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2日17:56 來源:都市報道
半夜三更
人在家里睡覺
可身邊的手機突然
開始瘋狂地“自動”消費
綁在手機銀行卡里的
十幾萬元轉眼全沒了!
這樣詭異的遭遇
最近在鄭州新鄉多地多個小區發生
記者跟隨警方的案情線索
深入窩點潛伏調查
發現犯罪嫌疑人利用黑科技設定了
“黑色三公里”
在這恐怖的范圍內
所有人的手機零秘密 零安全
你輸入的每一個字符 每一個密碼
等同于在犯罪嫌疑人眼前透明操作
所有的密碼和巨款
都在犯罪嫌疑人的指尖“裸奔”
這“黑色三公里”的瘋狂
到底暗藏了多大的風險漏洞?
01
“嗅探” 三公里內刷爆所有銀行卡
2018年5月的一個晚上,短短幾分鐘,幾十條帶有驗證碼的短信提示聲,把新鄉的小王從睡夢中驚醒。
可怕的是,跟小王住在同一小區的多名受害人,都有同樣的遭遇。除了新鄉,今年5月14日以來,鄭州市二里崗分局也連續接到多人報警,他們綁定手機的銀行卡、支付寶在凌晨被人盜刷,損失最多的竟有十幾萬!
史非 鄭州市公安局二里崗分局案偵大隊副大隊長
早上,我們的報案人發現手機上接收到很多更改密碼,消費的短信提醒通知,發現支付寶,第三方支付平臺綁定的銀行卡,金額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減少,就是說被盜取了,最大的有十幾萬,一周時間,我們轄區有五六七這樣的案子,地理位置標注之后,我們發現這不是單獨的一起案件,這是個系列案件。
通過追蹤資金流向,警方很快鎖定了以孫某為首的五名犯罪嫌疑人,操縱盜刷他人銀行卡的“黑科技”也浮出水面,而這還僅僅是冰山一角。
孫某供述,上線是福建龍巖人張某,盜刷銀行卡的“嗅探”設備就是從張某手里買的,而張某手中掌握著一個遍布全國多個省市的犯罪團伙。7月12日,辦案民警趕往福建龍巖,將犯罪嫌疑人張某抓獲。
至此,一個遍布全國、利用“短信嗅探”攔截驗證碼,進而盜刷他人銀行卡的犯罪團伙被連根拔起。犯罪嫌疑人張某所說的設備,就是新型網絡黑科技“嗅探”設備,為了摸清這種新型黑科技,記者遠赴廣州,潛伏打入窩點內部,逐漸揭開了“嗅探黑手”的全部秘密。
02
賣家:嗅探一開 錢嘩嘩進賬
通過多方聯系,記者成功進入了一個名為“嗅探”的QQ群。
也就是說,一旦“嗅探”設備啟動,三公里內所有人的手機內毫無隱私可言,攔截者能時時刻刻清楚知道你輸入手機的每一個字符,包括所有的密碼。10月25日,記者如約來到廣州接頭地點,“嗅探”賣家并未出現,一名年輕女子將記者帶到了一棟偏僻破舊的樓房內,這里到處都是放風的人。
(盜刷銀行卡的“嗅探”)
賣家告訴記者,只要把“嗅探”放在合適的位置,錢就會“嘩嘩嘩”進賬。
這個窩點不但買賣設備,還提供“洗白”服務。被盜刷的錢,可以通過他們所謂的通道,把盜刷的贓款“洗白”。
03
記者實驗:手機被“嗅探”操控
離開廣州窩點后,賣家反復交代,由于警方查得緊,記者所購買的“嗅探”設備不能隨身攜帶,更不能帶著坐火車,他們將把“嗅探”郵寄給記者。
“短信嗅探”的指揮系統,其實就是一個U盤,賣家把設置好的“攔截程序”隱藏在了U盤里。接著,賣方“技術員”給記者演示了如何盜取附近人的話費買東西。
經過“技術員”的一番操作,短短幾分鐘,附近一公里內的手機號碼被他掃描到了機器上。
更恐怖的是,只要“短信嗅探”開始掃描,附近一到五公里內,幾乎所有的手機收到短信的同時,他們的電腦上也會收到同樣的短信,被操控的人毫無隱私可言!
