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9日15:43 來源:正北方網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憲法》和每個人緊密相連,婚姻、工作、養老等百姓的方方面面都受法律保護。12月4日是第6個國家憲法日,今年“憲法宣傳周”的時間為12月1日至7日,在“憲法宣傳周”期間,全國各地以不同形式將法律帶到百姓身邊,讓憲法精神根植百姓心中。
中央引領地方掀熱潮
為迎接第6個國家憲法日,由中央宣傳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共同舉辦的2019年全國“憲法宣傳周”活動,在北京、上海兩地主會場啟動。活動圍繞“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主題,設置了憲法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7個主題日。
在陜西、山東、甘肅、吉林等地,各種宣傳活動正在有序開展。在陜西憲法宣傳活動現場,普法人員布置了內容豐富的展板,發放普法小冊子,還以歌曲的形式傳播憲法知識,引導市民與憲法宣傳機器人互動,用形式多樣的活動吸引市民駐足觀看。在甘肅,智慧普法走進校園,學生們在普法人員的帶領下宣讀憲法誓詞,觀看法治歷史影片,聆聽憲法故事。在全國多個地方,普法人員走上街頭發放宣傳手冊,講解法治知識,讓市民真正感受到憲法的精神。
“下肢殘疾人擁有符合條件的機動輪椅代步車,可每年領取260元燃油補貼”“百歲老人生日慰問金有1000元”“貧困家庭獨生子女考入大學可一次性獎勵500元至1000元”……重慶市九龍坡區“憲法宣傳周”活動主會場上,非遺文化傳承人劉萬能以“做一個守住初心的財會人”為題,結合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為市民上了一場生動的《憲法》普及課。臺上,法治故事和相聲讓市民了解到憲法的重要性;臺下,由九龍坡區各相關部門帶來的普法宣傳受到群眾歡迎。
《慈善公益報》記者了解到,目前九龍坡區已打造了1個法治文化公園、17個法治文化廣場和長廊,涌現出“法治故事茶館”“法治文化楹聯”等法治文化品牌。
據了解,今年憲法宣傳活動還將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司法和執法機關要組織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通過以案普法弘揚法治精神,講好中國憲法故事。司法行政機關和律師協會、公證員協會要組織廣大律師、公證員、村(居)法律顧問深入基層開展法律服務,廣泛宣傳憲法。
多種形式引導崇尚憲法
今年69歲的沈佳俠,雖然退休多年,但仍在發揮專長奉獻余熱,把法律知識蘊含在民俗特色戲曲中,同時將江蘇宿遷最美的城市文化和藝術展示出來,無償為社區居民奉上一份別具一格的法治精神食糧……這是宿遷市2019年國家憲法日主題活動現場的其中一幕。
活動中宿遷市還啟動了公共法律服務智能平臺。據了解,該平臺為百姓提供智能法律咨詢、法律文書生成、在線法律服務業務申辦、信息查詢等服務,并免費為群眾提供一對一的在線視頻法律咨詢和業務辦理輔導,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獲得免費專業法律服務。
同時,宿遷泗洪縣組織普法志愿者隊伍及律師、法治副校長等,分赴全縣各地,開展形式多樣的憲法宣傳活動,弘揚憲法精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他們組織律師、普法志愿者走進洪澤湖穆墩島,向廣大漁民宣講憲法,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保護洪澤湖生態環境,保護水生物繁衍生息,凈化美麗洪澤湖和家園環境。此外,該縣還組織60余名法治副校長、80名律師,分赴全縣各中小學及村居法治學校,開展憲法進校園、法律大講堂活動,幫助青少年學生和廣大人民群眾學習憲法、引導他們崇尚憲法,嚴格履行憲法賦予每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此外,記者了解到,今年“憲法宣傳周”期間,中國法學會在湖北咸寧召開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現場推進會。據初步統計,今年全國參與普法活動的志愿者達47萬多人次,發放普法宣傳材料7800多萬冊,直接普法受眾逾1億人次。
據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蘇軍介紹,自2012年啟動以來,基層行活動已覆蓋全國2000多個縣(市、區),對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形成大普法格局,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普法宣傳教育的重要品牌。(記者 權敬)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它確立了我國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規定了我國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是制定其它法律法規的依據。” 由商丘市司法、公安、農業農村等部門憲法宣傳志愿者組成的憲法宣傳小分隊來到寧陵縣陽驛鄉潘集村。
香港特區政府11月11日宣布,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4名立法會議員楊岳橋、郭榮鏗、郭家麒、梁繼昌即時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 劉兆佳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香港局勢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美國已經失去了利用香港這個“基地”顛覆中國的能力。
確定這個主題,就是要牢固確立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推動憲法精神家喻戶曉。楊春雷表示,各級檢察機關采取多種形式推動憲法學習宣傳常態化、制度化,促進憲法精神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
聯播+11月30日至12月6日是第三個全國“憲法宣傳周”,也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首次召開,習近平法治思想首次提出之后的首個國家憲法宣傳周。今年全國“憲法宣傳周”的主題為“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憲法,如太陽一般耀眼,照射國家的每一處地方,保障著每一個公民的福祉權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所強調的,要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
18世紀法國思想家盧梭給出的答案是:“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里。于國家而言,必須真正敬畏憲法規定的公民權利,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以保障公民權利作為行動的出發點。
今年的“憲法宣傳周”,主題是“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民航總醫院殺醫案、操場埋尸案、淶源反殺案……縱觀有一個鮮明特點:用典型案例講故事、講政治、講法治。
□憲法作為國家根本法,在歷史中造就,維系著一個國家的基本認同。憲法生活的發展與豐富,折射出國家、社會的發展與個人自由的拓展,而這些來自于中國的生動憲法實踐也影響著世界法治。
在今天(4日)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對美方限制中國共產黨及其親屬簽證一事和有關言論向發言人提問。華春瑩說,昨天有記者問到我,關于美方要出臺新規,對中國共產黨黨員實施簽證限制。
憲法,國家的根本法,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弘揚憲法精神,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進行深刻論述。(記者羅沙 視覺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