從四季度的情況來看,11月份主要指標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我們覺得實現全年預期增長目標應該是有基礎、有條件的。”付凌暉說。
信心和底氣,源于黨的堅強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是由我國制度優勢、經濟基礎、發展潛力等多種因素共同決定的,是長期起作用的基本格局。
(記者杜海濤)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發布,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2.1%,較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創年內高點,且連續5個月運行在51%及以上,經濟復蘇勢頭穩中有進。
金融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實體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通過加強政銀企對接,盤活企業資產,創新放貸形式,讓更多金融活水流入實體經濟,化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省統計局昨日發布10月份全省經濟運行分析。分析指出,10月份,我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積極成效持續顯現,生產穩中有升,需求持續回暖,物價總體平穩,全省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在世界經濟遭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的當前,中國經濟發展如何也為國際社會所強烈關注。世界銀行9月28日發布的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形勢報告就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2%,比6月初預計的1%上調1個百分點。
各地發布的工業經濟數據顯示,產業轉型升級有序推進,傳統制造業加快向智能、綠色、高端、服務方向發展,工業可持續發展動力不斷增強。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了5.9%,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高出了4.7個百分點。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科學把握市場與政府關系進行了深刻總結,標注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明確方向。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科學把握市場與政府關系進行了深刻總結,標注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明確方向。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今天(31日)公布了10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10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為51.4%,較上月小幅下降0.1個百分點,自7月份以來始終位于51.0%及以上,自3月份以來已連續8個月處于擴張區間。
今年前三季度,中國成為全球首個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由負轉正”同樣成為前三季度中國區域經濟的關鍵詞。在東北三省中,吉林省率先實現由負轉正,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5%,比上半年提高1.9個百分點,遼寧、黑龍江同比下降,但主要指標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