“嗅探”對手機隱私侵害到底有多強?來看記者的實驗,看完讓人脊背發涼!
就是這樣一臺小小的設備,輕點幾下按鍵,不僅能竊取幾公里內所有人手機的全部隱私,還可以完全操縱你的手機:提取手機號碼、同步收到短信驗證碼……你的微信、支付寶還會安全嗎?
04
安全黑洞 百萬隱私信息已泄漏
記者在調查時,“嗅探”賣家向記者提到了他們剛研發出來的“私人訂制”:就是知道某人的電話號碼,隨時可以攔截他的信息,竊取他的隱私!
更可怕的是,購買嗅探設備,還贈送他們搜集來的“個人信息”:姓名、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甚至還有家庭成員的姓名和電話。還有一種更高級的個人信息:銀行卡號、開戶行,甚至還包括銀行卡密碼!
記者留意到,普通的個人信息都是通過快遞單號搜集來的,在其中一些信息上,還有簽收兩個字。也就是說,在送快遞的時候,已經把姓名、電話和家庭住址偷偷記了下來,然后再拿出去賣錢。這幾百萬條信息上的地址,有河南、廣東、湖南、四川等等,涵蓋全國多個省份!
(警方破案后講述“嗅探”工作原理)
05
如何防止手機被“嗅探”
黑色利益鏈瘋狂膨脹
凌晨時分實施更改密碼的盜刷,專業的通道“洗白”,“短信嗅探”盜刷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黑色利益鏈,每個環節各自分工,相互配合。
據《2018網絡黑灰產治理研究報告》估算,2017年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為450多億元,而黑灰產已達近千億元規模;全年因垃圾短信、詐騙信息、個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經濟損失估算達915億元。而且電信詐騙案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在增長。
另據阿里安全歸零實驗室統計,2017年4月至12月共監測到電信詐騙數十萬起,案發資金損失過億元,涉及受害人員數萬人,電信詐騙案件居高不下,規模化不斷升級。2018年,活躍的專業技術黑灰產平臺多達數百個。
如何防范“短信嗅探”?
如何防止被黑產截獲短信呢?2018年2月,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發布《網絡安全實踐指南——應對截獲短信驗證碼實施網絡身份假冒攻擊的技術指引》。
該指引指出,攻擊者在截獲短信驗證碼后,能夠假冒受害者身份,成功通過移動應用、網站服務提供商的身份驗證安全機制,實施信用卡盜刷等網絡犯罪,給用戶帶來經濟損失。指引同時指出,缺陷修復難度大。目前,GSM網絡使用單向鑒權技術,且短信內容以明文形式傳輸,該缺陷由GSM設計造成,且GSM網絡覆蓋范圍廣,因此修復難度大、成本高。攻擊過程中,受害者的手機信號被劫持,攻擊者假冒受害者身份接入通信網絡,受害者一般難以覺察。
雖然“嗅探”聽起來很嚇人,但這并不代表不法分子可以為所欲為,它有自己的缺點。
警方重要提醒
!
防止被“嗅探”盜刷,一定做好以下幾點:
1、平時要做好手機號、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支付平臺賬號等敏感的私人信息保護。
2、如果自己的手機信號忽然從4G降到2G,有可能手機會受到攻擊,請馬上暫時啟動飛行模式。
3、假如收到不明短信驗證碼,要馬上意識到可能已被劫持攻擊,并可考慮暫時關機。
4、如果早上起來,看到半夜收到奇怪的驗證碼短信,一定要想到可能是遇到短信嗅探攻擊,如果發現錢被盜刷了,火速凍結銀行卡,保留短信內容,報警。
看完一身冷汗后
記得趕緊保護好個人信息:
手機不要綁定大額銀行卡
快遞單不要隨便扔掉
建好自己的手機“防火墻”
遠離“嗅探”“黑色三公里”
不給騙子可乘之機!