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xxxxbbbb国产,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free性欧美媓妇喷水,亚洲 欧美 国产 日韩 字幕

新聞中心 > 社會 > 正文

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古籍被發現、修復、整理

2019年11月20日09:06  來源:人民日報

5034

 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古籍被發現、修復、整理

 喚醒不可或缺的文化記憶

 圖為云南省圖書館的古籍修復師在修復少數民族古籍。資料圖片

 核心閱讀

 近年來古籍普查范圍不斷拓展,刷新了人們對少數民族古籍數量和分布的認知,也讓這些古籍有機會被更好地整理修復和保護利用。修補殘損的書頁、翻譯艱澀的文字、發布在線閱覽的資源……一本本“天書”中記載的少數民族文化密碼由此解開,中華文化的圖譜更加完整、清晰。

 反映彝族倫理規范的彝文古籍《勸善經》,記載傣族史詩的貝葉經《粘響》,藏文、滿文、西夏文的《大藏經》……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古籍是中華古籍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中國不同民族的燦爛文化,也是人類文明的瑰寶。這幾年來,我國古籍工作不斷加強,許多過去蒙塵的少數民族古籍逐漸清晰。

 總數和分布超過了以往的認知

 自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啟動以來,各地深入開展古籍普查工作,普查范圍逐漸突破了傳統的圖書館、檔案館系統,拓展到文博系統等新領域。隨著古籍普查的深入,人們驚訝地發現,少數民族古籍總數之多、分布之廣超過了人們以往的認知。

 “從近年來《國家珍貴古籍名錄》的申報情況看,少數民族古籍的申報量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高。”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張志清說。據統計,在國務院公布的5批12274部《國家珍貴古籍名錄》中,少數民族文字古籍有1039部,占總數的8.5%。

 普查發現的藏文古籍數量增長尤為快速,其品類之豐、質量之佳都令人驚喜,為古籍版本研究和西藏歷史文化研究提供了豐富資料。如發現的元刻本《釋量論》,是元至元年間刊刻于大都,比永樂版藏文《大藏經》早一個世紀,推翻了元代沒有刊印藏文文獻以及明代以前沒有藏文印刷實物的說法。在布達拉宮的5座書庫里,所藏古籍的系統性、完整性非常突出,而且第五庫存有460函梵文貝葉經,這種貝葉經在印度已經失傳,極其珍貴。正在布達拉宮做古籍普查的西藏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副主任白張感慨:“我們簡直是如入寶山,能近距離接觸這么多孤本善本古籍,是千載難逢的機遇。”

 目前,西藏自治區的古籍普查已完成18120函,水文、彝文、傣文等少數民族古籍的普查工作也在有序開展。

 數字化手段讓閱覽研究更方便

 和漢文古籍一樣,許多少數民族古籍也面臨著蟲蛀、發霉、糟朽等問題,亟待修復。但少數民族古籍特有的紙張工藝、裝幀方式、書寫格式,使其修復難度格外大。像藏文古籍的紙張大都是用狼毒草制作的,紙張較厚,很有韌性,如何修復是個難題。在古籍修復大師楊立群的率領下,云南省古籍保護中心開發出“人工紙漿補書法”,為藏文古籍修復探索出一條新路。

 迄今為止,云南省圖書館在彝文、藏文、東巴經、傣文等少數民族古籍修復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先后修復彝文古籍25冊,約1.4萬葉;傣文古籍9冊,360葉;東巴經古籍40冊,491葉。云南省圖書館也因此成為我國少數民族古籍修復技術和經驗最為豐富的單位之一。

 但修復之后,如何更好地讓這些珍貴的古籍方便閱覽研究?

