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6日10:13 來源:半月談
農村娃還在玩水、爬樹、卷著褲腿捏泥巴?不!他們正沉迷于刷快手、抖音找樂子,“打農藥”“吃雞”尋刺激,看直播、刷禮物圖新鮮……最新調查顯示,農村孩子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已明顯高于城市孩子。由于缺乏管束、課外生活單調等原因,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正沉迷于電子產品,進而引發近視高發、身體變差、精神頹喪、孤獨自閉、價值觀混亂等多重問題。
暮色降臨,寧夏某鎮安靜的文化廣場上不時傳來興沖沖的稚嫩打殺聲。怕回家后手機被沒收,六年級學生白小寶(化名)和小伙伴并肩蹲在廣場中央“開黑”,直至手機沒電。“我是星耀段位,每次取到人頭就像考了90分,很自豪。”雖然因成績不及格挨過揍,但提到“戰績”時,已有3年游戲史的白小寶難掩興奮。
現今網絡和電子產品觸手可及。廣東潮州一農村小學校長陳金山說,學校近三成高年級學生都有手機。正在西部某農村中學支教的霍可涵同樣提到,盡管學校所在地為國家級貧困縣,但班里一半左右學生玩手機,相當一部分還是學生自己偷偷買的。“學校嚴禁學生在校內玩手機,所以周五放學一出校門,孩子們就迫不及待地掏手機玩。”
對于農村娃,電子產品正讓他們作息不規律、視力下降、身體素質變差。教育部去年指出,農村學生的視力不良上升速率已經開始超過城市。中國兒童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今年8月發布的《中國兒童發展報告(2019)——兒童校外生活狀況》顯示,農村兒童每天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108.18分鐘)明顯高于城市兒童(88.40分鐘)。
“我每次路過教室都能發現上課偷偷玩手機的,如果學生兩眼視力差距大,肯定是躲在被窩側臥玩手機造成的。”寧夏銀川一農村中學初三班主任樊起成說。
一旦被電子產品過度“侵入”,許多農村孩子的生活就仿佛進入了“宅”“喪”的狀態。陳金山說,農村孩子長期與冰冷、沒有感情的電子產品打交道容易更宅。“他們喜歡聊微信、QQ,看似社交廣泛,但現實中很孤獨,缺乏面對面的溝通能力和團隊精神。”
“沒手機,他活不了。在家看‘喊麥’、打游戲,手機屏碎了都要打,好像啥都不在乎。”令遼寧農村家長黃某感到無力的是,面對朋友圈里因家長摔手機孩子跳樓身亡的悲劇,她對正處于叛逆期的兒子管不住,也不敢管。“眼看孩子要走上社會了,也沒啥理想和目標。”
同時,農村孩子對網絡信息的把控能力較弱,行為失范、價值混亂等問題也頻頻出現。樊起成說,有的模仿網言網語,說臟話,一些游戲中的吵嘴會演變成現實中的“單挑”或斗毆;還有的模仿網紅主播的發型、衣著,在校服上涂鴉、穿著裁剪過的半截褲上學裝帥耍酷……
對于留守兒童,電子產品就是人生陪伴者
相較于城市孩子擁有豐富的興趣班、夏令營、游學項目等,農村孩子課后活動匱乏、生活單調乏味,只能從廉價的手游中獲得新鮮刺激感。
“我是本地社區最強‘關羽’,把把MVP(最優秀選手),超有成就感。”15歲的寧夏某農村初二學生馬小智(化名)說,周圍同學都玩,為了更好的游戲體驗,他手機微信紅包的錢全用來買了英雄皮膚。
“不玩手機玩啥”已成為農村孩子的“口頭禪”和暴擊家長的“靈魂一問”。對于農村留守兒童,電子產品就是人生陪伴者。
半月談記者發現,許多農村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十天半月甚至幾個月才回一次家,爺爺奶奶能管生活就不錯了,他們情感關懷缺失,長期處于自我認同度低、孤獨感強烈的狀態,容易從虛擬世界尋求慰藉。
即便是非留守兒童,家長也多忙于掙錢養家,難以顧及孩子的情感和陪伴需求。遼寧錦州的溫棚種植戶張某坦言,自己整年都在地里忙,回到家時孩子往往都睡了,父子倆交流很少。
學校監管乏力是農村孩子廣泛沉迷電子產品的另一原因。雖說各農村中小學都不準學生在校玩手機,但當學生一出校門或沒有老師監管時,就往往“失控”。銀川市十六中政教處主任閔生肅說:“我們學校中午學生基本沒有午睡的,男生多打手機游戲,女生則是網絡聊天。”
樊起成告訴半月談記者,部分學校嚴禁學生帶手機,但即使發現了也不能沒收,因為一些外地打工父母需通過手機與孩子取得聯系、轉生活費等。盡管一些游戲廠家或短視頻平臺也設立了“青少年模式”,但不少中小學生用父母賬號注冊,難以起到控制效果。
教育界人士指出,目前越來越多的城市家長意識到電子產品過度使用的危害,而農村家長的意識仍未跟上。一些家長為了自己能夠方便干活、自由活動,有時故意用手機“哄孩子”,致使小孩從小養成手機依賴;還有家長則把玩游戲作為孩子完成作業的獎勵,容易造成孩子敷衍了事的不良習性。
家校應聯手“搶救”農村孩子
家長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責任人,更好地履行監管主體責任,是農村家長不能輕釋的責任。部分基層教師直言,并不鼓勵農村家長給孩子購買手機,因為靠孩子自控太難,不如不買。
曾在教育行業工作的大學生媽媽孟瑩瑩等人認為,家長應以身作則,摒棄“孩子還小,玩一會兒沒關系”的觀念,應盡可能多與孩子溝通,給予有效陪伴。
同時,應鼓勵鄉鎮開展素質拓展等活動,豐富農村孩子的課余生活,通過培養新的興趣點,轉移其對手機的注意力。陳金山建議,當前新農村建設增加了許多體育基礎設施,可通過組織孩子們體育運動和趣味戶外活動,在順應孩子好玩天性的同時實現強身健體,從而避免他們形成手機依賴。
電子產品本身并非洪水猛獸,部分電子平臺、電子工具是縮小城鄉孩子教育資源差距的有效抓手。銀川市興慶區月牙湖回民中學校長武進虎認為,不能因為電子產品的負面作用就簡單粗暴拒絕,農村孩子需要上網去學習知識、增長見識,他們缺乏的只是能夠安全使用的電子產品和互聯網環境,而這點可以通過提升農村學校信息化硬件設施來滿足。比如,建設類似于大學的電子閱覽室,讓農村孩子在“綠色”上網環境里自主查閱資料,真正享受互聯網發展紅利。(記者 艾福梅 謝建雯)
農村娃還在玩水、爬樹、卷著褲腿捏泥巴?不!他們正沉迷于刷快手、抖音找樂子,“打農藥”“吃雞”尋刺激,看直播、刷禮物圖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