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11:02 來源:每日新聞
進入12月,流感活動逐漸增強,我國將由南向北陸續進入流感流行季。2019年11月13日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頒布《關于做好今冬明春流行性感冒醫療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19〕819號),同時發布的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9年版)和醫務人員流感培訓手冊(2019年版)。
家庭流感防治很關鍵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全科醫學系教授、WONCA亞太區常委、獨立委員祝墡珠教授在10月接受《中國醫學論壇報》的采訪時曾呼吁要做好家庭流感防控。家庭成員關系最為親密,同睡一屋、同吃一桌等生活習慣使流感極易通過口鼻傳播,因此家庭是流感傳播的重要場所。
資料顯示,與僅1-2名家庭成員相比,3名及以上家庭成員感染流感的風險明顯增加1。我國正是以隔代直系家庭為主的社會結構,通常情況下,一胎家庭至少有4名家庭成員,二胎家庭至少4-5名家庭成員。家庭成員中一般都會包括免疫力較弱的老人、兒童,患流感時易發生并發癥,嚴重時會引起死亡,所以家庭流感的預防特別重要。家中有人罹患流感后,50%的家庭有1個或1個以上的家庭成員被感染2。家庭接觸者感染流感的風險可高達38%3。
基層醫療機構要怎么做?
基層醫療機構作為疾病防控的第一道關口,在流感防控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基層醫療機構要做好流感防治宣傳,做好流感患者常規診療,對疑似重癥患者,應指導和幫助患者及時轉診到有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
通知強調,基層衛生醫療機構要根據患者病情,科學實施分級診療,輕癥患者在社區治療和進行居家休息、自我隔離,重癥和疑似重癥病例要及時轉診到有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加強對流感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組織動員家庭醫生團隊,向轄區居民宣傳流感防治核心信息,引導居民做好自我防護、患病后合理就醫。
基層醫療機構有哪些流感防治工具?
阻止流感疫情暴發的關鍵在于預防,目前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并發癥的風險。但我國的現狀是流感疫苗的接種率極低。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建議對有重癥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觸者(且未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后尚未獲得免疫力)進行暴露后進行化學預防,建議不要遲于暴露后48小時用藥。可使用奧司他韋和扎那米韋等(劑量同治療量/次,每日一次,使用7天)。
為了有效防控流感,為居民流感防控保障搭建醫療服務信息網絡,實現從等級醫院到基層醫療終端全面防控流感,由東陽光發起的“一公里退熱”項目通過互聯網+服務引導基層衛生醫療機構有序納入流感監測、防控診療體系,發揮基層衛生醫療機構便利性優勢,更直接、快速、準確的服務患者。
目前該項目已錄入6千多家能提供流感防控的基層衛生醫療機構,流感患者或疑似流感患者可通過發熱地圖快速及時就診,為患者提供規范化的診療服務。
基層醫療機構重視&家庭流感防治,雙管齊下防治流感
在流感季節前后,全科醫生要做好流感基層守門人,積極向轄區內居民宣傳流感特別是家庭流感的防控,包括提倡疑似流感患者早診早治、提前進行疫苗預防及孕婦等特殊人群預防性用藥等。在有家庭成員患流感時,要提醒未注射過疫苗或注射流感疫苗未滿兩周的兒童、老人進行化學預防。同時在家庭流感中,隔離同樣重要,包括呼吸道、消化道隔離等。注意時常開窗通風,有條件的患者可采取紫外線消毒。
項目介紹:“一公里退熱”項目是由東陽光發起的以有效防控流感為目標,為居民流感防控保障搭建醫療服務信息網絡,實現從等級醫院到基層醫療終端全面防控流感的中國社會辦醫流感防控網+項目。
通過引導基層衛生醫療機構有序納入流感監測、防控診療體系,發揮基層衛生醫療機構數量優勢以及便利性,更直接、快速、準確的服務患者,同時也期望為中國流感監測和防控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