 古籍數字化是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在國家圖書館的帶動下,各少數民族地區積極開展古籍數字化工作。云南省圖書館將鎮館之寶大理國寫本《護國司南抄》、元官刻大藏經《大寶積經》等極其珍貴的少數民族古籍全部數字化并在線發布;廣西壯族自治區圖書館完成38部2580拍少數民族古籍的書影掃描工作;貴州完成了包括漢文、彝文、水文等在內的7.6萬葉古籍的數字化掃描工作;四川省已累計數字化古籍近7萬拍。

 運用新技術可以讓古籍數字化事半功倍。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研究員、少數民族古籍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吳元豐主持研制了滿文識別軟件,兩年時間就把13萬件朱批奏折實現了數字化,還可以全文檢索。吳元豐說,如果單純依靠人力手工,這么大的工作量需要10個人花8年時間才能做完。

 人才匱乏仍是古籍整理的短板

 少數民族古籍大多分布在經濟欠發達的邊遠地區,保存條件普遍較差、相關人才匱乏等問題,給古籍的普查、鑒定、整理、修復和利用都造成了不小的困難。

 云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是我國傣族古籍集中分布的地區,其中貝葉經是尤為稀缺、獨特的珍貴古籍,對于研究宗教、歷史、文化、民俗乃至古籍裝幀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但傣族貝葉經的文字主要是巴利文、老傣文,還夾雜梵文等若干種文字,而精通這些文字的主要是年歲已高的“波章”“康朗”,人數在整個西雙版納不超過10名。“傣族古籍面臨著失傳的危險,”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圖書館館長周楊鑫說,專業人才的匱乏已經成了古籍保護發展工作的瓶頸。

 最理想的古籍保護人才應該既懂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又懂文獻學、版本學,甚至要懂紙張、字體、裝幀等的歷史演變,是復合型人才。但這樣的人才太少了,因為不懂版本學,基層的一些古籍普查人員還時常犯錯。有一次,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少數民族古籍保護專業委員會委員黃潤華在某地發現,當地把一些古籍的年代錯定為唐代。“如果是唐代的寫本,那可不得了,是大新聞啊。可仔細看,這些古籍顯然是很晚才出現的,但普查員認為書里寫的是唐代的事,于是就定為了唐寫本。這就是不懂版本學鬧出來的笑話。”黃潤華說。

 開展“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后,各地從事古籍保護工作的人才數量已經明顯增加,但能夠開展少數民族古籍保護、閱覽、編目、修復的專職人員還是不多。“少數民族古籍保護人才的短缺狀況非常嚴重,必須盡快解決,不能讓少數民族古籍將因人才斷檔而變成‘天書’。”云南省少數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規劃辦公室副主任起國慶說。(記者 張 賀)


文章關鍵詞:少數民族 古籍 發現 修復 整理 責編:邵恰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海評面:海外看丁真,看見了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發展

    美國新聞網站NextShark報道,來自中國四川的藏族男孩丁真短短幾天就收獲了200萬粉絲,至少6億次瀏覽量。”日本ANN電視臺報道:“上個月,丁真的視頻點燃社交平臺,他家鄉的機票預訂增加了兩成,形成社會現象。

  • 學好普通話,筑起通向知識和機遇的大道

    自2019年6月樂山市小涼山彝區的峨邊彝族自治縣、馬邊彝族自治縣和金口河區289個村級幼教點全面啟動“學前學會普通話”行動以來,到今年5月底,小涼山彝區9191名幼兒普通話測試優良率達到91.7%。

  • 馬上評|“遲來的春節”,讓家國更緊密

    10月1日,留學生李天力(左一)在老家淄博的親戚家中與親人一起吃晚飯,共度中秋  天涯共此時。對于億萬中國百姓而言,這種心情,因為以一種艱難的磨礪、巨大的付出而換來,尤其讓人懂得珍惜。

  • 聯播+ | 五個關鍵詞 速讀習近平最新治疆方略

    聯播+9月25日至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要加大培養培訓力度,研究制定新疆干部隊伍培養培訓規劃,著力培養一支理論功底扎實、政策把握到位、實踐能力強的干部隊伍。

  • 福建官畬村:少數民族村走出特色發展路

    福建省漳州市華安縣官畬村是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也是福建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如今,官畬村種植鐵觀音1300多畝,茶產業讓從前的“賒村”徹底摘掉貧困的帽子,成為福建省鄉村振興的代表。

慢新聞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網傳四川音樂學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薦視頻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